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20* 梦回繁华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0* 梦回繁华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清明上河图,学习目标,字词清单,词语集注,合作探究,作者介绍,详细画面,画的题材特点,画的总体,画的特点和价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专家表示,《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篙( ) 翰林( ) 题跋( )绢本( ) 漕运( ) 舳舻( ) 桅杆( ) 酒肆( ) 遒劲( ) 春寒料峭( ) 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 长而不冗( )
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1、如果要你介绍这幅画,你会怎么介绍呢?同学们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明上河图》的。
形式:小组讨论、总结
时间:10分钟分工:全员参与讨论,同时担任组长,记录员,控时员,发言人。
2、请根据以前学习说明文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①说明顺序(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作用是什么) ②说明方法(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③语言特点(抓住遣词造句,分析语言特点)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进而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先介绍近郊风光,再介绍赶集的乡人,扫墓归来的权贵,最后介绍近处小路上的行旅。
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本文大量使用了四字短语,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街道纵横、房屋林立、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这些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课题梦回繁华有哪些深意?
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
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回忆古代文明的灿烂,希望能继承并弘扬这种繁华。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学了一种体裁:文艺性说明文。品了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说明对象)。游了一座名城:汴京(繁华)。懂了一些方法: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引用、举列子。赏了一种语言:生动典雅。
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课外阅读《故宫藏画的故事》《〈清明上河图〉三大未解之谜》《解读〈清明上河图〉》,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观看《国家宝藏之〈千里江山图〉》,为这幅名画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简介。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汴梁( ) 题跋( ) 擅长( ) 跋涉( ) 竹篙( ) 冗长( ) 田畴( ) 岔( )道 遒( )劲 城郭( ) 2.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成语。(1)形容初春的寒冷。( )(2)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4)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
一幅人物繁多、场景复杂的《清明上河图》,作者介绍得条理清晰、细腻具体,给人以美的感受。它反映了南宋人民梦想回到当年繁华盛世的强烈愿望,它让我们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骄傲。梦回繁华,一眼千年,与文化长谈;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负青春韶华,在今天这个繁华盛世,再创辉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优秀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链接,生字学习,摩肩接踵,络绎不绝,长而不冗,词语解释,课文讲解,“空前繁荣”,梦回繁华,纵248厘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键句,第4段,从前往后,第4段中的四字短语,“繁华”,“梦回”,顾恺之《洛神赋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仇英《汉宫春晓图》,郎世宁《百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梦回繁华示范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学习目标,预习检测,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精读品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当堂演练达成目标,当堂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