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原卷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0074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原卷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0074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原卷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0074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解析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007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解析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007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九单元 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解析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0007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九单元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原卷版docx、第九单元溶液真题训练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单元复习一遍过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0分)
1.(2020·重庆)下列网红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可口可乐B.珍珠奶茶
C.旺仔牛奶D.果粒橙汁
【答案】A
【解析】
A、可口可乐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珍珠奶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
C、旺仔牛奶是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C错;
D、果粒橙汁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故D错。
故选A。
2.(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做溶液
【答案】B
【解析】
A、溶液不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C、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不符合题意;
D、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但是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20毫升汽油放入烧杯中,加50毫升水搅拌,得到溶液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时,温度下降
【答案】B
【解析】
A、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气体,如盐酸溶液,溶质是氯化氢气体,可以是液体,如乙醇溶液,溶质是液体乙醇,可以是固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固体,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稳定性,不是溶液,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0·攀枝花·中考真题)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高锰酸钾B.菜籽油
C.面粉D.白糖
【答案】D
【解析】
A、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B、菜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白糖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
15.(2020·海南海口·初三二模)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氯化钠B.称量氯化钠
C.量取水D.溶解
【答案】D
【解析】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6.(2020·山东初三二模)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洗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上的食物残渣
C.用洗衣粉洗衣服
D.用盐酸洗水垢
【答案】C
【解析】
A、用汽油洗油污利用的是溶解,错误。
B、用水洗去盘子上的食物残渣,食物残渣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错误
C、用洗衣粉洗衣服,能将大的污渍分散成细小的污渍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正确。
D、水垢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和可溶性盐,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乳化作用。错误。
故选C。
7.(2020·云南初三三模)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
B.汽油可以做溶剂
C.溶液都是无色液体
D.蔗糖溶于水可形成蔗糖溶液
【答案】C
【解析】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选项A正确;
B、汽油属于有机物,可以作为有机溶剂使用,选项B正确;
C、溶液不都是无色溶液,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亚铁溶液为绿色等,选项C不正确;
D、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选项D正确。
故选C。
8.(2019·上海市徐汇区上学期期末)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C.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答案】A
【解析】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选项说法错误;C、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D、体积不能直接加减,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质量能加减,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2019·太原市上学期期末)下列清洗污渍的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B.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
C.用洗洁精洗碗D.用酒精清洗医疗器械
【答案】C
【解析】
A、用自来水洗手,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B、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杀菌消毒,利用的是渗透压原理,不是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C、用洗洁精洗碗是乳化原理,故选项正确;
D、用酒精清洗医疗器械,利用的是酒精的消毒杀菌能力,而不是乳化原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2019·长沙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可得到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
D.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答案】C
【解析】
A、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加入水中搅拌,不能得到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中还能再溶解其它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2019·河北中考)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A、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B、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错误;
C、实验2后,因为加入了溶剂,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正确;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正确。
故选B。
12.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A.食盐B.氢氧化钠C.蔗糖D.硝酸铵
【答案】D
【解析】物质在溶解时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硝酸铵溶于水主要表现为吸热,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其他物质溶解时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把一种化学试剂放人到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硝酸铵。
故选D。
13.(2020·湖南张家界·初三一模)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得到100 g A的饱和溶液
C.在5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D
【解析】
A、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A错误。
B、50℃时,A溶解度50g,把50 g A放入50 g水中能溶解50g×50g100g=25g,得到25g+50g=75g A的饱和溶液 ,B错误。
C、在50℃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g100g+50g×100%≈33.3% ,C错误。
D、由图可知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降低,温度降低而升高,故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D正确。
故选:D。
14.(2020·北京延庆·初三一模)能将不饱和NaCl溶液变为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是( )
A.加水B.升高温度C.加入NaClD.倒出部分溶液
【答案】C
【解析】
A、加水,能溶解更多的氯化钠,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加NaCl固体,能将不饱和NaCl溶液变为饱和NaCl溶液,故选项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部分溶液,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5. 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
B.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z是饱和溶液
C.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
D.将m点表示的溶液中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20g溶质
【答案】C
【解析】
A、t℃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100g,故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故A说法错误;
B、在曲线上的点和曲线上边的点都是饱和状态,在曲线下边的点属于不饱和状态,所以W、Z都是饱和状态,故B错误;
C、点z和点w都是饱和状态,z点含有的溶剂多,所以点z向点w移动的一种方法是恒温蒸发一定量的水,故C说法正确;
D、设80g水达到饱和需要溶解溶质质量为x则:100g100g=x100g,解得x=80g,原来含溶质50g,所以还需加溶质30g,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6.(2020·北京海淀·人大附中初三三模)40 ℃时,向下列 4 只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甲、乙固体,充分溶解。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上述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40 ℃时甲溶解度50g,乙溶解度40g,故①是不饱和溶液,②是饱和溶液,③是不饱和溶液,④是饱和溶液,故选:D。
17.(2020·湖南衡阳·中考真题)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C.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固体,如乙醇溶于水,乙醇是溶质,乙醇是液体;如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氯化氢是溶质,氯化氢是气体,符合题意;
B、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能得到溶液,不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将10%的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是10%,不符合题意;
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有晶体析出,说明降温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2020·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如图是MgCl2、KCl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
D.t2℃时,将40g 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质量为90g
【答案】D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2℃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故A选项正确;
B、t1℃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最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故B选项正确;
C、将t2℃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硫酸镁的溶解度减小,氯化镁、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所以会析出晶体的是MgSO4,故C选项正确;
D、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所以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5g的晶体,所以所得溶液质量为85g,故D选项错误。
故选D。
19.(2020·山东初三二模)下图表中是甲和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上表可知,50℃时,甲的溶解度为50.4g
B.甲、乙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是乙
C.烧杯A中是60℃时含有100g水的甲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33.3g
D.甲、乙的溶解度可能相等的温度范围为30~50℃之间
【答案】D
【解析】
A、由表可知,50°C时, 甲的溶解度为50.4g,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乙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是乙,故选项说法正确。
C、烧杯A中是60°C时含有100g水的甲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10°C时,有晶体析出,说明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33.3g+100g = 133.3g,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10~30°C之间,甲从33.3g增加到41.4g,在10~ 30°C之间,乙从20.9g增加到45.8g,在此温度范围内两者的溶解度可能相等,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30°C之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2020·山东初三二模)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欲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称取氯化钠8g,量取水50mL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需先用蒸馏水润洗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偏大
D.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g,可以配得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
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6%=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8g=42g(合42mL),故A错误;
B、配制溶液的烧杯需先用蒸馏水润洗,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B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正确。
D、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s100g+s×100%,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0g,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30g100g+30g×100%≈23%,不能配得常温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钠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第 = 2 \* ROMAN 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1.(8分)(2019·江西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
(1)t1 ℃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
(2)t2 ℃时,配制18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____________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物质。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A.b点→a点B.c点→a点
C.b点→c点D.c点→d点
【答案】(8分)
(1)>(2分)(2)80(2分)(3)甲(2分)(4)B(2分)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
(2)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 g,所以配制18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是80 g。
(3)由图二可知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60 g,所以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甲物质。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液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c点→a点,故选B。
22.(10分)(2019·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模拟)溶液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泥土 B.砂糖 C.面粉 D.二氧化锰
(2)衣服上不慎粘上油污,可选用____________(填“汽油”或“洗洁精”)轻松将其溶解而除去。
(3)农业上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用颗粒饱满的种子,以确保发芽率和苗木壮实。现需要配制2000 g溶质质量为11%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称取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现有a、b两种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点M表示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保持85 ℃不变的前提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
③在32 ℃时,将30 g的a物质放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分)
(1)B(1分)(2)汽油(1分)(3)220(2分)
(4)①在60 ℃时,a、b的溶解度相等(2分) ②加足量b溶质或蒸发水(2分)
③65 g(2分)
【解析】(1)泥土、面粉、二氧化锰均不溶于水,与水形成悬浊液,砂糖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故选B。(2)衣服上不慎粘上油污,可选用汽油轻松将其溶解而除去。
(3)需要称取固体的质量=2000 g×11%=220 g。
(4)①点M表示的意义为:在60 ℃时,a、b的溶解度相等。
②在保持85 ℃不变的前提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为:加足量b溶质或蒸发水,故填加足量b溶质或蒸发水。
③在32 ℃时,将30 g的a物质放入50 g水中,由图可知,只有15 g a能溶解到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15 g+50 g=65 g。
23.(12分)(2019·广州中考)实验室配制饱和澄清石灰水和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进行有关实验。
(1)配制溶液。其中配制100 g 10%氢氧化钠溶液的基本步骤是:称取氢氧化钠固体﹣量取水﹣溶解﹣装瓶﹣贴标签。
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_________g。
②已知水的密度为1 g/cm3,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画出水的液面。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性质探究实验,20 ℃时,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20 ℃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
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CaCO3,再转化为Ca(HCO3)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Na2CO3,再转化为NaHCO3,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理论上吸收4.4 g CO2,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g,或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少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个位)。
【答案】(12分)
(1)①10(1分)②(1分)
③氢氧化钠溶液(1分) 10%(1分)
(2)①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2分)
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2分)
③4632(2分)80(2分)
【解析】(1)①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100 g×10%=10 g。
②需要水的体积:(100 g﹣10 g)÷1g/cm3=90 mL,如下图所示:
③装瓶后贴标签,在标签上填写:氢氧化钠溶液10%。
(2)①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CaCO3,产生白色沉淀,再转化为Ca(HCO3)2,沉淀消失,因此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②向10%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先生成Na2CO3,再转化为NaHCO3,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一段时间后碳酸氢钠部分析出,出现白色沉淀。
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Ca(OH)2+CO2=CaCO3↓+H2O
74 44
7.4 g 4.4 g
2NaOH+CO2=Na2CO3+H2O
80 44
8 g 4.4 g
理论上吸收4.4 g CO2,至少需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7.4 g÷(0.16g100g+0.16×100%)g=4632 g。
至少需10%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8 g÷10%=80 g。
24.(10分)(2020·东营市晨阳学校初三二模)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请写出图像中(20,36)表达的含义_____________。
(2)在40℃时,若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3)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采取__________获得乙物质晶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③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
④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答案】(1)乙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g
(2)升温 降温
(3)蒸发结晶
(4)②③④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图像中(20,36)表达的含义乙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g;
(2)在小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大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40℃时,若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为升温、降低;
(3)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受温度影响不大,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采取蒸发结晶获得乙物质晶体;
(4)①在小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大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①错误;
②在小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大于40℃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用加热升温、冷却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故②正确;
③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乙的质量=125g×20%=25g,溶剂的质量=125g-25g=100g,乙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g,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20℃时,向12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乙固体并振荡,有固体不溶解,故③正确;
④小于40℃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乙大,将相同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故正确。故选②③④。
25.(12分)(2020·福建初三二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写出一种)。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2)t2℃时,将30 g甲物质放入50 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____。
Ⅰ溶质的质量
Ⅱ溶剂的质量
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3)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4)t2℃时,在含有50 g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 g甲和m 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质量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
(1)加甲物质(或蒸发水或降温)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2)33.3% Ⅰ、Ⅲ
(3)乙>甲>丙
(4)5g<m≤30g
【解析】
①P点的含义:t1℃,甲与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②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加甲物质、蒸发水、降温;据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③t2℃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25g25g+50g×100%≈33.3%;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t3℃(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Ⅰ.溶质的质量;Ⅲ.溶质的质量分数;
④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因为升温后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丙的质量分数变小;
⑤t2℃时,在含有50g水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mg甲和mg乙,升温至t3℃,甲完全溶解,乙仍有剩余,则m的质量范围是:5g<m≤30g,因为60g-50g=10g,110g-50g=60g,水是50g,因此溶质质量减半,即5g<m≤30g。
26.(8分)(2020·江苏初三三模)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3)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g。
(4)对一定质量的粗盐(含泥沙)进行初步提纯。实验的主要步骤: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下列有关蒸发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b.当蒸发皿中水分全部蒸干时,停止加热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增大
【答案】
(1)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ab (3)100 (4)ac
【解析】
(1)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a、在配置溶液时称量药品的过程中,我们是先放好砝码和游码,再加入药品,若放反了,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正确的操作应该是物质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在其他操作的正确的情况下,配出的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偏小,符合题意;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导致实际溶剂的量大于需要加入的溶剂的量,导致配出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正确;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会造成溶液的量减少,但是不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ab;
(3)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溶液的质量为7.5g ÷5%=150g,需要水的质量是150g-50g=100g ,因此此处填100;
(4)a、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正确;
b、当蒸发皿里出现大量固体,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错误;
c、蒸发时,若有滤液溅出,则精盐质量将偏低,正确;
d、蒸发过程中,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错误。
故选ac。
温度/℃
10
30
50
70
溶解度/g
甲
33.3
41.4
50.4
55.2
乙
20.9
45.8
85.5
110
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末复习试卷【真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复习试卷真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期中复习试卷【真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