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1、三国演义课时作业
展开B.秉烛(bǐn) 应届(yìnɡ) 与会(yù)
C.独惭康乐(cán) 渐渐远去(jiàn) 琼筵(yán)
D.羽觞(shānɡ) 口讷(nà) 字帖(tiě)
答案: C
2.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自然
B.序天伦之乐事 天伦:伦理、道德
C.开琼筵以坐花 琼筵:美玉
D.飞羽觞而醉月 羽觞:如羽毛般的酒器
答案: A
3.下面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eq \b\lc\{\rc\ (\a\vs4\al\c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则夫二人者,鲁国社稷之臣也))B.eq \b\lc\{\rc\ (\a\vs4\al\c1(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C.eq \b\lc\{\rc\ (\a\vs4\al\c1(大块假我以文章,开琼筵以坐花))D.eq \b\lc\{\rc\ (\a\vs4\al\c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会桃花之芳园))
答案: D
4.下面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B.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C.大块假我以文章D.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解析: C.为状语后置句,A、B、D三项均为判断句。
答案: C
阅读课文,完成5~9题。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 逆旅:旅舍
B.而浮生若梦 浮生:轻生
C.古人秉烛夜游 秉:持,拿着
D.群季俊秀 季:指弟弟
解析: B.浮生:浮荡不定的人生。
答案: B
6.对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因)
B.阳春召我以烟景(表承接,“而”)
C.开琼筵以坐花(表承接,“而”)
D.大块假我以文章(表对象,“把”)
解析: 根据语境,B项“以”应该是表凭借的介词,相当于“用”“靠”,其他三项均理解正确。
答案: B
7.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一组是( )
①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③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⑤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⑥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⑥
解析: 全文仅②句流露出人生如梦,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其他内容均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
答案: D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花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序文。序中写出了欣赏美景、高谈清论、饮酒做诗的情景,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情逸兴。
C.诗人以主要笔墨写景,结合叙事、抒情,从而展现了情景交融、景美情浓的艺术天地。
D.文中用了不少典故,但读来顺畅,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解析: C.“主要笔墨写景”错,主要内容是“夜宴桃花园”。
答案: C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而浮荡不安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
(2)况且那温和的春天用淡烟轻笼的绚丽景象把我召唤,那天地间万物将斑斓缤纷的花纹图案向我展现。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 宋 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才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①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②,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注】 ①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②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累:连续
B.杳莫测其所穷 穷:尽、完
C.于是其诗益工 工:工整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 没:淹没、遮掩
解析: C.工:精巧,工妙。
答案: C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肝胆为之掉栗,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eq \b\lc\{\rc\ (\a\vs4\al\c1(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C.eq \b\lc\{\rc\ (\a\vs4\al\c1(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D.eq \b\lc\{\rc\ (\a\vs4\al\c1(庭学其试归而求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解析: A项第一个“为”是介词,可译为“因为”;第二个“为”是介词,可译为“被”。B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第二个“以”是介词,可译为“因为”。C项两个“而”都作连词,表转折。D项第一个“焉”是代词,相当于“之”;第二个“焉”为助词,不译。
答案: C
1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 )
①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 ②屡从大将北征有劳 ③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 ④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 ⑤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 ⑥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解析: 从原文内容看,作者以为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是川蜀奇观与名胜。故①③④⑤都属此范围;而②只是介绍陈庭学入川的原因;⑥则属“出于山水之外者”,都不选。
答案: B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解析: A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曲解了原文“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才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
答案: A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予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
(2)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3)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和散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测试(1): 这是一份人教版选修《古代诗歌和散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测试(1),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节选)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劝学(节选)课堂检测,共2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4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4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测评,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音,文学常识,通假字,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义与今义,选出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解释下列词语,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翻译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