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1章 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1章 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1章 第3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0188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第三节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因素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的是( )导学号26730062A.资源 B.科技C.消费水平 D.交通【答案】 D【解析】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科技水平通过影响人类的认识和对资源的利用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消费水平则明显与供养人口的多少有关,交通的影响一般不明显。2.关于环境人口容量(a)和人口合理容量(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导学号26730063A.a=b B.a<bC.a>b D.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的理解。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供养的人口的最大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则只是适宜数量,所以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大于人口合理容量。(2015·北京海淀区期末)阿拉斯加是美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州。 目前阿拉斯加人口有60多万,人口密度为0.42人/平方千米,全州人口近半数居住在城市。读“美国阿拉斯加局部区域图”,回答3~4题。导学号267300643.阿拉斯加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①不易遭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侵袭②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③位于海湾内部,受沿岸寒流影响小④地势较低,交通便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影响阿拉斯加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答案】 3.C 4.A【解析】 第3题,阿拉斯加位于高纬地区,气候寒冷。从图中安克雷奇市的地理位置判断,该市纬度较低,沿岸有暖流经过,气候较温暖。位于地势较低的港口地区,交通便利。第4题,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读“我国人口和耕地今后发展的可能趋势示意图”,回答5~6题。导学号267300655.我国耕地承载量面临的问题与影响是( )A.压力增大 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失去平衡B.压力减小 农业生态系统得到改善C.保持稳定 农业产量有所增加D.压力增大 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6.目前,国家为解决耕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 )①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②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③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④改善生态环境,全面促进城市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5.A 6.C【解析】 从图中可直观地进行判断,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增多,耕地承载量压力不断增大,会导致过度和不合理的农业开发,造成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控制人口增长和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入手。二、综合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26730066材料一表1 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0.10.12 000表2 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万)面积(平方千米)耕地(平方千米)森林面积(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立方米)6 20022万8万7.5万5.105亿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森林面积______,淡水______。(2)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3)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________,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0.001 3 km2/人 0.001 2 km2/人 8 234 m3/人(2)耕地 ①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②积极开发宜农荒地;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④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3)淡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建设水利工程【解析】 本题主要是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第(1)题,由表2中数据计算可求得答案。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区耕地面积减少较多,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因素。第(3)题,由于该地区森林面积增加,淡水资源的数量会增加,但要注意防治水污染,以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表现在( ) 导学号26730067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②耕地总数和人均可耕地存在继续减少的趋势③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已达极限④淡水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地区已出现地下水枯竭的迹象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B【解析】 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不属于资源问题。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2~4题。导学号267300682.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3.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按从优到劣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ⅡⅠ D.ⅠⅢⅡ4.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最恰当的是(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C.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其自然【答案】 2.B 3.A 4.C【解析】 环境人口容量随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不断加大,但有一个极限,人口数量若超过环境人口容量会影响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读“2015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5~6题。导学号26730069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西北区C.南方区 D.北方区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答案】 5.C 6.B【解析】 第5题,通过对比可知,南方区的人口、资源及经济总量较其他三个区域的优势明显。第6题,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少,难以满足人口、耕地及经济发展需求;而西南区的水资源总量则明显过剩。二、综合题7.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26730070材料一 2012年11月18日,“第四届移民法论坛: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国和世界”在京举行,其中《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材料二 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美国人口共增长634万。美国人口普查局同时预计,美国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3.998亿,比四年前预计的人口数减少3 900万人。材料三 下图为“美国人口及部分资源消耗所占世界比重图”。 (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影响。(2)结合我国人口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答案】 (1)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我国环境承载压力。(3)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数量呈正相关,而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美国人口基数较大,这种人口基数大的特点若再与人口快速增长相结合,必然会出现庞大的人口增长总量;若再与高消费结合,会给美国和全球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城市化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逐渐转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