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置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课堂小测,回顾反思,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 题1.4.2有理数的除法课时第一课时课 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简化。 2、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3、通过师生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重点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 学情分析前面已学过有理数加法、减法、乘法,这些运算为学习有理数除法作了辅垫,而除法在小学时已经接触到过,学生也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本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不仅能突破重点,也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有理数除法是一种运算,在上课时,既要减少一些繁难的例题,又要通过一定的练习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交流、归纳、合作互帮。 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二、分析问题、探索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 三、分析问题、探索有理数除法法则二。 四、通过例题与练习,巩固法则,提高技能。 五、课堂小测 六、回顾反思、加深印象七、课后作业1、(1)小红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红家离学校有多少米?(2)放学时,小红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是2、【活动一】 例如8÷(-4)怎样求?根据除法意义填空:∵ ×(-4)=8∴8÷(-4)= ① 8× =-2 ② 由①、②可得到什么等式8÷(-4)= 8×(-1/4)③让学生观察上面的③式中等号的两边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地方?相同点:被除数不变不同点:①除号变成乘号 ②除数变成它的倒数探索:换其它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10÷(-4)结果-10÷(-4)=-10×(-)通过上面的探索,你能说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板书)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可表示为:a÷b=a.(b≠0) 3、【活动2】(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板书)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4、【活动3】例1、计算:(1)(-36)÷9;(2)(-)÷(-)通过上面的例题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二计算方便(当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时用法则二计算方便)。【活动4】练习【活动5】例2:化简下列分数:(1);(2) 分析:分数可以理解为除法,所以要按除法的法则进行,可以直接除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利用乘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分数。【活动6】例3计算(1)(-125)÷(-5); (2)-2.5÷×(-) 分析引导:第(1)题是分数除法,应转化为乘法,由于-125化为假分数,计算量大,可以把125写成125+后用分配律。第(2)题是乘除混合运算,应统一为乘法,以便约分。5、【活动6】1、化简:(1); (2);(3).2、计算: (1)÷9 (2)(-12)÷(-4)÷() (3)()÷()÷(-0.25)6、请你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7、(1)习题1.4复习巩固第4,6题;第7题(4)(7)(8);第15题.(2)补充题(见课件)1、学生思考、列式并回答。 2、好奇、思考 讨论发言 合作交流发言 分小组讨论、探索,合作交流 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3、思考,小组讨论探索,合做交流并回答问题 4、独立思考分析,把过程完整的写出来 独立思考完成 思考、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 5、独立思考,并把过程完整的写出来。 6、学生思考并交流发言。 学生对除号变乘号后很容易不倒数。 尽可能的让学生多练习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来订正。 板书设计1.4.2有理数的除法(1) 一、有理数的法则1 三、例1 例2 例3二、有理数的法则2 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情景引入,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1.4.2 有理数的除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