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综合与测试学案
展开知识点归纳
1、希腊城邦
(1)地理概况
①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影响希腊的统一)
②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文明起源: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城邦概况
2、雅典的民主政治【常考点】
3、亚历山大帝国【常考点】
(1)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时间
公元前334年
结果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影响
积极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消极
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2)亚历山大东征
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
(公元前356—前323)
教材重难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P20)
利:为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是古代世界民主政治的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弊:运作机制效率低下,议政质量难以保证;过分强调多数人的民主而忽略了少数人的权利;本质上仍然是奴隶制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知识点归纳
兴起:公元前1000年左右,罗马城邦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罗马共和国
建立:公元前509年。
统治
衰落: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罗马帝国
出现时间
公元前8世纪
典型代表
雅典、斯巴达
突出特点
“小国寡民”
城邦居民
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高峰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
表现
①扩大公民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②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③建立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实质
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
评价
积极
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局限性
①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②容易使民主成为一些野心家争权夺利的工具
对内
政治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法律
【常考点】公元前45。年左右,颁布《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对外
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建立
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屋大维
(公元前63-公元14)
黄金时期
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其“内湖”
衰亡
375年,日耳曼人大举入侵;4世纪末,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教材重难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P25)
大量的节庆娱乐使统治阶级更加穷奢极欲,日益腐败,使国家财政负担日益沉重,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罗马帝国逐渐衰落。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哲学(古希腊)
法学【常考点】
(1)《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罗马帝国的法学家对法律进行了广泛论证,包括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经济法(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公历的缘起
教材重难问题解答
问题思考(P28)
中国的这一时期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当时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诸子百家思想的共同出发点都是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他们围绕君本民本、性善性恶,以及军事、经济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例如,儒家主张仁者爱人,提倡以德治国;法家强调严刑峻法,主张以法治国。
材料研读(P29)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观念或原则具有永恒的价值。
课后活动(P30)
有道理。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以宗教”指的是罗马统治境内产生的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第三次则以法律"指的是维系帝国统治的罗马法,其所蕴含的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的观念,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次征服中,唯有法律对世界的征服最为平和、持久。
德谟克利特
提岀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苏格拉底
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来源
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编制
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儒略历
确立
4世纪,罗马皇帝以儒略历作为基督教历法
意义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本册考点归纳速查知识点归纳,考点整理,复习必备: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本册综合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抓住主要方面进行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3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