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 考点测试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60441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氧化碳 考点测试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60441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氧化碳 考点测试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60441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氧化碳 考点测试 2021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试卷
展开《二氧化碳》专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知识梳理
-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固态二氧化碳俗称 。
(2)化学性质:
①一般情况下,既不 ,也不 ;不能供给呼吸。
②与水反应: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
③与碱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现象: ,应用: 。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应用:吸收或除去CO2。
(3)用途:
作 作用的原料、用于 、作化工产品的原料、作气体肥料、固态CO2可用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等。
2.二氧化碳的制取
(1)工业制取: 。
(2)实验室制取:
实验药品 |
| |||
反应原理 |
| |||
发生装置 | ||||
装置特点 | 便于添加液体 |
| 操作简便 |
|
适用范围 | 用于制取较多量气体 | 用于制取少量气体 | ||
收集方法 | 用 法收集 | |||
操作步骤 | 连接仪器→ →加入药品(先固体后液体)→收集气体→验满 | |||
验满方法 |
| |||
检验方法 | 把生成的气体通入 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 ,振荡,)若 ,则气体为CO2 | |||
除杂方法 | 制得的CO2中通常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应先用 溶液除去HCl气体,再用 干燥 |
注意事项:
①用长颈漏斗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必须 ,形成“液封”,防止 。
②检验某气体是否是CO2时,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还可能是 等。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身 毒性,但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CO2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要先做 试验。
(2)对环境的影响:空气中的CO2含量上升,会引起 效应。
二、考点透视
考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例1 下列关于CO2、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是许多气体燃料(如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B.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
C.CO2无毒,当空气中的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D.大气中的CO2能起到对地球保温的作用
例2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实验记录与分析】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操作 |
|
| |
实验现象 | 蜡烛火焰 |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填“甲”或“乙”) | 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 |
实验结论 |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大; ②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
|
【反思与拓展】
(1)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重要用途 。
(2)由实验二的结论分析得出:实验室中保存氢氧化钠要注意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设计上述三组对比实验时,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 方法。
考点2 低碳生活
例3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B.循环使用教科书
C.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D.大量燃放鞭炮,增加节日气氛
考点3 二氧化碳的制法
例4 实验操作考试中,小红同学抽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下是她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 |||
A.装大理石 | B.加稀盐酸 | C.制取并收集CO2 | D.检验是否收集满 |
考点4 以二氧化碳为中心的转化与推断
例5 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反应①中CO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C.Y可以是CaCl2溶液
D.打开碳酸饮料瓶盖时会发生反应②
三、课堂训练
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
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导致酸雨;CO会引起中毒
2.2020年某地生态日的主题为“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B.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C.增加植被覆盖面积 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
3.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4.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5.碳及含碳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Y可以为稀硫酸
B.X可以是酒精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可以是吸热反应
6.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中需连接如图2所示装置Ⅰ、Ⅱ,为得到纯净CO2,装置Ⅰ、Ⅱ的导管口沿气体流动方向的连接顺序是 。装置Ⅱ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 。
(3)C中放置的是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实验过程中小花的颜色 (填“变红”“变蓝”或“不变色”)。
(4)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F中先熄灭的蜡烛是 (填“甲”或“乙”)。
(6)持续通入CO2,发现E中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提出问题】石灰水为什么先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
【查阅资料】CaCO3不溶于水;Ca(HCO3)2能溶于水且能与酸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一:液体显酸性,溶解了CaCO3;猜想二:反应生成了Ca(HCO3)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变澄清后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 | 溶液变蓝 | 猜想一不成立 |
②取少量变澄清后的液体样品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
| 猜想二成立 |
【分析与结论】通过探究可知,碳酸钙固体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
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延伸】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中容易使溶洞附近地下水的
硬度 (填“偏高”或“偏低”),生活中若要将硬水软化,可以采用 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知识梳理
1.(1)无 无 能 大 干冰
(2)①燃烧 支持燃烧 ②CO2+H2O==H2CO3 变红 ③CO2+Ca(OH)2==CaCO3↓+H2O 变浑浊 检验CO2 CO2+2NaOH==Na2CO3+H2O
(3)光合 灭火
2.(1)CaCO3 高温 CaO+CO2↑
(2)
实验药品 |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 |||
反应原理 | CaCO3+2HCl==CaCl2+H2O+CO2↑ | |||
发生装置 | ||||
装置特点 | 便于添加液体 |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操作简便 |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适用范围 | 用于制取较多量气体 | 用于制取少量气体 | ||
收集方法 | 用 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 | |||
操作步骤 |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先固体后液体)→收集气体→验满 | |||
验满方法 |
| |||
检验方法 | 把生成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 中(或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 澄清石灰水 ,振荡,)若 石灰水变浑浊 ,则气体为CO2 | |||
除杂方法 | 制得的CO2中通常混有HCl气体和水蒸气,应先用 饱和碳酸氢钠 溶液除去HCl气体,再用 浓硫酸 干燥 |
①插入液面以下 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②氮气
3.(1)没有 灯火 (2)温室
二、考点透视
例1 C
例2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操作 |
|
| |
实验现象 | 蜡烛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 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乙 (填“甲”或“乙”) | 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石蕊纸花变红色 |
实验结论 |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大; ②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 |
(1)用于灭火 (2)密封保存 CO2 +2NaOH==Na2CO3+H2O (3)控制变量
例3 D
例4 D
例5 C
三、课堂训练
1.B
2.C
3.C
4.D
5.C
6.(1)CaCO3+2HCl==CaCl2+H2O+CO2↑
(2)c、d、a、b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3)不变色
(4)CO2+Ca(OH)2==CaCO3↓+H2O
(5)甲
(6)紫色石蕊溶液 稀盐酸 产生气泡 CaCO3+CO2+H2O==Ca(HCO3)2 偏高 煮沸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汇编考点 17 二氧化碳的制取(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汇编考点 17 二氧化碳的制取(含解析),共5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 17 二氧化碳的制取(学生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 17 二氧化碳的制取(学生版),共78页。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 17 二氧化碳的制取(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 17 二氧化碳的制取(解析版),共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