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项2.《声现象》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项2.《声现象》第1页
    专项2.《声现象》第2页
    专项2.《声现象》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项2.《声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专项2.《声现象》,共20页。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1.(2020天津)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2.(2020四川成都)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3.(2020上海)吉他表演时,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是为调节琴声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频率 D. 响度

    4.(2020青海)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5.(2020山西)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只能在水中传播
    C. 传播速度是3×108m/s D. 不能传递能量

    6.(2020陕西)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图-2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 图-3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图-4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7.(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

    50
    2000

    100
    500
    A. 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 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 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 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8.(2020山东青岛)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 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 “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 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9.(2020山东济宁)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0.(2020辽宁沈阳)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 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 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2020吉林长春)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12.(2020江苏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活塞”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 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 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13.(2020湖南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 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 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 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14.(2020湖北武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15.(2020湖北黄石)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 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C. 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16.(2020海南)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
    A. 声源处 B. 传播途中 C. 人耳处 D. 考场门口

    17.(2020河北)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宜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 垃圾分类投放 B. 野炊明火烧烤 C. 控制汽车鸣笛 D. 坚持绿色出行

    18.(2020福建省)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
    A. 震耳欲聋 B. 声如洪钟 C. 轻声细语 D. 鼾声如雷

    19.(2020广东省)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20.(2020贵州毕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 太空中宇航员间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能传声
    C.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医生用B超检查人体内脏是借助超声波获得人体内脏的图象信息

    21.(202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 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22.(2020贵州铜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 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 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3.(2020广州市)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24.(2020北京市)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25.(2020甘肃省天水市)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 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 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26.(2020甘肃省金昌市)《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27.(2020江西)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入人耳。

    28.(2020四川自贡)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 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 处减弱噪声.

    29.(2020江苏苏州)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______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______(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30.(2020河南)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频率为256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Hz的B音叉中,______(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31.(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物理课上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音叉的______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

    32.(2020广西贵港)安静的考场内能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入我们的耳中。

    33.(2020安徽省)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越高。

    34.(2020甘肃省金昌市)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35.(2020甘肃省金昌市)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鼓由于______发声。

    36. (2020安徽省)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短0.5s,这有助于后方车辆驾驶员及时作出反应。假设后方车辆以36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在0.5s的时间内,后方车辆前行的距离为______m。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选A。
    2.【答案】C
    【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过程实际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声音可以同时向四面八方进行传递。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有关,在振幅一定时,距离越大,响度越小。故B错误;
    C、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周围传播。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特点、特性及应用,是一道声现象的综合题,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为调节琴声的音调。
    故选: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本题综合考查了音色、音调和响度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有的同学在课间“大声”叫喊,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是声学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5.【答案】A
    【解析】解:A、超声波是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超声波可以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此数值,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4)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6.【答案】B
    【解析】解:A、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液体也能传声,故A错误;
    B、改变试管内的水量空气柱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故B正确;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3)B超是超声波的利用。
    本题考查声现象的有关知识,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
    A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
    C、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即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等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因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发声体是无规则振动产生,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1)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频率越高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2)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3)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凡是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此题涉及到声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等,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振动,故A正确;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是通过无线电进行相互交谈的,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能将声学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的现象或说法相联系,是做出判断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说明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合题意。
    故选:B。
    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解答,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0.【答案】A
    【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
    B、用力拨动古筝可以增大振动的幅度,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声音的响度无关,故C错误;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噪声的控制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1.【答案】C
    【解析】解: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2.【答案】B
    【解析】解:A、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吹出的哨音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故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吹出的哨音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若吹的力度相同则响度相同,若吹的力度不同则响度不相同,与拉动活塞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
    (3)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13.【答案】B
    【解析】解:
    A、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故A错误;
    B、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故C错误;
    D、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们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声音传递信息,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D
    【解析】解:
    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越不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变小,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会越来越小,故B错误;
    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难度不大,要熟记。
    15.【答案】B
    【解析】解:A、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噪声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不能说明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噪声是一种污染;
    (3)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
    (4)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以及人耳的听觉范围,难度不大。
    16.【答案】A
    【解析】解: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防治噪声途径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7.【答案】B
    【解析】解:A、垃圾分类投放,既美化环境,又节约资源,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B、野炊明火烧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故选项正确;
    C、控制汽车鸣笛,减少噪音污染,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D、坚持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保护环境,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垃圾分类投放、控制汽车鸣笛、坚持绿色出行、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8.【答案】C
    【解析】解:
    AB、震耳欲聋、声如洪钟意思是声音很大,说明响度特别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轻声细语意思是声音非常小,说明响度小。故C符合题意;
    D、鼾声如雷形容睡觉时的鼾声非常大,也就是响度特别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响度定义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正确解答的第一步。
    19.【答案】C
    【解析】
    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是指减小声音的响度。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解:
    A、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振幅,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用B超检查人体内脏是借助超声波获得人体内脏的图象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4)声可以传递能量,声也可以传递信息。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传播、噪声的防治,以及声音的利用,是一道综合题。
    21.【答案】A
    【解析】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大喇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耳感觉不到,所以大喇叭发出的声音不是次声波,故B错误;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误;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A。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感觉不到;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我们使用扩音设备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次声波的特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的特性,要结合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
    22.【答案】D
    【解析】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3)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利用、声速和乐音特征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23.【答案】C
    【解析】解:(1)由题知,甲音叉每秒振动256次,即甲音叉振动的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
    因为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甲音叉振动的频率小于乙音叉,故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2)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不知道甲乙音叉发生的振幅关系,无法比较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题考查频率与音调、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掌握频率与音调、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并理解频率的定义和单位单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答案】C
    【解析】解: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5.【答案】D
    【解析】解: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在振幅一定时,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响度越小。故C错误;
    D、不同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所以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故D正确。
    故选:D。
    ①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④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本题是一道声现象的综合题,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选项的对错。
    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答案】B
    【解析】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故B正确。
    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水浅”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放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4)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会发生折射现象。
    知道凝华概念,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准确辨析生活中的光现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8.【答案】振动;声源处
    【解析】解: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舞曲是扬声器纸盆振动产生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处.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29.【答案】振动  音色
    【解析】解:
    (1)“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产生的。
    (2)人通过音色辨别出是钟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30.【答案】振动  B
    【解析】解:(1)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256Hz表示每秒音叉振动256次,440Hz表示每秒音叉振动440次,说明A音叉振动比B音叉振动慢,A音叉比B音叉音调低。
    故答案为:振动;B。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本题明确256Hz和440Hz的含义,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判断。
    31.【答案】振动  响度
    【解析】解:(1)音叉发声是音叉在振动。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用力不同,音叉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
    (2)声音的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声的发生和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目。
    32.【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解:
    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属于基础题。
    33.【答案】音调
    【解析】解:音叉振动的频率越大,则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音调。
    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频率的定义及音调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34.【答案】音色
    【解析】解: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音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35.【答案】在声源处  振动
    【解析】解:(1)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在声源处;振动。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36.【答案】5
    【解析】解:36 km/h=10 m/s,
    由v=st可得,在0.5s内后车前进的距离:
    s=vt=10m/s×0.5 s=5 m。
    故答案为:5。
    由速度的公式v=st变形可求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常见题目。

    相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声的利用教学设计,共12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设计,共10页。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