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交流,巩固新知,灵活应用,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小结,当堂清,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理数的加法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经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及和的符号的确定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教学过程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我们规定向左运动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 m. 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一)先向右走5米,再向右走3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二)先向左走5米,再向左走3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这两种情况运动结果用算式表示就是: 结论:符号相同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 ,绝对值 (三)先向左走3米,再向右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四)先向右走3米,再向左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这两种情况运动结果用算式表示就是: 结论: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结果的符号与 的符号相同,并用 减去 (五)先向右走5米,再向左走5米,物体从起点向( )运动了( )米;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5)+(—5)= —2;(六)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5米。写成算式就是 5+0=5 或(—5)+0= —5。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呢?按照前面的方法让学生回答 总结: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把 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二、巩固新知,灵活应用例1 计算(1) (-3)+(-9); (2)(-4·7)+3·9. 例2 计算下列算式的结果,并说明理由:(1)(+5)+(+8); (2)(-5)+(-8); (3)(+4)+(-7); (4)(+9)+(-4); (5)(+4)+(-4); (6)(+9)+(-2); (7)(-9)+(+2); (8)(-9)+0; (9)0+(+2); (10)0+0. 三、课堂练习 巩固新知1.填空: (1)(-3)+(-8)= ; (2)9+(-5)= ;(3)5+(-3)= ; (4)7+(-7)= ;(5)8+(-1)= ; (6)(-8)+1 = ;(7)(-6)+0 = ; (8)0+(-2) = ; 2. P18第1、2题 四、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当堂清一、填空题: 1._____+15=23 2. 18+____=12 3.(-9)+_____=-20 4._____+(-9)=-4 5.____+19=0 6.(-2)+____=12二、计算题:(1)(+3)+(+4) (2)1+(-1.5); (3)+(-). (4)(-)+(-) (5)(-2.6)+(-8.7) (6)-(-2)+(-6) 三、解答题1.已知│a│= 8,│b│= 2. 计算(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 (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 2.求下面两个数的和:一个加数是绝对值等于的负有理数,另一个加数是-的相反数。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8, 2.(-6), 3.(-11) 4. 5, 5.(-19), 6. 14二、计算题:(1)7 (2)0 (3) (4)-1 (5)-11.3 (6)-4三、解答题1.(1); (2). 2. 六、学习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4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2.4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导学指导,课堂练习,要点归纳,拓展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