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8.4 垂直关系试卷第1页
    北师大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8.4 垂直关系试卷第2页
    北师大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8.4 垂直关系试卷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8.4 垂直关系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八章 §8.4 垂直关系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那么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投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围:eq \b\lc\[\rc\](\a\vs4\al\c1(0,\f(π,2))).
    3.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二面角.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作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微思考
    1.若平面α⊥β,且α∩β=l,若直线m⊥l,则m与平面β一定垂直吗?
    提示 不一定,当mα时,m⊥β.
    2.空间中任一直线m,在平面α内是否存在无数条直线与m垂直?
    提示 存在.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 )
    (2)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
    (3)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 )
    (4)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
    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答案 D
    解析 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
    3.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直线lα,则“l⊥β”是“α⊥β”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依题意,由l⊥β,lα,可以推出α⊥β;反过来,由α⊥β,lα不能推出l⊥β,因此“l⊥β”是“α⊥β”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4.如图,已知AB⊥平面BCD,BC⊥CD,则图中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______对.
    答案 3
    解析 ∵AB⊥平面BCD,AB平面ABD,AB平面ABC,
    ∴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C⊥平面BCD.
    又AB⊥CD,BC⊥CD,AB∩BC=B,
    ∴CD⊥平面ABC.
    又CD平面ACD,
    ∴平面ACD⊥平面ABC.
    题组三 易错自纠
    5.“直线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是“直线a与平面α垂直”的________条件.
    答案 必要不充分
    6.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答案 (1)外 (2)垂
    解析 (1)如图1,连接OA,OB,OC,OP,
    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A=PC=PB,
    所以OA=OB=OC,
    即O为△ABC的外心.
    (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
    ∵PC⊥PA,PB⊥PC,PA∩PB=P,PA,PB平面PAB,
    ∴PC⊥平面PAB,又AB平面PAB,
    ∴PC⊥AB,
    ∵AB⊥PO,PO∩PC=P,PO,PC平面PGC,
    ∴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
    ∴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
    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
    即O为△ABC的垂心.
    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B⊥平面PAD,AD=AP,E是PD的中点,M,N分别在AB,PC上,且MN⊥AB,MN⊥PC.证明:AE∥MN.
    证明 ∵AB⊥平面PAD,AE平面PAD,
    ∴AE⊥AB,
    又AB∥CD,∴AE⊥CD.
    ∵AD=AP,E是PD的中点,∴AE⊥PD.
    又CD∩PD=D,CD,PD平面PCD,
    ∴AE⊥平面PCD.
    ∵MN⊥AB,AB∥CD,∴MN⊥CD.
    又∵MN⊥PC,PC∩CD=C,PC,CD平面PCD,
    ∴MN⊥平面PCD,∴AE∥MN.
    思维升华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
    跟踪训练1 (2019·全国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
    (1)证明:BE⊥平面EB1C1;
    (2)若AE=A1E,求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
    (1)证明 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因为BE平面ABB1A1,故B1C1⊥BE.
    又BE⊥EC1,EC1∩B1C1=C1,
    所以BE⊥平面EB1C1.
    (2)解 由(1)知∠BEB1=90°.
    由题设知Rt△ABE≌Rt△A1B1E,所以∠AEB=45°,故AE=AB,AA1=2AB.
    以D为坐标原点,eq \(DA,\s\up6(→))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eq \(DA,\s\up6(→))|为单位长,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C(0,1,0),B(1,1,0),C1(0,1,2),E(1,0,1),
    eq \(CB,\s\up6(→))=(1,0,0),eq \(CE,\s\up6(→))=(1,-1,1),eq \(CC1,\s\up6(—→))=(0,0,2).
    设平面EBC的法向量为n=(x,y,z),则eq \b\lc\{\rc\ (\a\vs4\al\c1(\(CB,\s\up6(→))·n=0,,\(CE,\s\up6(→))·n=0,))即eq \b\lc\{\rc\ (\a\vs4\al\c1(x=0,,x-y+z=0,))
    所以可取n=(0,-1,-1).
    设平面ECC1的法向量为m=(x1,y1,z1),则
    eq \b\lc\{\rc\ (\a\vs4\al\c1(\(CC1,\s\up6(—→))·m=0,,\(CE,\s\up6(→))·m=0,))即eq \b\lc\{\rc\ (\a\vs4\al\c1(2z1=0,,x1-y1+z1=0,))
    所以可取m=(1,1,0).
    于是cs〈n,m〉=eq \f(n·m,|n||m|)=-eq \f(1,2),
    sin〈n,m〉=eq \r(1-\b\lc\(\rc\)(\a\vs4\al\c1(-\f(1,2)))2)=eq \f(\r(3),2),
    所以二面角B-EC-C1的正弦值为eq \f(\r(3),2).
    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2 在矩形ABCD中,AB=2AD=4,E是AB的中点,沿DE将△ADE折起,得到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BCDE.
    (1)若平面PDE⊥平面BCDE,求四棱锥P-BCDE的体积;
    (2)若PB=PC,求证:平面PDE⊥平面BCDE.
    (1)解 如图所示,取DE的中点M,连接PM,
    由题意知,PD=PE,∴PM⊥DE,
    又平面PDE⊥平面BCDE,平面PDE∩平面BCDE=DE,PM平面PDE,
    ∴PM⊥平面BCDE,
    即PM为四棱锥P-BCDE的高.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PDE中,PE=PD=AD=2,
    ∴PM=eq \f(1,2)DE=eq \r(2),
    而直角梯形BCDE的面积
    S=eq \f(1,2)(BE+CD)·BC=eq \f(1,2)×(2+4)×2=6,
    ∴四棱锥P-BCDE的体积
    V=eq \f(1,3)PM·S=eq \f(1,3)×eq \r(2)×6=2eq \r(2).
    (2)证明 取BC的中点N,连接PN,MN,
    则BC⊥MN,
    ∵PB=PC,∴BC⊥PN,
    ∵MN∩PN=N,MN,PN平面PMN,
    ∴BC⊥平面PMN,
    ∵PM平面PMN,∴BC⊥PM,
    由(1)知,PM⊥DE,
    又BC,DE平面BCDE,且BC与DE是相交的,
    ∴PM⊥平面BCDE,
    ∵PM平面PDE,
    ∴平面PDE⊥平面BCDE.
    思维升华 (1)面面垂直判定的两种方法与一个转化
    ①两种方法:
    (ⅰ)面面垂直的定义;
    (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②一个转化:
    在已知两个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2)面面垂直性质的应用
    ①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的依据,运用时要注意“平面内的直线”.
    ②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跟踪训练2 (2020·江苏)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B1C⊥平面ABC,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AB1C1;
    (2)求证:平面AB1C⊥平面ABB1.
    证明 (1)因为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
    所以EF∥AB1.
    又EF⊈平面AB1C1,AB1平面AB1C1,
    所以EF∥平面AB1C1.
    (2)因为B1C⊥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B1C⊥AB.
    又AB⊥AC,B1C平面AB1C,AC平面AB1C,
    B1C∩AC=C,
    所以AB⊥平面AB1C.
    又因为AB平面ABB1,
    所以平面AB1C⊥平面ABB1.
    题型三 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 (2020·红河州模拟)在四棱锥P-ABCD中,△PAD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平面ABCD,AD=2AB=2BC,∠BAD=∠ABC=90°.
    (1)在AD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平面PCM⊥平面ABCD,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若△PCD的面积为8eq \r(7),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
    解 (1)存在,当M为AD的中点时,使得平面PCM⊥平面ABCD.
    证明:取AD的中点M,连接CM,PM,
    由△PAD是等边三角形,
    可得PM⊥AD,
    由平面PAD⊥平面ABCD,PM平面PAD,平面PAD∩平面ABCD=AD,
    可得PM⊥平面ABCD,
    由PM平面PCM,可得平面PCM⊥平面ABCD.
    (2)设AB=a,可得BC=a,AD=2a,
    可得MC=AB=MD=a,
    则CD=eq \r(2)a,PD=2a,
    由PM⊥MC,可得PC=eq \r(PM2+MC2)=eq \r(3a2+a2)=2a,
    由S△PCD=eq \f(1,2)·eq \r(2)a·eq \r(4a2-\f(1,2)a2)=eq \f(\r(7),2)a2=8eq \r(7),
    可得a=4,
    所以四棱锥P-ABCD的体积V=eq \f(1,3)S四边形ABCD·PM=eq \f(1,3)×eq \f(1,2)×(4+8)×4×4eq \r(3)=32eq \r(3).
    思维升华 对于线面关系中的存在性问题,首先假设存在,然后在该假设条件下,利用线面关系的相关定理、性质进行推理论证,寻找假设满足的条件,若满足则肯定假设,若得出矛盾的结论则否定假设.
    跟踪训练3 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60°,△SAD为正三角形.侧面SAD⊥底面ABCD,E,F分别为棱AD,SB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SEC;
    (2)求证:平面ASB⊥平面CSB;
    (3)在棱S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BD⊥平面MAC?若存在,求eq \f(BM,BS)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取SC的中点G,连接FG,EG,
    ∵F,G分别是SB,SC的中点,∴FG∥BC,FG=eq \f(1,2)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E是AD的中点,
    ∴AE∥BC,AE=eq \f(1,2)BC,
    ∴FG∥AE,FG=AE,∴四边形AFGE是平行四边形,
    ∴AF∥EG,又AF⊈平面SEC,EG平面SEC,
    ∴AF∥平面SEC.
    (2)证明 ∵△SAD是等边三角形,E是AD的中点,
    ∴SE⊥AD,∵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
    ∴△ACD是等边三角形,又E是AD的中点,
    ∴AD⊥CE,又SE∩CE=E,SE,CE平面SEC,
    ∴AD⊥平面SEC,又EG平面SEC,
    ∴AD⊥EG,又四边形AFG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FGE是矩形,∴AF⊥FG,
    又SA=AB,F是SB的中点,
    ∴AF⊥SB,又FG∩SB=F,FG,SB平面SBC,
    ∴AF⊥平面SBC,又AF平面ASB,
    ∴平面ASB⊥平面CSB.
    (3)解 假设在棱SB上存在点M,使得BD⊥平面MAC,
    连接MO,BE,则BD⊥OM,
    ∵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60°,△SAD为正三角形,
    ∴BE=eq \r(7),SE=eq \r(3),BD=2OB=2eq \r(3),SD=2,SE⊥AD,
    ∵侧面SAD⊥底面ABCD,
    侧面SAD∩底面ABCD=AD,SE平面SAD,
    ∴SE⊥平面ABCD,∴SE⊥BE,
    ∴SB=eq \r(SE2+BE2)=eq \r(10),
    ∴cs∠SBD=eq \f(SB2+BD2-SD2,2SB·BD)=eq \f(3\r(30),20),
    又在Rt△BMO中,cs∠SBD=eq \f(OB,BM)=eq \f(3\r(30),20),
    ∴BM=eq \f(2\r(10),3),∴eq \f(BM,BS)=eq \f(2,3).
    课时精练
    1.(2020·海南模拟)设α和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m∥α,n∥β,m∥n,则α∥β
    B.若m⊥α,nβ,α∥β,则m⊥n
    C.若m⊥α,n⊥β,m⊥n,则α⊥β
    D.若m⊥α,n⊥β,α∥β,则m∥n
    答案 A
    解析 m∥α,n∥β,m∥n,并不能推出α∥β,这时α和β可能相交,故A错误;
    若m⊥α,α∥β,则m⊥β,又nβ,则m⊥n,B正确;
    若m⊥α,m⊥n,则n∥α或nα,又n⊥β,则α⊥β,C正确;
    若m⊥α,α∥β,则m⊥β,又n⊥β,则m∥n,D正确.
    2.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且直线mα,直线nβ,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m⊥n”是“n⊥α”的充分条件
    B.“m∥n”是“m∥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α∥β”是“m∥n”的充要条件
    D.“m⊥n”是“α⊥β”的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n⊥α能得到n⊥m,但n⊥m不能得出n⊥α,A错;
    m∥n时,m也可能在平面β内,不能得出m∥β,反之,m∥β,β内的直线也不一定与m平行,即不能得出m∥n,
    ∴“m∥n”是“m∥β”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正确;
    α∥β时,m,n可能是异面直线,不一定平行,m∥n时,α,β也可能相交,不一定平行,C错;
    两个平面垂直,分别在这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能相交,可能平行,不一定垂直,D错.
    3.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eq \f(9,4),底面是边长为eq \r(3)的正三角形,若P为底面A1B1C1的中心,则P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为( )
    A.eq \f(5π,12) B.eq \f(π,3) C.eq \f(π,4) D.eq \f(π,6)
    答案 B
    解析 如图,取正三角形ABC的中心O,连接OP,
    则∠PAO是PA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因为底面边长为eq \r(3),
    所以AD=eq \r(3)×eq \f(\r(3),2)=eq \f(3,2),
    AO=eq \f(2,3)AD=eq \f(2,3)×eq \f(3,2)=1.
    三棱柱的体积为eq \f(\r(3),4)×(eq \r(3))2AA1=eq \f(9,4),
    解得AA1=eq \r(3),即OP=AA1=eq \r(3),
    所以tan∠PAO=eq \f(OP,OA)=eq \r(3),
    因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eq \b\lc\[\rc\](\a\vs4\al\c1(0,\f(π,2))),
    所以∠PAO=eq \f(π,3).
    4.如图,在正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不成立的是( )
    A.BC∥平面PDF
    B.DF⊥平面PAE
    C.平面PDF⊥平面PAE
    D.平面PDE⊥平面ABC
    答案 D
    解析 因为BC∥DF,DF平面PDF,
    BC⊈平面PDF,
    所以BC∥平面PDF,故选项A正确;
    在正四面体中,AE⊥BC,PE⊥BC,AE∩PE=E,
    且AE,PE平面PAE,所以BC⊥平面PAE,
    因为DF∥BC,所以DF⊥平面PAE,
    又DF平面PDF,从而平面PDF⊥平面PAE.
    因此选项B,C均正确.
    5.(2020·淄博模拟)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为( )
    A.线段B1C
    B.线段BC1
    C.BB1的中点与C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
    D.BC的中点与B1C1的中点连成的线段
    答案 A
    解析 如图,连接AC,AB1,B1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有BD1⊥平面ACB1,
    因为AP⊥BD1,所以AP平面ACB1,
    又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
    ∴点P的轨迹为平面ACB1与平面BCC1B1的交线段CB1.
    6.如图,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平面,C为圆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AE⊥PC,垂足为E,点F是PB上一点,则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BC⊥平面PAC
    B.AE⊥EF
    C.AC⊥PB
    D.平面AEF⊥平面PBC
    答案 C
    解析 对于A,PA垂直于以AB为直径的圆所在平面,而BC底面圆面,则PA⊥BC,
    又由圆的性质可知AC⊥BC,且PA∩AC=A,PA,AC平面PAC,则BC⊥平面PAC.所以A正确;
    对于B,由A项可知BC⊥AE,
    由题意可知AE⊥PC,且BC∩PC=C,BC,PC平面PCB,所以AE⊥平面PCB,而EF平面PCB,
    所以AE⊥EF,所以B正确;
    对于C,由B项可知AE⊥平面PCB,因而AC与平面PCB不垂直,
    所以AC⊥PB不成立,所以C错误;
    对于D,由B项可知,AE⊥平面PCB,AE平面AEF,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AEF⊥平面PBC.
    所以D正确.
    7.已知△ABC在平面α内,∠A=90°,DA⊥平面α,则直线CA与D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垂直
    解析 ∵DA⊥平面α,AC平面α,∴DA⊥CA,
    在△ABC中,∵∠A=90°,∴AB⊥CA,
    且DA∩BA=A,DA,BA平面ADB,
    ∴CA⊥平面DAB,DB平面DAB,
    ∴CA⊥DB.
    8.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给出以下条件:(1)m∥α;(2)m⊥α;(3)mα;(4)α⊥β;(5)α∥β,当条件________成立时,有m∥β;当条件________成立时,有m⊥β(填所选条件的序号)
    答案 (3)(5) (2)(5)
    解析 根据面面平行的特征可得,若mα,α∥β,
    则m∥β;
    根据线面垂直以及面面平行的特征可得,
    若m⊥α,α∥β,则m⊥β.
    9.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答案 DM⊥PC(或BM⊥PC等)
    解析 ∵PA⊥底面ABCD,
    ∴BD⊥PA,连接AC(图略),
    则BD⊥AC,且PA∩AC=A,PA,AC平面PAC,
    ∴BD⊥平面PAC,∴BD⊥PC.
    ∴当DM⊥PC(或BM⊥PC)时,即有PC⊥平面MBD,
    而PC平面PCD,∴平面MBD⊥平面PCD.
    10.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AB=1,AD⊥AB,∠BCD=45°,将△ABD沿对角线BD折起,设折起后点A的位置为A′,并且平面A′BD⊥平面BCD.则给出下面四个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___.(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①A′D⊥BC;②三棱锥A′-BCD的体积为eq \f(\r(2),2);
    ③BA′⊥CA′;④平面A′BC⊥平面A′DC.
    答案 ③④
    解析 如图所示,取BD的中点E,连接A′E.
    又因为A′B=A′D,
    所以A′E⊥BD,
    所以A′E⊥平面BCD,
    所以A′E⊥BC.
    若A′D⊥BC,则可得到BC⊥平面A′BD,故BC⊥BD,与已知矛盾,故①错误.
    三棱锥A′-BCD的体积V=eq \f(1,3)×eq \f(1,2)×eq \r(2)×eq \r(2)×eq \f(\r(2),2)=eq \f(\r(2),6),故②错误.
    在直角三角形A′CD中,A′C2=CD2+A′D2,
    所以A′C=eq \r(3).
    在三角形A′BC中,A′B=1,BC=2,A′C=eq \r(3),满足BC2=A′B2+A′C2,所以BA′⊥CA′.故③正确.
    又BA′⊥DA′,所以BA′⊥平面A′D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故④正确.
    11.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证:(1)EF∥平面ABC;
    (2)AD⊥AC.
    证明 (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
    所以EF∥AB.
    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
    BC平面BCD,BC⊥BD,所以BC⊥平面ABD.
    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
    又AB⊥AD,BC∩AB=B,AB,BC平面ABC,
    所以AD⊥平面ABC.
    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
    12.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
    (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2)在线段PC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C⊥BM,若存在点M,求出eq \f(PM,M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由题知AB=1,AC=2,∠BAC=60°,
    可得S△ABC=eq \f(1,2)·AB·AC·sin 60°=eq \f(\r(3),2),
    由PA⊥平面ABC,可知PA是三棱锥P-ABC的高.
    又PA=1,所以三棱锥P-ABC的体积
    V=eq \f(1,3)·S△ABC·PA=eq \f(\r(3),6).
    (2)在平面ABC内,过点B作BN⊥AC,垂足为N.在平面PAC内,过点N作MN∥PA交PC于点M,连接BM.
    由PA⊥平面ABC及AC平面ABC知PA⊥AC,所以MN⊥AC.
    由于BN∩MN=N,故AC⊥平面MBN.
    又BM平面MBN,所以AC⊥BM.
    在Rt△BAN中,AN=AB·cs∠BAC=eq \f(1,2),
    从而NC=AC-AN=eq \f(3,2).
    由MN∥PA,得eq \f(PM,MC)=eq \f(AN,NC)=eq \f(1,3).
    13.(2020·韶关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E是棱PC的中点,作EF⊥PB交PB于点F,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OE∥PA
    B.平面PAC⊥平面PBD
    C.PB⊥平面EFD
    D.BD⊥ED
    答案 D
    解析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是AC的中点,
    ∵E是棱PC的中点,∴PA∥OE,故A正确;
    ∵PD⊥平面ABCD,∴PD⊥AC,
    又AC⊥BD,PD∩DB=D,PD,BD平面PDB,
    ∴AC⊥平面PBD,又AC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PDB,故B正确;
    ∵PD⊥平面ABCD,∴PD⊥BC,
    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得BC⊥CD,
    又PD∩CD=D,PD,CD平面PCD,
    ∴BC⊥平面PCD,
    又DE平面PCD,∴BC⊥DE.
    ∵PD=DC,E是PC的中点,∴DE⊥PC,
    ∵PC∩BC=C,PC,BC平面PBC,
    ∴DE⊥平面PBC,
    ∵PB平面PBC,∴PB⊥DE,
    又EF⊥PB,DE∩EF=E,DE,EF平面EFD,
    ∴PB⊥平面EFD,故C正确;
    由DE⊥平面PBC,知DE⊥EB,故D错误.
    14.(2020·大庆模拟)已知四条边长均为2eq \r(3)的空间四边形ABCD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BAD=eq \f(π,3),平面ABD⊥平面CBD,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 eq \f(20\r(5),3)π
    解析 如图所示,
    设E是△ABD的外心,F是△BCD的外心,
    过点E,F分别作平面ABD与平面BCD的垂线OE,OF,相交于点O,
    由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长为2eq \r(3),∠BAD=eq \f(π,3),
    所以△ABD与△BCD均为等边三角形,
    又平面ABD⊥平面CBD,
    所以O为四面体ABCD外接球的球心,
    又AE=eq \f(2,3)eq \r(2\r(3)2-\r(3)2)=2,
    所以OE=1,
    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R=eq \r(22+12)=eq \r(5),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V=eq \f(4πR3,3)=eq \f(4π,3)×(eq \r(5))3=eq \f(20\r(5)π,3).
    15.(2020·广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为矩形,SA⊥平面ABCD,P,Q分别是线段BS,AD的中点,点R在线段SD上.若AS=4,AD=2,AR⊥PQ,则AR=________.
    答案 eq \f(4\r(5),5)
    解析 如图,取SA的中点E,连接PE,QE.
    ∵SA⊥平面ABCD,AB平面ABCD,∴SA⊥AB,
    而AB⊥AD,AD∩SA=A,
    ∴AB⊥平面SAD,
    又P,E分别是SB,SA的中点,
    ∴PE∥AB,
    故PE⊥平面SAD,
    又AR平面SAD,∴PE⊥AR.
    又∵AR⊥PQ,PE∩PQ=P,
    ∴AR⊥平面PEQ,
    ∵EQ平面PEQ,∴AR⊥EQ,
    ∵E,Q分别为SA,AD的中点,
    ∴EQ∥SD,则AR⊥SD,
    在Rt△ASD中,AS=4,AD=2,
    可求得SD=2eq \r(5),
    由等面积法可得AR=eq \f(4\r(5),5).
    16.(2020·黄山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PA=AB=BC=eq \r(3),AD=CD=1,∠ADC=120°,点M是AC与BD的交点,点N在线段PB上,且PN=eq \f(1,4)PB.
    (1)证明:MN∥平面PDC;
    (2)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平面MNQ⊥平面PAD,若存在,求出点Q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 在四边形ABCD中,
    由AB=BC=eq \r(3),AD=CD=1,
    可得△ABD≌△CBD,
    可得AC⊥BD,且M为AC的中点,
    由AD=CD=1,∠ADC=120°,
    可得DM=CDcs 60°=eq \f(1,2),AC=2CDsin 60°=eq \r(3),
    则BM=eq \f(\r(3),2)×eq \r(3)=eq \f(3,2),
    由eq \f(DM,BM)=eq \f(PN,BN)=eq \f(1,3),可得MN∥PD,
    而MN⊈平面PCD,PD平面PCD,
    可得MN∥平面PDC.
    (2)解 过M作ME⊥AD,垂足为E,延长EM交BC于Q,连接NQ,NE,如图,
    由PA⊥平面ABCD,EQ平面ABCD,可得PA⊥EQ,
    又EQ⊥AD,可得EQ⊥平面PAD,EQ平面MNQ,可得平面MNQ⊥平面PAD,故存在这样的点Q.
    在Rt△DME中,∠EMD=90°-60°=30°,
    在△BQM中,∠QBM=∠BMQ=30°,∠BQM=120°,
    由BM=eq \f(3,2),eq \f(BQ,sin 30°)=eq \f(BM,sin 120°),
    可得BQ=eq \f(BM,\r(3))=eq \f(\r(3),2),即Q为BC的中点,
    则Q为BC的中点时,平面MNQ⊥平面PAD.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a,bα,a∩b=O,l⊥a,l⊥b))
    ⇒l⊥α
    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eq \b\lc\ \rc\}(\a\vs4\al\c1(a⊥α,b⊥α))
    ⇒a∥b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eq \b\lc\ \rc\}(\a\vs4\al\c1(l⊥α,lβ))
    ⇒α⊥β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eq \b\lc\ \rc\}(\a\vs4\al\c1(α⊥β,l⊂β,α∩β=a,l⊥a))
    ⇒l⊥α

    相关试卷

    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8.4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8.4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解析版),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8.4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8.4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解析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步步高版)第八章 §8.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这是一份202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步步高版)第八章 §8.4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