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2版高考地理 湘教版一轮复习 课时练(含解析)
【新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练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练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部分植物个体特征或生长土壤要素图(箭头所指方向为增大方向),完成第1~2题。1.图中数码所示植物依次表示骆驼刺、莲、茶树三种植物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C.④①③ D.②③④2.图中数码代表的植物可能分布在中亚地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图甲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入渗量曲线图,图乙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据此完成第3~4题。3.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 μ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据此判断图甲中分别表示壤土和黏土的是( )A.壤土—①,黏土—②B.壤土—①,黏土—④C.壤土—②,黏土—③D.壤土—③,黏土—④4.图乙的四条曲线中能反映耕地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2020江苏南通模拟)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地带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统计分析。据此完成第5~6题。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有机质含量/%统计的标本数暗棕壤东北地区2.14—16.429棕壤山东半岛2.07—7.0532红壤南方低山丘陵0.52—1.9547 5.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主要影响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地形C.人类活动 D.气候6.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2020山东济南模拟)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被地理学研究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自然带界线(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与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研究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第7~9题。7.比较图b中甲、乙两处的气温( )A.T甲>T乙 B.T甲<T乙C.T甲=T乙 D.无法判断8.图b中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处大气削弱作用较强B.甲处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C.乙处大气保温作用较弱D.乙处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9.下列有关研究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升高趋势B.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C.随海拔升高两侧山坡降水持续减少D.山坡地带生物多样性大于山麓地带2018年5月18日,“货运通关系统”在中俄运输新线路“大连至新西伯利亚”一线启动。据此完成第10~12题。10.从大连至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自然带出现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分 B.海拔 C.热量 D.土壤11.关于图中a、b、c、d四处对应的自然带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b为温带荒漠带C.c为山地针叶林带D.d为山地草原带12.博格达峰P坡的雪线高于Q坡,主要原因是( )A.P坡纬度低,光热充足B.Q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C.P坡为阴坡,降水不足D.Q坡为缓坡,积雪量大位于四川西部的杂谷脑河流域海拔为1326—5922米,境内峰峦重叠,山高坡陡,沟谷狭窄,气候、植被和外力作用垂直差异显著。流域内植被保护较好,径流量具有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的自然特征。下表示意该流域植被类型及景观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第13~15题。分布范围植被类型或景观1900米以下的峡谷旱生灌丛、草被1900—2400米灌木、夏绿针阔混交林2400—3000米夏绿针阔混交林3000—3900米针叶林3900—4500米高山草甸4500—5000米寒漠低等植被5000米以上冰雪带 13.与1 900米以下的峡谷相比较,1 900—2 400米处( )A.降水量小 B.气温高C.植被覆盖率低 D.土壤湿度大14.推测杂谷脑河流域地表风蚀作用最显著的范围是( )A.1 900米以下的峡谷 B.1 900—2 400米C.2 400—3 000米 D.3 000—3 900米15.杂谷脑河补给类型中,补给量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的是( )A.冰雪融水 B.雨水C.湖泊水 D.地下水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岛上植被茂密,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的地带,这里的土壤源自河流冲积和火山灰沉积物,果蝇很少,从而使产出的苹果嫩绿而美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但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层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的位置。(1)比较M、N两地的土层厚度和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5分)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保护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5分)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横断山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且山岭与沟谷相间排列,岭谷之间地势落差平均1000—2000米,在山区中部有澜沧江,怒江、金沙江与山脉并行分布,横断了东西方向的交通,故被称为横断山脉(群)。图1为横断山区山河分布图,图2为横断山主峰贡嘎山垂直自然带分布。(1)分析横断山区地形对河流的影响。(3分) 贡嘎山从海拔900米到7556米,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7个垂直自然带。(2)读图,对比贡嘎山东西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3分) 独特的气候条件,使攀枝花成为四川省唯一能种植杧果的地区。攀枝花杧果产业成为当地的金色产业。(3)说明种植杧果对河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 18.(13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冰川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被视作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器。冈底斯山横贯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大致与喜马拉雅山平行,东西延伸长约1600千米,东段宽于西段。平均海拔约6000米,地势西高东低,山体陡峭,是印度洋水系与高原内流水系的重要分水岭。下图示意2015—2016年冈底斯山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数量和面积。(1)描述冈底斯山2015—2016年冰川数量和面积特征。(4分) (2)与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分析冈底斯山雪线较高的原因。(4分)(3)推测近年来冈底斯山面积小于0.1千米2的冰川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5分) 19.(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高于高纬度地区。山地不同坡向的热量、降水、光照、坡地面积等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的变化图,下表为湖南省各海拔段地形信息表。序号海拔/m面积/km21≤10051 407.82100—30053 971.53300—500744 440.04500—7008 641.85700—9007 338.56900—1 10012 217.871 100—1 3001 572.881 300—1 5001 138.89>1 5001 097.3 (1)描述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4分) (2)指出湖南省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分析湖南省1 500米以上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4分) (4)湖南省大多数山地南坡物种丰富度高于北坡,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原因。(4分) 第五、六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2.1.B 2.B 第1题,骆驼刺适宜生长在干旱的环境,根系发达;莲生长在湿润的环境,叶片较大;茶树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故选B。第2题,中亚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适宜骆驼刺的生长。故选B。3~4.3.D 4.D 第3题,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μ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与砂土和砂壤土相比,黏土的透水性较差,下渗量最小,壤土次之。壤土和黏土分别对应图甲中的③④,故D正确。第4题,与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相比,耕地由于长期耕作,下渗量最小,图乙中Ⅳ下渗量最小,故D正确。5~6.5.D 6.A 第5题,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养分被淋失;南方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速度快,土壤有机质被大量分解,导致南方地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远低于东北地区的暗棕壤。故选D。第6题,从红壤到棕壤,再到暗棕壤的地带性变化,是从纬度较低的南方低山丘陵到山东半岛再到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体现出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A。7~9.7.A 8.B 9.D 第7题,读图a可知,10℃等温线在山体内部分布高度较两侧高。根据图b,甲、乙两处海拔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结合图a可知,甲处位于山体内部气温较高,乙处位于山体外部气温较低。第8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处气温高于乙处,甲处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所以甲处吸收地面辐射热量多。第9题,读图可知,自西向东气温呈波状变化,所以林线并非呈升高趋势,A错。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而东侧同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雪线较低,B错。一般来说,大型山体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C错。山坡地带降水较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10~12.10.A 11.C 12.B 第10题,从大连到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植被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其自然带的变化符合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是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第11题,图示山峰的自然带分布基本上符合垂直分异规律,山麓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基带为温带荒漠带;随着海拔的升高,水分条件略有好转,b为山地草原带;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该为阴坡,即北坡,地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c为山地针叶林带;按照垂直分异规律可知,d为高山草甸带。第12题,该山脉位于北半球,P、Q两坡纬度大致相同;P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高,因此P坡是阳坡;一般来说,缓坡处雪容易积存,积雪量大,雪线低,坡度对雪线高度影响小,但Q坡的雪线却明显低于P坡,说明其影响因素不是坡度;Q坡自然带分布位置较低,应为阴坡即北坡,地处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多。13~15.13.D 14.A 15.A 第13题,结合材料可看出1900—2400米处的植被类型是灌木、夏绿针阔混交林,植被覆盖率高,1900米以下的峡谷处的植被类型是旱生灌丛、草被,植被覆盖率低。1900—2400米处的植被覆盖率高说明了降水量大、土壤湿度大,因此D正确,A、C错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B错误。第14题,地面摩擦力越小,风蚀作用越强。从材料中可看出1900—3900米均是森林覆盖,因此植被覆盖率高,地面摩擦力大,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强,风蚀作用弱,可排除B、C、D;海拔1900米以下的峡谷处的植被类型是旱生灌丛、草被,植被覆盖率低,植被较为矮小,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弱,风蚀作用最显著,A正确。第15题,结合材料可看出该流域的海拔高,有冰雪带,在夏季气温高时冰雪融化,冬季冰雪带封冻,补给量季节变化较大、年际变化较小,因此A正确;当地地处季风气候区,雨水补给主要在夏秋季,季节变化大,但季风气候不稳定,年际变化大,B错误;在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但该地湖泊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补给量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均较大,C错误;地下水是最稳定的补给水源,补给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均较小,D错误。16.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河流,N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以侵蚀为主,土层薄,土壤肥力低。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层厚,土壤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密,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更多,因此M地土壤更肥沃。第(2)题,土层变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引起的,保护土壤的措施主要是从植被保护、控制生产规模及游客数量,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差异: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M地土壤肥力大于N地。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层厚,土壤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比N地低,水热条件更优越;M地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植被生长更为茂密,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更多,因此M地土壤更肥沃。(2)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等等。17.解析第(1)题,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向、流速、流域面积大小等方面。第(2)题,对比贡嘎山东西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从基带类型、自然带数量、自然带分布海拔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种植杧果对河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从气候、土壤、水文、生物等方面说明。答案(1)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地势起伏大,流速快(落差大、水能丰富);山脉南北纵列分布,河流集水区域小(流域面积小)。(2)东坡基带为山地常绿阔叶林带,西坡基带为亚高山针叶林带;东坡自然带数量多于西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东坡比西坡略低。(3)气候:植物蒸腾作用加强,空气湿度加大,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减小。土壤:水土流失减弱,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水文: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季节变化减小。生物:提高植被覆盖率。自然灾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减轻。18.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即可,注意描述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数量和面积的特点,以及随着面积等级的变化冰川数量的变化特点。第(2)题,可从海拔、降水、坡度、气温等角度分析作答。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冰川的进退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气温较高,会影响冈底斯山的冰川面积和数量的变化。答案(1)面积以0.1—5千米2的冰川为主,数量以小于0.5千米2的冰川为主,以小冰川为主。(①面积等级越高的冰川,数量越少;②面积等级小于0.5千米2的冰川,占绝大多数;③面积等级为0.1—5千米2的冰川,占冰川总面积比重最高。)(2)海拔更高,高差更突出;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山体陡峭,地形破碎(积雪容易下滑消融);(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热强,最热月0 ℃等温线分布较高。(3)数量增多,分布范围扩大。理由:冈底斯山以小冰川为主(面积较小冰川数量多/基数大,分布面积广);全球变暖,小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更敏感(环境温度变化对小型冰川影响更大),0.1—1千米2冰川退缩强烈,面积缩小或分化为小于0.1千米2。19.解析第(1)题,湖南省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变化规律,要从变化趋势、最大值两方面分析。第(2)题,表中数值海拔间隔相同,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为300—500米,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第(3)题,1500米以上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低。第(4)题,从气候条件分析,主要是气温、降水因素。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6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600米以下,随海拔上升,物种丰富度升高;海拔600米以上,随海拔上升,物种丰富度降低。(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为300—500米。依据:表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为300—500米,说明该海拔段平均坡度最小。(3)1 500米以上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丰富度低。(4)南坡为阳坡,光热条件好;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冬季,南坡为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热量条件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植被与土壤练习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测试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六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检测(湘教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28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