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章末复习检测试卷 (有详解)(教案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0221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直线运动章末复习检测试卷 (有详解)(教案版)
展开
这是一份直线运动章末复习检测试卷 (有详解)(教案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
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
3、下列各级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适量的选项是( B )
A、速度、加速度、路程B、速度、位移、加速度
C、位移、速率、加速度D、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4、下列计时数据,只表示时刻的是( A )
A、高考数学时间是15:00
B、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8年02月09日至2018年02月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
C、在整个90分钟的比赛中,甲、乙两足球队“互交白卷”
D、由青岛开往通化的1406次列车在德州站停车3min
5、如图所示,是一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又同时到达M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度最大B、三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
C、三质点从N到M的过程中,A的平均速率最大D、到达M点时A的瞬时速率最大
6、自然界中隼的速度比较大,它是田鼠等动物的天敌,假如隼在300m处发现一只田鼠,并开始加速,设隼在2s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增加到100m/s,假设这段时间内隼的加速度不变。这只隼加速时的加速度为( B )
A、4.5B、45C、55D、35
7、(多选)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 AB )
A、甲比乙早运动了;B、当时,两物体相遇
C、当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时,两物体相距
8、(多选)如图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D、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9、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2s后速度大小变为4m/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速度的变化量一定是2m/sB、速度的变化量不可能等于6m/s
C、加速度可能大于2m/s2D、加速度一定等于2m/s2
10、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是( D )
A、汽车在过路口前开始减速,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B、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C、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D、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发生而紧急刹车,轿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8分)(1)如图甲所示为某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A地开到B地的频闪照片,已知该汽车车身长为4m,从A地开到B地共用时5s,则该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4.48 m/s。(提示:本题要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有关数据)
(2)如图乙所示,在斜面上有一个滑块,在滑块中央装有一宽度为L的挡光片。当滑块经过斜面上的B点时,装在斜面上B点的光电计时器(图中没有画出)记录到挡光片经过B点的时间为,于是滑块中央在B点的瞬时速度就近似为 。但是,由于挡光片有一定的宽度,所以上述的瞬时速度实质是挡光片经过B点的 平均速度 。要提高测量精确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适当 减小 (填“增大”或“减小”)挡光片的宽度。
12、(8分)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 再 (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个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解析】(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则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个点没有标出。
(3)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
。
(4)速度时间图线如答案图所示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3分)汽车在制造完成出厂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技术检测,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下了该汽车启动,运行及刹车过程的数据,求:
(1)汽车在第2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汽车在前3s和最后2s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3)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析】(1)从表格可以看出,汽车2s末的速度为3m/s
(2)汽车在t=0时刻的速度为0.3s时的速度为5m/s,故前3s的平均加速度为:;
时,速度为时,速度为0。
最后2s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3)第3s末的位置坐标:,第4s末的位置坐标为:,
所以汽车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为:
14、(13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加速度不变,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Hz,且O点是0.4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估算;
(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15、2012年11月,“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舰载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舰载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阻拦索对舰载机施加作用力,使舰载机在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某次降落,以舰载机着舰为计时零点,舰载机在t=0.4s时恰好钩住阻拦索中间位置,其着舰到停止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b)所示,则:
(1)舰载机着舰时的速度为多大?; (2)舰载机被阻拦索钩住后1.6s的速度约为多大?
(3)舰载机在0.4s到2.5s时间段内的平均加速度为多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有详解)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强调说明,典型例题,解题思路,针对练习1,学力检测1,针对练习2,学力检测2,针对练习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有详解) -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速度与时间关系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有详解) (教案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据处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