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管理制度 (2) 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作业管理制度 (2),共18页。主要包含了作业布置,作业书写,作业批改,附 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
评价组成员: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二、作业布置
1、每学期教研组内教师应该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教材上的作业进行具体研究,确定学期内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
2、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般先将作业做一遍,将作业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要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创设不同的作业空间。
3、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4、学生的书面作业一定要适量适度,各学科按照本学科的学期教学计划,以备课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研讨、设计出适合本备课组的作业,各备课组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三、作业书写
1、学生在作业书写之前注明日期。
2、学生统一用钢笔(或碳素笔、圆珠笔,不得用红笔)等书写作业。
3、教师应该根据作业的特点规定相应的书写格式,作业书写应该强调格式规范,书写整洁,作业本干净卫生。作业应该书写题号,每一个大题之间留下一定的距离。
4、班级每学期分学科各举办一次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之间作业的传帮带作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四、作业批改
1、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通过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更正,加强教师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及时指导。
2、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等级、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在“正确”和“整洁”方面评价分别优、良、一般三个等级进行评价,教师在等级评价基础上,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引导学生,特别是习作(作文、日记等)、美术等一些创作性的作业,教师应该从多方面来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指导与激励作用。
3、教师应该及时批改作业,批改时一律用红笔,要求一题一批,对正确的作业采用打“√”等形式,对于学生作业中特别精彩的地方,可采用其他符号或者语言进行提示鼓励。同时教师对具有创造性、独特性的作业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4、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般在错误的地方用“○”或者“?”等形式指出来,一般不采用“×”来指出错误的地方,对于书写明显书写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在学生错误的地方将正确的答案书写表示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5、对于学生作业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学生在改错前标注“订正”二字,然后按照作业的基本要求书写,教师及时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批改。
6、对习作的批改要有眉批、尾批,对习作中优美语句用“≈”标出,批改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在批改中既有对学生习作格式、语言等方面的评价,也有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鼓励性评价。
7、作业应该及时批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内批改完成外,其他作业一般在当天批改。
8、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记录,特别是对有独创性和有普遍性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作为讲解和辅导的依据。
9、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要求家长给作业签字。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五、附 则
1、教师对学生作业管理的执行情况由教务处进行监督管理,具体内容方法由教务处制定,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通过。
2、本制度自公布之日开始执行,相关事宜由教务处解释。
****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