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2018)复习课件ppt
展开综合点1:夏、商、西周的更替及启示(1)商、西周开国者共同点:①重视生产,关心百姓。②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③除暴君得民心。(2)朝代灭亡原因:三个朝代均是因为君主的暴政引起民愤、失去民心而走向灭亡。(3)启示:明君兴国,暴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综合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及产生的影响(1)生产力的变革: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推动新的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2)政治变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3)水利工程变革:都江堰修成——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4)思想变革: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综合点3: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取得的成就(1)原因:①政治因素: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纷争不断。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给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②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
发展,这使得某些人有条件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③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是比较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的附庸,他们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1.【2021•南阳西峡县期末】第一手史料是指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的材料,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下列那个选项能够作为论证“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产生”的第一手史料( )A.《漫画中国历史夏商周卷》B.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C.司母戊鼎 D.大禹治水传说
2.【2021•山西期末】西周时期,一个人用耒耜只能耕田十亩;战国时期则可耕百亩田。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推广 B.私田大量被开垦C.社会人口的增加 D.封建制度的确立
【点拨】根据题干中“西周时期,一个人用耒耜只能耕田十亩;战国时期则可耕百亩田”可知,材料说明从西周到战国,人们的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故A正确;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也使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B、C、D都是这一变化的表现。故选A。【答案】A
3.【2020•常德】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4.【2021•北京延庆区期末】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下图所示)。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点拨】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变革,故选A。【答案】A
5.【2020•福建】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6.【2021•周口淮阳区期末】对于武王伐纣的时间,史学界争论不休。《韩非子》中记载:“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的利簋,底部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这表明( )
A.历史研究应以实物史料为主B.文字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C.历史研究应以文字史料为主D.历史研究需要不同的声音与观点
【点拨】利簋底部的铭文和《韩非子》中的记载相互印证,确定了武王伐纣的时间,这说明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相互印证,故选B;材料体现的是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相互印证,A、C体现了一种史料的作用,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史料的研究,而不是历史研究的观点,排除D。【答案】B
7.春秋时期,随着战乱纷争局面的出现,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都发生了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
(1)材料一中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当时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等。
材料二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拓展疆域。当时的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根据材料二的描述,说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何利弊。利:战争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拓展,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在同周边的少数民族的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等。弊:春秋战国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材料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材料三中“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治国方略和政治主张,直接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各学派在思想、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间展开激烈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
(4)根据材料四,归纳“商君”改革的措施?改革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措施: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或社会转型时期等)。
8.【2021•厦门同安区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王室衰弱,一些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趁机割据一方,并以武力控制周边的中小诸侯,形成了自己的霸业。诸侯国内部权力下移,以臣弑君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春秋后期,周王室更加衰落,无力维护“学在官府”的体制,私人讲学兴起。进入战国,各国统治者纷纷招揽人才,一些大贵族还以养士竞争高下。——摘编自《从历史印迹中走来的世界•中国篇》
王室衰弱,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崩溃;诸侯争霸等。
(1)后人以“礼崩乐坏”来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材料一,概括“礼崩乐坏”的表现。
——改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编《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内容。①老子;②仁;③中央集权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3)材料一与材料二、三中的百家争鸣有什么内在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见习题,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见习题,答案C,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歌曲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复习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见习题,答案D,答案A,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