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五四制)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洁精B.食盐水
C.白醋D.自来水
2.下列气体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混合物B.属于化石燃料
C.只含碳元素D.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2021年世界环境日宣传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C.用核电代替火力发电
D.循环使用教科书
5.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伸入燃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D.观察气体的颜色
6.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碘酒B.盐酸C.氯化钠溶液D.酒精溶液
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时能产生一种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CO2B.O2C.H2D.CO
8.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埋是
A.隔绝氧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以上都有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乳化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的更均匀
B.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更多
D.在溶解时,溶质微粒的运动比溶剂微粒快
10.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元素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变化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D.守恒观:24g镁和32g氧气反应,生成56g氧化镁
11.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用氢气代替汽油做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2.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13.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
14.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氧化物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5.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则X的化学式为
A.H2B.ClHC.HClD.ClO2
16.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8%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17.下列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提示:酚酞溶液遇到氨气的水溶液能变红色)
A. 图A表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图B表示: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图C表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图D表示:探究燃烧的条件
18.向2个盛有100g 60℃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40g的NaCl和KCl固体,充分溶解。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40g
B.KCl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大
C.②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19.本题有甲、乙两图,图甲为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乙为兴趣小组进行的实验,R物质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关于图乙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物质是氯化铵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烧杯①小于烧杯②
C.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只能采用加水的方法
D.烧杯①②③中,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二、多选题
2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D.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21.在汽车排气系统中加装“三元催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三元催化装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丁均为氧化物,丙为单质
B.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保持不变
C.该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为15:14
D.“三元催化装置”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22.“碳中和”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转化等形式消耗掉,即“碳排放”=“碳吸收”,下图是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图,可以有效实现“碳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过程1和过程2的变化都属于分解反应
C.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减少“碳排放”
三、填空题
23.化学是美好生活的创建者。燃烧是人类获得能量的重要方式。
Ⅰ.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1)人类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其中比较清洁的是______________。
(2)将石油蒸馏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其中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是______________。
Ⅱ.标准状况下,22.4升下列气体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见下表。
(3)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从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析,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CO与其它燃料相比,主要缺点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中点燃以上可燃性气体时,应先_____________再点燃。
Ⅲ.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实验步骤:
①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右图)。
②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
③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
(6)操作①中,白磷、红磷均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
(7)步骤②和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设计对比步骤②和③,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Ⅳ.控制和利用燃烧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
(8)用煤燃烧发电时,先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__________,使燃料充分燃烧。
(9)下列有关安全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进入加油站,禁止使用手机
b.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高层楼房着火时,排队乘电梯依次撤离
24.T℃时,向50g水中加入KNO3固体,充分搅拌,溶液温度恢复至T℃后,加入固体质量与所得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温度升高时KNO3溶解度增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1=__________;A点溶液是否饱和?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
(2)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3)图中KNO3质量分数相同的点为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5.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用途。农业生产中通常用10%-20%的食盐水来选取农作物的种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欲用食盐配制180g16%的食盐水来选取种子,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1)配制180g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____________g,选用____________(“100”或“200”“5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
(2)称量时,向托盘天平的纸片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继续添加适量食盐固体
b.减少适量食盐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减少砝码
(3)实验③中的读数方法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___,此步操作中还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4)实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解时烧杯内壁有蒸馏水
b.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
c.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g以下用到游码)
26.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转置字母序号)。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____进(选填a或b)。
(3)E装置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证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性质,根据此性质推测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是__________。
(4)向装置F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科学探究题
27.丙酸钙(Ca(C3H5O2)2)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莓的效果。
(一)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下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中试管①内壁有水雾。实验Ⅱ注入盐酸后,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Ⅰ中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结合实验Ⅰ、Ⅱ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二)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④的配方做4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
(4)实验中控制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_,变化的量是___________。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现点?___________(选填“同意”或“不同意”)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8.“圆梦”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失去标签的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准确称取2.12g经干燥处理的无水碳酸钠(Na2CO3)于锥形瓶中,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信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1)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保留两位小数)。
(2)若上述测定过程中碳酸钠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发现上述测定过程不容易控制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的时间点,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同学们又设计下图装置所示实验,将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进行计算。为了达成实验目的,实验中药品的用量应如何控制?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5
16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5
30
26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燃料(气态)
CO
H2
CH4
热量(KJ)
282.6
285.8
890.3
序号
①
②
③
④
配方
面粉/g
50
50
50
50
酵母/g
0.75
0.75
0.75
0.75
丙酸钙/g
0
0.06
0.10
0.15
开始发霉时间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细小液滴扩散到水中,而被冲洗掉,选项正确;
B、食盐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C、白醋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D、自来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2.D
【详解】
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所以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D。
3.C
【详解】
A、石油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C、石油中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能短时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B
【详解】
A、垃圾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B、秸秆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选项做法与主题不相符;
C、用核电代替火力发电,可以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D、循环使用教科书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有利于环境保护,选项做法与主题相符。
故选B。
5.A
【详解】
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B、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的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氧气,故选项错误。
D、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均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气体的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A
【分析】
根据溶液中只要有水,水一定是溶剂回答本题。
【详解】
A、碘酒是将碘溶解于酒精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故正确;
B、盐酸中溶质是氯化氢气体,溶剂是水,故错误;
C、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故错误;
D、酒精溶液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其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
故选D。
8.B
【详解】
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故选B。
9.A
【详解】
A、溶解得到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乳化得到的只是暂时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时间一长就会分层,选项说法正确;
B、溶解得到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乳化得到的只是暂时均匀稳定的混合物,时间一长就会分层,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知道溶液的量无法比较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量,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溶解时,溶质微粒的运动速度和溶剂的运动速度无法比较,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0.D
【详解】
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此选项正确;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此选项正确;
D、镁与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则24g镁和16g氧气恰好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24g +16g =40g氧化镁,此选项错误。
故选D。
11.A
【详解】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SO2,符合题意;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不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生成水,用氢气代替汽油做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酒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
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接触不到氧气,棉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棉手帕被酒精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
A、b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40+5+16+15﹣5﹣30﹣26=15,故B正确;
C、反应后a质量减小,是反应物,c、d质量增大,是生成物,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30﹣16)g:(26﹣15)g=14:11,故D错误。故选D。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14.B
【详解】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正确;
D、一氧化碳燃烧等可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和碳生成一氧化碳,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
故选B。
15.C
【详解】
化学反应前后Cl、H、O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1,1、1、1。反应前后氯原子和氢原子各相差1个,故1个X分子中含有1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化学式书写的时候正价的写在前面,负价的写在后,故X的化学式为HCl。故选C。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是解题关键。
16.D
【详解】
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131.6g的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31.6g ,故选项A不正确;
B、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要计算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得,30℃时,100g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B不正确;
C、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表示30℃时,100g水中溶解45.8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3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45.8gKNO3,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45.8g,故选项C不正确;
D、40℃时,KNO3的溶解度是63.9g,表示40℃时,100g水中溶解63,9g KNO3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4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63.9gKNO3,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有关固体溶解度的题目,必须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定义。
17.D
【详解】
A. 足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停止,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原瓶中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选项正确;
B. 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水水蒸气溶于水中形成氨水,呈碱性,能够使酚酞变色,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选项正确;
C. 实验中玻璃管不与外界的空气相同,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
D. 冰水混物的温度太低,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红磷和白磷均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
故选:D。
18.D
【详解】
A、6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g,①得到的溶液质量小于140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知道温度时,不能比较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60℃时,氯化钾溶解度大于40g,②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100%≈28.6%,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9.B
【详解】
A、由图甲可知,t2℃时,NH4Cl的溶解度小于60g,而烧杯②中在t2℃时,100g水中溶解了60gR,所以R是KNO3,故A选项错误;
B、由图甲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40g。t1℃时, 200g水中加入60g KNO3得到烧杯①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而烧杯③中的溶液是t1℃时KNO3的饱和溶液,所以烧杯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烧杯③,故B选项正确;
C、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若使烧杯③中的固体溶解可以采用加水或升高温度的方法,故C选项错误;
D、由图甲可知,t2℃时,KNO3的溶解度为60g,所以烧杯②中的溶液也是饱和溶液。烧杯①、②、③中,烧杯②、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0.AC
【详解】
A、溶液是一种物质或一种以上的物质的粒子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
C、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一般方法是加入溶剂或升高(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升高)温度。所以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正确;
D、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是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例如,食盐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难溶解在水里,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里。外部因素是温度、压强(是对气体来说的)。例如,除了气体和氢氧化钙等特殊的固体溶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反比以外,一般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成正比;还有气体的溶解性也与压强成正比。故选项错误。故选AC。
21.BC
【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详解】
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由化学式为可知,CO、NO、CO2都属于氧化物,氮气属于单质,选项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为(30×2):(28×1) =15:7,选项说法不正确;
D、“三元催化装置”能将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说法正确。
【点睛】
本题为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表示,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图示得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2.BD
【详解】
A、由流程图可知,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程1中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物质的变化可知,此流程中有炭黑生成,还有氧气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减少“碳排放”,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D。
23.天然气 汽油(或柴油) CH4(或甲烷) CO有毒,产物能导致温室效应 检验气体的纯度 白磷与红磷都没有和氧气接触 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ac
【详解】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化石燃料中的清洁燃料,故填:天然气;
(2)石油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不同产品,可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是汽油、柴油等,故填:汽油(或柴油);
(3)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故填:2CO+O22CO2;
(4)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等体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较多的是甲烷,所以最适合家庭使用的燃料是甲烷;一氧化碳有毒,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故填:CH4(或甲烷);CO有毒,产物能导致温室效应;
(5)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故填:检验气体的纯度;
(6)操作①中,白磷、红磷都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均不燃烧, 故填:白磷与红磷都没有和氧气接触;
(7)步骤②中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步骤③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可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产生白烟;设计对比步骤②和③,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用煤燃烧发电时,先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料充分燃烧,故填: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9)a、进入加油站,使用手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选项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冬天用炭火取暖时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选项不正确;
c、从火灾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烟尘和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选项正确;
d、高层楼房着火时,易发生停电,且在电梯内易形成烟囱现象使人发生窒息,所以不能排队乘电梯撤离,选项不正确;
故选ac。
24.20g 否 A点之后增加KNO3质量,溶液质量继续增加 80g B、C
【详解】
(1)T℃时,向50g水中加入KNO3固体,加入m1g 的硝酸钾得到溶液质量为70g,则m1=70-50=20g;由图像可知,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故A点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由图像可知,T℃时,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0-50=40g,则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80g。
(3)图中BC为T℃时KNO3的饱和溶液,故两者质量分数相同。
25.28.8 200 a 偏大 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胶头滴管 加速固体溶解 ac
【详解】
(1)配制180g16%的食盐水,需要食盐180g×16%=28.8g、水质量为180g-28.8g=151.2g,故需水的体积为151.2mL,量筒要选择大而接近的,故选用2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
(2)称量时一定质量的药品时,首先调节砝码、游码再添加药品;向托盘天平的纸片上加入一定量的食盐,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右盘,说明药品偏少,故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继续添加适量食盐固体;故选a;
(3)实验③中的仰视读数,使得读数偏小,实际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此步操作中还需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4)实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5) a.溶解时烧杯内壁有蒸馏水,导致水的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把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部分溅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c.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g以下用到游码),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砝码减游码,导致药品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ac。
26.分液漏斗 水槽 B a 两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灭火 试管中溶液变红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②的名称为水槽,故填:分液漏斗;水槽;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先在集气瓶底部聚集,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口a端进入,故填:B;a;
(3)将二氧化碳倒入E装置中,可观察到两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根据此性质可推测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灭火,故填:两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向装置F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试管中溶液变红;。
27.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丙酸钙受热后产生的物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 面粉的质量和酵母的质量 丙酸钙的质量 丙酸钙的质量增加使馒头的防霉效果更好 不同意 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
【详解】
(1)实验Ⅰ中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Ⅱ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烧杯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而加热后固体和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加热生成可碳酸盐;结合实验Ⅰ、Ⅱ可得出的结论是丙酸钙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4)实验中控制不变的量是面粉、酵母的量,变化的量是丙酸钙的量。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随着丙酸钙的加入量的增多,防霉效果越好。
(5) 已知,国家标准规定了丙酸钙用于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说明过量使用可能有害,故不是越多越好,所以不同意“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的观点。
28.(1)7.30%(2)偏大 (3)锥形瓶中碳酸钠足量,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
【详解】
(1)解:设盐酸中溶质HCl的质量为 。
=1.46g
盐酸的质量为:20.00ml×1g.mL-1=20g
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0%
答: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0%。
(2)若上述测定过程中碳酸钠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实际所需盐酸的质量偏小,导致测出的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按如图装置所示实验,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方程式求出消耗HCl的质量,从而求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为了达成实验目的,实验中锥形瓶中碳酸钠足量,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类比和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