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随堂巩固练习题
高中地理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案,共5页。
有些学者对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的人数进行分析,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据此回答第1题。1.该材料反映了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口的消费水平[解析]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根据“渔猎时期为0.02~0.03人/km2,农业时期为40人/km2,工业时期为160人/km2”可知,从渔猎时期到农业时期,再到工业时期,生产力水平在提高,人口容量在增加,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该材料反映了影响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B项正确。[答案] B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2~3题。2050年人口数量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2.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15亿~16亿 B.15.1亿或16.6亿C.8亿~9亿 D.14亿~15亿[解析]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14亿~15亿是预测的2050年我国的人口数量;A、B项是根据不同标准预测的人口容量。[答案] C3.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容量因素的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的人口政策[解析]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开放程度是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答案] D读下图,回答4~5题。4.图中a、b分别表示( )A.人口合理容量 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C.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D.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解析]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根据两个概念可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结合示意图可判断a是人口合理容量,b是环境人口容量。[答案] A5.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水平A.①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包括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环境变化趋势等。其中,地区消费水平越高,说明人均消费的资源越多,对一个地区而言,能供养的人口就越少,故地区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答案] B酒泉市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突出,生产力水平低。下表示意瓜州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读表,回答6~7题。年份人口(万人)耕地面积(hm2)适宜人口(万人)超载(万人)超载率(%)20019.731.57×1049.95-0.22-220029.791.61×10410.23-0.44-5200310.291.62×1048.311.9819 200411.231.62×1048.233.0027200511.912.00×1049.961.9516200611.692.35×10412.12-0.43-4200711.712.40×1049.542.1719200814.203.29×10416.63-2.43-17200914.243.35×10417.05-2.81-20201014.473.46×10424.72-10.25-71201114.953.65×10426.14-11.19-756.瓜州县耕地资源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A.2001年 B.2004年C.2007年 D.2011年[解析] 2004年瓜州县超载人口最多,且该年耕地面积较小,故2004年瓜州县耕地资源压力最大。[答案] B7.2008年后,瓜州县( )A.大力进行生态退耕 B.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C.建设风电基地 D.粮食单产降低[解析] 2008年后,瓜州县耕地面积仍在增加,故该地没有大力进行生态退耕;2008年后,瓜州县人口数量增加,故该地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态移民;2008年后,瓜州县建设风电基地,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减轻了耕地资源压力,使当地适宜人口数量增加;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粮食单产的变化。[答案]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