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4 12 坐井观天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413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4 12 坐井观天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413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4 12 坐井观天 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413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1. 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重难点】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2.能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他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 “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小鸟、青蛙的图片。【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识记“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观、沿、喝、渴”4个字,理解词语“井沿”。2.读通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教学过程】板块一 故事导入,了解寓言1.故事导入:一天,小鸟遇到了坐在井里的青蛙,你瞧,他们争论了起来!这就是寓言故事《坐井观天》。2.简介寓言,揭示课题:寓言故事里往往蕴含着道理,也就是寓意。《坐井观天》这则寓言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识记“观”字。 (1)识记“观”: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2)出示“观”的甲骨文,“观”的甲骨文字形像睁着眼睛的鸟。引导学生观察、意会,帮助理解字义:又字旁的“观”,意思是看,观天就是看天。【设计意图】用故事导入新课,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课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介寓言的特点,学生明确了阅读的目标,思考寓言蕴含的道理。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引导学生读课题时联系生活识字,依据字理识字,相机理解字义。板块二 初读感知,随文识记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同桌合作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3.学习第1自然段,走进故事。(1)教师范读,了解课文中的两个主人公。课件出示: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2)结合课文插图,说一说:青蛙和小鸟分别在什么地方?随文认读“井沿”。①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口井,学生上台指一指简笔画中的“井沿”。②学生交流:你怎样记住“沿”字?(换一换:铅-钅+氵=沿 看图识记:井沿、窗沿)③找位置:指名在“一口井”上张贴青蛙和小鸟的图片,标出他们的位置。4.学习第2~7自然段,感知青蛙和小鸟的三组对话。(1)师生合作读课文:教师读旁白,指名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2)课件出示三组对话,随文识记句子中的生字。课件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①读准多音字“哪”,这里读三声“nǎ”。②联系生活识记“答”:你在哪里见过“答”字?(上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③比较识记“渴、喝”:“口渴”需要水,因而“渴”的部首是“氵”;“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喝”的部首是“口”。编顺口溜识记:口渴想要水,喝水要用嘴。课件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④读准多音字“哪”,“哪”在句末读轻声“nɑ”;“弄”的声母是“n”,不是“l”。⑤结合生活实际来识记“错”字,比如,“作业写错了”“有错要改正”。⑥理解字义识记“际”:通过查字典可知“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交界或靠边的地方”。⑦通过加一加来识记“话”字:讠+舌=话。课件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⑧做动作识记“抬”。(3)同桌分角色朗读,进入情境,再读课文。5.整体感知课文,完成练习。课件出示:青蛙坐在( 井里 ),看到的天只有( 井口大 )。小鸟落在( 井沿上 ),看到的天( 无边无际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一环节中,创设情境并分角色朗读,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块三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书写“渴、喝”。(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渴、喝”。(2)比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①预设: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②预设:右边的部件相同,右下部分的笔顺都是先写“ ”,再写竖折。(3)教师范写“渴”。提示要点:“渴”是左右结构,右下部分的“人”末笔捺改点,再写竖折。(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展评。(5)学生自主练写“喝”。提示要点:左边的“口”要写得小、偏上。同桌互评。2.书写“观、沿”。(1)观察:和“渴、喝”比较,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2)提示关键笔画。观:左边的“又”第二笔是长点,“见”首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沿:右上部分第二笔是横折弯,与“几”不同。(3)学生自主练写“观、沿”。(4)同桌互评,教师展评。3.布置作业:抄写词语“坐井观天、观看、边沿、前沿、口渴、喝水”。【设计意图】归类进行书写指导,可以把握一类字的书写难点,重点指导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提高写字的效率,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第2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本课9个生字,会写“井、答、话、际”4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3.知道小鸟和青蛙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教学过程】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坐井观天、观看、边沿、前沿、口渴、喝水。同桌相互检查,订正。2.导入新课: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初读感受,使学生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板块二 朗读品味,读懂寓意1.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组对话。(1)自由读第2、3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课件出示: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①理解“一百多里”,感受天之大。②指导朗读,范读,指导读好儿化音“哪儿”,读出问句上扬的语调。③师生合作,男女生分角色表演读。教师:一只小鸟飞呀飞,他口渴了,落在井沿上,井底的青蛙看见了问——男生:你从哪儿来呀?女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2)拓展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小鸟飞过__高山__,飞过__大海__。这天大得很!青蛙只待在__井里__。2.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组对话。(1)同桌合作读第4、5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课件出示: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天的大小。(3)读懂青蛙的观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相机板书。(青蛙:天 井口大)①对比朗读。课件出示: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②教师引导: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学生交流,自由表达)③教师总结:感叹句和反问句更能突出青蛙的自以为是。(4)读懂小鸟的观点。相机板书。(小鸟:天 无边无际)①巩固“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课件出示: “无边无际”中“际”的意思是( A )A.交界或靠边的地方。 B.彼此之间。 C.时候。 D.当,适逢其时。 “无边无际”的意思是( B )A.一眼望得到边。 B.没有边,很大。②想象画面:小鸟还飞过哪些无边无际的地方?(学生交流,归纳:大海、草原、平原、沙漠等)(5)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①指导读好反问句:重读“别”“井口”“那么远”,语调上扬,读出青蛙不相信的语气。②指导读好感叹句:重读“弄错”“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③加上神态、动作,同桌分角色朗读第二组对话。3.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三组对话。(1)小组合作读第6、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呢?课件出示: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①指名读,思考: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大呢?②模拟实验:用纸卷成筒状当“井”,模仿青蛙从井里看天的样子,透过纸筒观察黑板,了解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青蛙看到的天的范围有限。③小组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笑”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相机归纳:青蛙笑了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小鸟是笑青蛙见识狭窄、目光短浅。(2)指导朗读:重读“天天”“一……就……”“不会”等词语,读出青蛙非常自信的语气;重读“你是弄错了”中的“是”,读出小鸟肯定、强调的语气。4.整体感悟,理解寓意。(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2)小结:同学们,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光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 “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光狭小、见识短浅的人。(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没有遇到过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你是怎么面对他的?(4)总结: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多学点儿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会成为一个见多识广的人。5.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假如你是那只青蛙,当你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课件出示: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看见了一望无边的蓝天,他一下子惊呆了,于是对小鸟说:“我真的弄错了,天真的无边无际。”小鸟说:“是啊,你到处去看看,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比较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和反问句,读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悟趣,读中明理。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知寓意。通过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板块三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1.指导观察: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怎样写才美观。2.教师范写,强调“际”的书写要点。际:左右结构,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写成的,要写得高而窄。井:第一横比第二横略短,第二横在横中线下侧,竖比竖撇略长。答:上窄下宽,竹字头要写得紧凑,“合”的撇、捺舒展。话:左窄右宽,“舌”的首笔撇收笔于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3.学生书写“际”,展示评价,再次练写,同桌互评。4.自由练写 “井、答、话”。5.拓展作业:课后,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坐井观天青蛙 小鸟井里 井沿井口那么大 无边无际【作业设计】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1.动手实验,了解原因。课文中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拿出纸卷成筒状,然后透过纸筒看黑板或者四周,说说与平日看到的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动手实验,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的空间,弄清“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一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将语言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2.借助插图,明白寓意。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这句话时,紧扣“无边无际”一词,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小鸟飞过草原、飞过平原、飞过大海等的画面。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悟出寓意: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学生也受到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还是情感、人格的熏陶过程,学习寓言故事,就是要学生透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3.朗读品味,揣摩心理。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本课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教学时,通过比较读、表演读、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的理解。借助课后习题第一题,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和反问句,读好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发展思维。例如:在读中展开想象,感受青蛙和小鸟的生活环境;通过加提示语、配上动作等方式朗读,读懂青蛙和小鸟关于天的争论;通过分角色读,挖掘青蛙和小鸟的心理活动,体会“笑”的丰富内涵。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又让学生感知了寓意。4.读写结合,拓展延伸。课文中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自己不会弄错。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教学时,我让学生动脑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他会怎样想,怎样说。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准备,教学步骤,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412 坐井观天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研读对话,理解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文412 坐井观天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