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粗字注音,解释加点字词,下列四项中未出现通假字的两项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论语》十二章 练习题一、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人不知而不愠 2.学而不思则罔 3.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 5.lún 语 6.不亦 yuè乎 7.吾日三 xǐng 8. chuán 不习 二、解释加点字词 1.子曰:“学而①时.()②习.( )之,不亦③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④亦.()乐乎?人不⑤知.( )而不⑥愠.(),不亦⑦君.子.( )乎?” 2. 曾子曰:“①吾.( )②日.( )③三.( )④省.( )吾身:⑤为. ( )人谋而不⑥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⑦信.( )乎?⑧传.( )不习乎?”3. 子曰:“吾十①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②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③天.命.( ),六十而④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⑤逾.( )⑥矩.( )。” 4. 子曰:“①温.( )②故.( )而知③新.( ),可④以.( )为师矣。”5.子曰:“学①而.( )不思则②罔.( ),思而不学则③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①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①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②乐.( )之者。” 8.子曰:“①饭.( )②疏.食.( )饮③水.( ),曲④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子曰:“①三.人.( )行,必有我师②焉.( )。择其③善.者.( )而从之,其④不.善.者.( )而改之。”10.子在①川.( )上曰:“②逝.( )者(③逝者: )如④斯.( )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①夺.( )帅也,②匹.夫.( )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①而.( )②笃.( )志,③切.( )问而④近.思. ( ),仁在其中矣。” 三、下列四项中未出现通假字的两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吾日三省吾身 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_ 五、填空。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 ,字 , 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 、 , 家学派的创始人。 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格言是 讲学习方法的格言警句有: 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填空,解释加点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一词多义,默写,理解填空,阅读全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论语》十二章课时训练,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复习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 扁鹊投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