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优秀巩固练习
展开1.如图中,表示山顶的是( )
A. B.
C. D.
如图为一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a至d点为河流主干。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 所示支流中,实际不存在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图中占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A. 平原 B. 高原 C. 陡崖 D. 盆地
4. c点与d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A. 401米 B. 368米 C. 827米 D. 999米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A. 稀疏 B. 密集 C. 重叠 D. 向低处突出
6.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A. 高原 B. 丘陵 C. 山地 D. 平原
8.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成的
B. 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
C. 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低
D. 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野外考察,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甲地搭帐篷宿营。读图,回答下题。
9. 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其地形部位是( )
A. 山顶 B. 鞍部 C. 山谷 D. 山脊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两地的温差约是1.8℃ B. d坡比c坡陡
C. 山顶乙的海拔高度是700 D. e处的地形部位是陡崖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则为山谷 B.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则为山谷
C.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 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不等
读“亚洲大陆沿30º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A. 甲——黄土高原 B. 乙——阿拉伯高原
C. 丙——青藏高原 D. 丁——大西洋
13. 此图反映亚洲地势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东西低,南北高
C.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D. 四周高,中部低
14.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 )
A. 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 一般自西向东流
15.小芳和小兰去测量身高,测得结果为:小兰身高为165cm, 小芳身高为163cm,那么小芳的身高属于( )
A. 对比高度 B. 绝对高度 C. 垂直高度 D. 相对高度
二、填空题
16.某户外活动队计划到下图所示区域开展户外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队员建议乘车到G地后徒步爬甲山,图上量得距离2厘米,则至少得徒步________ 千米。
(2)若队员想要开展攀岩活动,应该到ABCD中的________ 。
(3)图中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
(4)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___ 。
17.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________垂直距离,又称为________高度.
18.______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三、综合题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的数字比例尺写成文字比例尺是________。
(2)图中字母A.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量算E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EC间图上相距4厘米)
(4)B点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米,B点比C点高________米。
(5)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6)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________坡。
(7)F、C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河流流向是________。
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________,请在图甲中相应位置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图甲中b 位置时的日期为________.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3)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图甲中的________位置.
(4)图乙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点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处,河流流向为________.
(5)图乙中D地气温为20℃,则C地的气温为________℃.
(6)图乙中两座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
21.读图,回答问题.
(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________ ,B: ________ .
(2)甲河的流向大致为 ________ ,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________ .
(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说该区域聚落的分布规律.________ .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 ________ ;地质灾害有 ________ .
2.2 地形图的判读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如图中,表示山顶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B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根据题意,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如图为一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a至d点为河流主干。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 所示支流中,实际不存在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图中占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A. 平原 B. 高原 C. 陡崖 D. 盆地
4. c点与d点相对高度可能为
A. 401米 B. 368米 C. 827米 D. 999米
【答案】2. C 3. D 4. A
【解析】
【2题详解】
河流一般在山谷中形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①②处为山谷,容易形成河流,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③④处为山脊,不易形成河流,因此不存在支流,故答案选C。
【3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中部广大地区海拔低,四周海拔高,为盆地,故答案选D。
【4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00米,c点的海拔为700-900米之间,d点的海拔为100-300米之间,因此C.d两点的相对高度约为400-800米之间,可能为401米。故答案选A。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较难。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A. 稀疏 B. 密集 C. 重叠 D. 向低处突出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故答案选A。
6.下图中有可能形成小河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乙山谷,山谷是形成河流的地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7.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A. 高原 B. 丘陵 C. 山地 D. 平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解: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山.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8.下列关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制作成的
B. 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颜色越深表示海水越深
C. 图中绿色通常表示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低
D. 图中丘陵和低山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中蓝色通常代表海洋,蓝色越深表示海底越深.绿色通常代表平原,颜色越浅表示地势越高.丘陵和高原通常用黄色或深黄色表示,颜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到野外考察,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准在甲地搭帐篷宿营。读图,回答下题。
9. 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其地形部位是( )
A. 山顶 B. 鞍部 C. 山谷 D. 山脊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两地的温差约是1.8℃ B. d坡比c坡陡
C. 山顶乙的海拔高度是700 D. e处的地形部位是陡崖
【答案】9. C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读图可知,可能爆发山洪的甲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根据题意,故选C.
【10题详解】
A.b两地的海拔相差300米,温差约是1.8°C;d坡比c坡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山顶乙的海拔高度不足700米;e处的地形部位是陡崖.故ACD叙述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时则为山谷 B.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时则为山谷
C. 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 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不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呈闭合的地区,从里带外海拔越来越低,表示的是山地;若从里带外海拔越来越高,表示的是盆地;在同一条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故答案选A。
读“亚洲大陆沿30º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2.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A. 甲——黄土高原 B. 乙——阿拉伯高原
C. 丙——青藏高原 D. 丁——大西洋
13. 此图反映亚洲地势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东西低,南北高
C.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D. 四周高,中部低
14. 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 )
A. 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 一般自西向东流
【答案】12. C 13. C 14. A
【解析】
试题分析:
【12题详解】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伊拉克的农业区,位于西亚地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与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的交界处,甲是西亚的阿拉伯高原,乙是南亚的印度河平原,丙是亚洲最高的青藏平原,丁是太平洋。
【13题详解】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14题详解】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一般是呈辐射状从中部流向四周海洋。
考点:该题考查亚洲的地势特点。
15.小芳和小兰去测量身高,测得结果为:小兰身高为165cm, 小芳身高为163cm,那么小芳的身高属于( )
A. 对比高度 B. 绝对高度 C. 垂直高度 D. 相对高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小芳和小兰去测量身高,测得结果为:小兰身高为165cm, 小芳身高为163cm,是与地面的垂直高度,而不是与海平面的垂直高度,故答案选D。
二、填空题
16.某户外活动队计划到下图所示区域开展户外活动,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队员建议乘车到G地后徒步爬甲山,图上量得距离2厘米,则至少得徒步________ 千米。
(2)若队员想要开展攀岩活动,应该到ABCD中的________ 。
(3)图中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
(4)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________ 。
【答案】3千米 ;B ;58米 ;由西北向东南流
【解析】
试题分析: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量得距离2厘米,则实地距离=2×150000=300000厘米=3千米。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据图知D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据图知A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据图知B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据图知C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根据等高线图可知:A为鞍部;B为陡崖;C为山顶;D为山脊,攀岩应该到陡崖处,要开展攀岩活动,应该到B处。
(3)某点高出海平面的距离为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为相对高度,据等高线图可知:甲山顶海拔是678米,乙山顶海拔是620米,甲山顶与乙山顶的相对高度为:678-620=58米。
(4)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对于一般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有经纬网的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确定方向。据图可知:该图中无指向标和经纬网,方向判断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F河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17.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________垂直距离,又称为________高度.
【答案】海平面;绝对
【解析】
试题分析: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是相对高度.
海拔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故答案为:海平面;绝对.
18.______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
【答案】地形剖面图
【解析】
试题分析:地形剖面图能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是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能够直观反映地形高低起伏的状况.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和坡度的陡缓,因此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得用到地形剖面图.
故答案为:地形剖面图.
三、综合题
19.读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的数字比例尺写成文字比例尺是________。
(2)图中字母A.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量算E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EC间图上相距4厘米)
(4)B点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米,B点比C点高________米。
(5)C点在B点的________方向。
(6)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________坡。
(7)F、C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河流流向是________。
【答案】(1)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2)山顶;山脊
(3)4
(4)400;350
(5)东北
(6)E
(7)C;由西南向东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计算、方向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等高线地形图是解题的关键。
(1)由图可知,图中数字比例尺写成文字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2)由图可知,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中间高四周低为山峰,B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
(3)由图可知,测得E.C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 EC间的实地距离约为2千米。
(4)由图可知,图中B点海拔为400米,B点比C点高350米。
(5)由图可知,图中C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6)如果打算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E坡,E坡等高线稀疏,适合开垦梯田。
(7)由图可知,图中C处为山谷,适合发育成河流,河流的流向是从西南流向东北。
2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________,请在图甲中相应位置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图甲中b 位置时的日期为________.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____.
(3)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图甲中的________位置.
(4)图乙为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点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处,河流流向为________.
(5)图乙中D地气温为20℃,则C地的气温为________℃.
(6)图乙中两座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
【答案】(1)一年
(2)6月22日;昼长夜短
(3)d
(4)鞍部;B;自西北流向东南
(5)18.8
(6)900米
【解析】
【分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详解】(1)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一年,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上是逆时针。
(2)读图可知,地球公转到图甲中b 位置时的日期为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为昼长夜短。
(3)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图甲中的d位置.
(4)读图可知,A点的地形部位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适合攀岩的是陡崖处,根据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
(5)读图可知,图乙中D地的海拔为200米,C地的海拔为400米,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升高了200米,气温约降低1.2℃,则C地的气温为20-1.2=18.8℃。
(6)图乙中两座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是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3÷1/30000=900米。
21.读图,回答问题.
(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________ ,B: ________ .
(2)甲河的流向大致为 ________ ,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甲河流的水文特征. ________ .
(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说该区域聚落的分布规律.________ .
(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 ________ ;地质灾害有 ________ .
【答案】(1)鞍部;山脊
(2)自北向南流;河流流量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少
(3)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4)洪涝、台风等;泥石流、滑坡等
【解析】
【分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B是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2)读图可知,根据一般的方法来判断方向,甲河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流,根据图中的信息,描述甲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流量大,汛期较长,无结冰期,含沙量少。
(3)根据图中信息,简要说说该区域聚落的分布规律: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4)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易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有洪涝、台风等;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等。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22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22地形图的判读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精品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22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22地形图的判读原卷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后培优练商务星球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22地形图的判读解析版docx、22地形图的判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