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4)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293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4)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293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教学设计 (4)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293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准备多媒体 CAI 课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8 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 掌握朗读文言文方法,熟读课文。 2、 积累、掌握重点文言文词语,“讲论文义”、 “俄而”、 “骤”、“欣然”、“未若”、 “因”、“差可拟”。3、 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与运用,理解比喻中神似的重要性。 (二) 过程与方法: 1、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疏通文意。 2、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教师平等参与,与学生共同学习。 3、 通过视频感受雪的形、神,分析理解比喻句。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感受文章温馨的家庭氛围,懂得家庭亲情和谐的重要性。 2、 认识到家庭亲情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庭亲情、维护社会和谐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文言文朗读训练 2、理解文意 3、修辞方法比喻的运用,美句赏析 4、写作提高
难点 了解比喻的形似与神似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学生回顾积累的古代诗歌的咏雪诗句导入新课。课件呈现咏雪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古代家庭,看看两位古代儿童对纷纷大雪做了怎样的描绘。 <二>探索新知 1、关于作者和《世说新语》的介绍学生通过看课下注解了解文常教师补充讲解,介绍作品不问政治、清新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原为 8 卷,今本作 3 卷,分德行、言语、政 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 36 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
作。 2、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朗读前先讲解文言文朗读要点。 课件呈现文言文朗读要求:文言文朗读要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 2、扫除字词障碍检查学生对重点字音掌握情况 抽一位学生读课件呈现的重点字音,学生评价,课件再呈现正确注音,学生齐读。 字音:谢太傅( fù ) 雪骤(zhòu ) 差可拟( nì) 柳絮(xù ) 无奕(yì) 道韫 ( yùn ) 学生自读课文,再抽一位学生朗读。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点拨要读好文言文,断句是关键, 也就是节奏停顿。课件呈现重点句子的朗读节奏,教师范读,学生再齐读。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学生齐读全文 3、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疏通
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课件呈现),抽学生解释,学生评价,课件呈现答案。在大声读一遍。(1)与儿女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 (2)俄而雪骤 (不久)( 急 ) (3)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不如 )( 随 ) (5) 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比拟) 2、学生结合注释逐字逐句翻译课文。抽学生朗读课文翻译,教师修正。4、分析课文学生齐读课文 根据记叙的要素理清课文内容时间:寒雪日地点:内 人物:谢太傅 儿女事件:讲论文义学生再读注解,理清人脉关系,感受高雅的家庭氛围。 学生再读课文,感受温馨的家庭氛围5、探究学习赏析句子看画面,感受情景 找出句子,分析妙处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学生评价两个句子
教师点拨: 明确: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 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基础。柳絮给人 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你认为作者偏向于哪一句? 从补充谢道韫的身份看出,作者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成语“柳絮才高”,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比喻 形似--神似 例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修辞的作用:形象生动<三>效果检测 王冕者,诸暨(jì)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就)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人)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hé,何)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出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tián,安然、坦然)若不见。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入学舍(偷窃) B.冕因去.(离家) 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 D.琅琅达旦.(天亮) 2.简答。(1) “曷不听其所为”中的“其”指 。 (2) “听已,辄默记”的意思是 。
(3) “儿痴如此”中“此”指代的是 。 (4)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一句说明了什么? 学生完成这个练习,教师选五位同学回答。明确:1.A(窃:偷偷地、悄悄地) 2.(1)王冕 (2)听完以后,就默默记住 (3)暮归,忘其牛……已而复如初 (4)说明王冕读书的专注、入迷。<四>课堂小结 师:本文短短 71 个字,却为我们塑造了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营造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气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谢道韫的聪慧。通过两句比喻句相信“雪”在同学们心中也已留 下了美好的印象。<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咏雪》一文的题目。 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两个小片断,并思考两文的深刻含义。 五、板书设计: 撒盐空中(形似) 白雪纷纷< >笑乐===》温馨和谐氛围柳絮因风起(神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简介刘义庆和《世说新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讲式导入,释题,口头表达活动,朗读,翻译文言文,质疑讨论活动,好文共赏活动,一文一诗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