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备课课件ppt
展开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是带有弱碱性的饮料,常添加甜味剂和香料。
NaHCO3,俗称小苏打
白色粉末固体,易溶于水
【实验一】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碳酸钠会与KOH和KCl反应吗?
Na2CO3 + Ca(OH)2 = CaCO3↓+ 2NaOH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1、碳酸钠会与某些碱和某些盐反应
实质:CO32- + Ca2+ = CaCO3↓
【实验二】 组装实验装置,将滴管中的浓盐酸加入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2、碳酸钠会与盐酸等强酸反应
气球鼓起来,有气体产生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钠会与哪类物质反应?反应具备怎样的特征?
实质:CO32- + 2H+ = H2O + CO2↑
【实验三】 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实验四】 在一只烧杯中加入50mL前面配置好的碳酸钠溶液,用酒精灯加热至接近沸腾。将一小块沾有油污的铜片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静置约2min。用镊子将铜片从溶液中取出后,用水冲洗干净。比较浸入碳酸钠溶液前后铜片表面的情况。
结论:
热的纯碱溶液可以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CO32- + Ca2+ = CaCO3↓
CO32- + 2H+ = H2O + CO2↑
CO32- + H2O ⇌ HCO3- + OH-
Na2CO3 打一乐团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含有Na、C、O三种元素,都是钠盐,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有无差异呢?
设计实验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实验一】 取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少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水,仔细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易溶于水,并且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碳酸钠:白色粉末碳酸氢钠:白色晶体
【实验二】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pH。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碳酸钠的碱性强,pH值大。
【实验三】 在两支干燥试管里分别放入少量 Na2CO3 和 NaHCO3固体,接好装置,使导管末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观察现象。
装有NaHCO3的试管生成气体,使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很稳定的是Na2CO3;不稳定的是NaHCO3。
【实验四】 在两支装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2CO3 和 NaHCO3 溶液洁净的试管中分别以同样的速度加入1mLHCl溶液,观察现象。
Na2CO3 和 NaHCO3 均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更剧烈的是NaHCO3。
Na2CO3 + 2HCl =
CO2↑+ H2O + 2NaCl
NaHCO3 + HCl =
CO2↑+ H2O + NaCl
【实验五】 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2 mLCa(OH)2溶液,再分别加入Na2CO3和NaHCO3溶液,观察现象。
Na2CO3和NaHCO3均能与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区别。
2NaHCO3 + Ca(OH)2 = Na2CO3 + CaCO3↓+ 2H2O
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
【实验六】 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2 mLNa2CO3和NaHCO3溶液,再分别滴入少量CaCl2溶液,观察现象。
能与C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1. 如何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
3.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2.如何除去Na2CO3溶液中少量的NaHCO3?
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改变为止或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4、现在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澄清石灰水、 氯化钙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碳酸钠溶液, 不用其它试剂,怎样将它们区别开来?
五瓶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中,用吸管吹气溶液变浑浊的是澄清石灰水;然后将澄清石灰水滴入其它四支试管中,溶液变红的是酚酞试液,溶液变浑浊的是碳酸钠溶液;最后将碳酸钠溶液滴入剩余两支试管,生成沉淀的是氯化钙溶液,生成气泡的是稀盐酸。
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开始切口呈银白色 (Na) → 颜色变暗 (生成Na2O) →变成白色固体 (生成NaOH) → 变成液体 (NaOH潮解) →结块 (吸收CO2生成Na2CO3•10H2O) →最后变成粉末 (风化生成Na2CO3)有关反应如下:4Na + O2 = 2Na2O、Na2O + H2O = 2NaOH、2NaOH + CO2 = Na2CO3 + H2O、Na2CO3 + 10H2O = Na2CO3•10H2O、Na2CO3•10H2O = Na2CO3 + 10H2O
5、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最终将转化为什么?
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全世界纯碱产量的一半被用于制造玻璃,其余的在制作肥皂、造纸、软化硬水、石油精炼、纺织和多种化学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碳酸钠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有碱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去掉发面团中的酸味儿,还可以用它的水溶液来洗涤油污的碗碟、衣物等。
1.“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什么? 2.氨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哪一种先通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 3.为何碳酸氢钠先从溶液中析出?
NH3+CO2+NaCl+H2O = NH4Cl+NaHCO3
先通入NH3再通入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
NaHCO3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
1、下列关于碳酸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碳酸钠俗称纯碱,因为碳酸钠是一种碱 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碳酸钠本身显碱性,所以不能与任何碱反应 D、用BaCl2溶液不能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2、现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a克,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测定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 A. 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 吸收,增重b克 B. 充分加热,得c克固体 C.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 得d克固体 D. 与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 烘干,得e克固体
【答案】A【解析】A.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含有CO2和水蒸气,若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不能确定其中含有的CO2的质量,所以不能确定混合气体中各种成分的含量,错误;B. 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Na2CO3、CO2和水,将ag混合物充分加热,得c克固体,减少的质量是CO2和水的质量可计算确定NaHCO3的质量,进而得到Na2CO3的质量,正确;C. 设原混合物中含有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质量关系可得106x+84y=a;根据钠守恒可得58.5(2x+y)=d。两式联立可得各种成分的质量,因此可得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正确;D.只有Na2CO3可以与CaCl2发生沉淀反应,根据产生的CaCO3的质量可计算得到Na2CO3的质量。用Na2CO3的质量除以总质量就得到该物质的质量分数,正确。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物质的分散系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受热易分解产生CO2,弱碱性,与胃酸盐酸反应,侯氏制碱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获奖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回顾,呼吸面具的供氧剂,碳酸钠的性质,新知探究,与酸反应,现象晶体析出,与碱反应,与盐反应,小苏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评课ppt课件,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