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诗歌鉴赏,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1.默写(1)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_。(《过故人庄》)(2)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竹石》)(3)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春日》)(4)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王建,诗中“十五夜”是我们的传统节日_____的夜晚。3.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4.《两小儿辩日》的作者相传是______(朝代)时的列御寇。文中的孔子是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5.解释加点字。(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 (2)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6.翻译句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7.两小儿能对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说明了什么? 四、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8.解释加点词(1)恐坠:____ (2)复益爱之:_______9.翻译句子。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10.“翠鸟移巢”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1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只有一个地球(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a,b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c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5)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6)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7)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8)“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9)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12.第(2)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13.第(4)段加点的“本来”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4.第(4)段a、b、c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A.但是……因为……如果 B.但是……因为……不但C.但是……因为……假如 D.而且……因为……如果15.第(6)段“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原因是_______16.第(9)段“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请根据生活实际,提出两条具体的措施。(1)(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雪中小卓玛(1)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2)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3)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4)“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5)“上学了没有?”“谢谢!”(6)“你叫什么名字?”“谢谢!”(7)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8)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9)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10)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11)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12)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13)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14)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15)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16)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17)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18)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19)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20)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21)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22)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8.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藏族小姑娘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19.第(13)段画线句“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请根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揣摩此时小卓玛的心理活动。20.第(18)段画线句中的“这一切”指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章最后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22.小王同学写了一段话作为“感悟四季”环节的开篇词,请你帮她补充完整。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百花齐放,温柔美丽;人们都爱夏天,爱她的骄阳似火,热烈真诚;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__________________;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雪花飘扬,纯洁无瑕。只要你心中充满了爱,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都是充满欢乐的好时光。23.活动结束后,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你打算设计哪些栏目?(请写出两个)。(1) (2) 七、作文24.那次经历,那份收获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融入生活,享受生活,我们也会拥有丰富多彩的经历,每一次的经历,也都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收获心灵的蜕变、生活的哲理、亲情的无私、友情的可贵……请以“那次经历,那份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和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有具体的内容;叙述有条理,表达要完整。(2)注意作文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邀我至田家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城无处不飞花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等“邀、紫”字词容易写错。 2. 唐 中秋节 3.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解析】2.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王建,唐代诗人。字仲初,晚年为陕州司马,又从军塞上。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涉及到的传统节日是“中秋节”。3.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诗歌的前两句描写月下庭院中的景象,后两句抒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4. 战国 儒家 5. 距离 同“智”,智慧 6.孔子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7.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分析】4.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1)句意: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去:距离。(2)句意: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知:同“智”,智慧。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东:东方。游:游历、游学。见:看见。辩斗:辩论,争论。7.本题考查归纳文章主旨的能力。文中通过两小儿对“太阳什么时候距离人近”这个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疑问,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点睛】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 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的知识渊博呢?” 8. 坠落,掉落。 更加 9.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10.自己和孩子都被人所捉住。11.不要溺爱孩子。或爱子应该有度,否则害己害子。【分析】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作答此题,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注意词类活用现象及通假字、古今异义。(1)恐坠: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坠:坠落,掉落。(2)复益爱之:翠鸟更加喜爱它了。益:更加。9.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先高作巢:先把巢筑得高高的;以:表目的,用来;避患:避免祸患。10.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根据“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提炼概括:自己和孩子都被人捉去了。11.本题考查故事主旨。通过翠鸟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一味的把窝往下挪,最终自己和孩子都被人所捉住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溺爱孩子,否则害己害子。【点睛】参考译文: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12. 列数字 作比较 用具体的数据说明说明地球的渺小,不会再长大。 13.不可以。“本来”是“原来”的意思,如果去掉本来就表示这些资源是一直可以不断再生的,但事实上不是,不符合原意,所以不能去掉。14.B15.科学家己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16.示例:(1)进行垃圾分类。(2)节约用水。【分析】12.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方面来分析其作用。从“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可知,这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具体准确地突出说明了在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而且不会再长大。1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后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说明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这些资源在以前是可以不断再生的,删去以后说明这些资源可以永远不断再生,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4.此题考查关联词语的选用。从“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和“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可知,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a处应该填“但是”;“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是造成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b处应该填“因为”;“使它们不能再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是人类毁坏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的两种后果,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c处应该填“不但”;故选B。15.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从“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摘抄下来即可。16.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联系生活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举例时要与文章内容相吻合。保护地球的措施有很多,如: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少开私家车,尽量坐公交车出行,减少碳排放;节约水资源,提倡水的循环利用;使用无磷洗衣粉等。任选两种作答即可。 17.一个藏族小姑娘,风雪中站在路边,捧着写有“谢谢”两个大字的纸板,表达心底的感激。或:在早晨的风雪中,一个藏族小姑娘站在路边,捧着写有“谢谢”两个大字的纸板,表达心底的感激。18. 有感恩之心; 坚定和倔强; 懂事(成熟)和镇静。 19.示例:花花绿绿,包装精致的食品让小卓玛心生惊喜,一瞬间,她想接受“我”的馈送,但转念之间想到还有人比她更需要这些食品,马上就拒绝了。20.(理解)人生的艰难,(品尝过)感恩的味道,(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21. 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卓玛高大的形象对我的感染,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同时也看到玉树灾后重建的信心。 【解析】1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第一段“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和第十六段“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以及全文都围绕小姑娘在不断说谢谢可知,本文主要内容为一个藏族小姑娘,为了表达心底的感激,捧着写有“谢谢”两个大字的纸板,于风雪中站在路边。18.本题考查对人物品质的理解。从第一段“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可知,小姑娘有感恩之心。从第二十段“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可知,小姑娘很坚定倔强。从第十七段“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可知,小姑娘成熟、懂事、镇静。19.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理解。从“眼光一亮”可知,小卓玛对作者拿出的食品感兴趣,心生惊喜,她这一刻是向接受这些馈送的,从“旋即又摇了摇头”可知,她念头一转,改变了想法,决定拒绝接受这些食品,结合小卓玛的懂事成熟,推测她是由于认为有人更需要这些食品而拒绝。20.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从“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可知,作者将城里孩子与经历过灾难的小卓玛做对比,认为小卓玛因为灾难已经感觉到了这些,故“这一切”是指(理解)人生的艰难,(品尝和懂得)感恩的味道,(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21.本题考查对修辞的判断和理解。从“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可知,句子把身影比作了篝火,因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该修辞生动形象,篝火是温暖、热烈、积极向上的,句子用篝火的特质写出了她在我心里形象高大,感染了我,且使我感到温暖,同时也让我看到玉树人民灾后重建家园的信心。22.示例:果实累累,饱满充实。(意对即可)【详解】本题考查语句仿写。根据示例,可知要用两个“四字短语”表现秋季的特点。示例:天高地迥,风清气爽。23.示例:风景游览(主要介绍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观);四季风光(主要介绍四季景色特点);习作园地(展示优秀的描写自然风光的作文)等。【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栏目的能力。作答时,围绕“感受自然”的主题构思,新颖别致、简洁明了即可。如大好河山、走过四季、美好风光、美文欣赏等,既可以介绍美丽的家乡风光,也可以用文章表达自己对美景的感悟。24.例文那次经历,那份收获人生的经历就好比一杯清茶,不同的事,不同的味道。——题记 曾在书上看见过这样一则小故事:一次航海远行的路途中,一个大浪迎面而来,年轻的船长急得上窜下跳。眼看海浪即将过来,一个老水手握住了方向盘,熟练的操作着,挽救了全船人的生命。我想,老水手肯定是见多了这种大风大浪,才能做到如此冷静沉稳。父母出差,我便去了乡下的外婆家暂住几日。外婆家后院有一块大大的空地,勤劳的外婆在地里种满了瓜果蔬菜:白白胖胖的卷心菜,红似火的朝天椒,紫亮亮的长茄子……。在外婆家过了几天舒坦日子后,我愈发觉得无聊了。不过,外婆果真如父亲所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当日落西山的时候,才能看见提着镰刀的外婆从几里地外的田地上回来。正值盛夏,地里的麦子已经成熟,我跟着外婆去割麦子。望着起伏的麦浪,我心中自是无比雀跃,立马上手割起麦子来。过了一会,头顶上的太阳,晒化了我起初的一腔热血,渐渐地手像灌了铝似的,怎的也抬不起来了。我便想,随便割完算了,早点休息吧。我越是着急,越是不顺,腰感到酸困了,旁边的麦茬也像与我做对一般,刺得我生疼。这时我抬头一看,年过花甲的外婆头也不抬地挥舞着镰刀,只见她左手握着麦子,右手则手起刀落,一会儿就割完一片地。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外婆的两鬓旁流下,可她专注的神情,认真的目光,没有丝毫疲惫的神色,仿佛此时天上的烈日和扎人的麦茬不存在一般。再看看我,才干了一小会就喊累,而外婆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她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她热爱的土地上耕作着。我羞愧难当,又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割麦中。夕阳西下,我和外婆的影子被拉的好长好长。泡一杯好茶,要经过十分精密的工序,但,更重要的是泡茶者的一颗不骄不躁的心,从容不迫的态度。饮下自己的茶,无论好坏,总能滋润我们的心田,沁人心脾。【详解】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它容易让考生寻找到写作思路,但想写好它,却有点难度,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应该多思考,既能打开思路,也要围绕题目来写,做到不跑题的基本要求。“那次经历,那份收获”是作文的题目,从提示语“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融入生活,享受生活,我们也会拥有丰富多彩的经历,每一次的经历,也都可能带来不一样的收获——收获心灵的蜕变、生活的哲理、亲情的无私、友情的可贵……”看,这也是文章立意所在。“收获”是指一切有价值的东西,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财富,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财富。联系提示语可知此题中的收获主要指精神方面的(心灵的蜕变、生活的哲理、亲情的无私、友情的可贵等),因此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人生体验及经验、深刻的教训等。第二,选材构思。正面思路,快乐、获奖、成功等都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收获,它们可以成为力量的源泉,奋飞的动力。也可反向立意,失败的教训、生活中的挫折、人生中的失意,换一个角度看,也是经验,它可以使人今后少走一些弯路,所以也是弥足珍贵的精神收获。以上均可选一点成文。要想使材料新颖独特,一定要在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中,比较选取。本文可从各方面选材来表现主题。文章能否获得高分,主要取决于选材和语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3-2024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