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盐城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名师PPT:古诗词曲解读 (共45张PPT)
展开古诗词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常见的传统意象有:
1.常用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问、双关、用典、对比等。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问题:“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一句中的“改”字历来为人所称颂,你认为妙在何处?
★考查形式: ①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③与某字比较起来,评论高下优劣。④赏析某一句的表达效果。 ★字词赏析答题格式: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效果(该字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句子赏析答题格式:×××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解释“改”的意思,然后结合相关诗句所展现的画面来体会“改”字所表达的效果:那是一种“变化”的美,好看的山峰因诗人一直在行走而姿态万千、变化多端。答案:示例:“改”是“改变、改换”的意思。这里指鲁山的景色随诗人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使读者眼前产生了一幅流动的画面。诗人以动写静,更好地切合题目“山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注】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 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
问题: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技巧:这道题目考查诗歌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分析诗歌的类型,然后结合诗句里面的关键词和具体的意象,来体会其所表达的情感。解析:由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从诗句里面的“别”“忆”等关键词可以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考点3 景物描写及画面描绘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问题: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所展现的画面。
考查方式一般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描绘‘×××’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三要语言优美、生动。
解析:作答时应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兰芽”“溪”“松”“沙路”,理清画面展开的层次顺序,选用恰当的修辞格,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答案:示例:山脚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浸入水中,松林间的沙路仿佛被水冲刷得一尘不染,没有一点泥巴。
一、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问题。寿阳曲·远浦归帆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①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 酒旆(pèi):酒旗,挂在酒店门前招徕顾客的幌子。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_______________是近景,__________________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人晚归。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 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的样子。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___的环境特点。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夏昼偶作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①,隐几熟眠开北牖②。 日午③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④。 【注释】 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1.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_______;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_______。2.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露出诗人悠闲(闲适、舒适、惬意、慵懒)的心情。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山行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注释】①蘼芜(mí wú):香草名。
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也可以联想为:散发着清香的靡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舞姿飞扬,情态美好。)
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山雨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1.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朗,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2.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忆钱塘江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 ①觏:gòu。 ②涵:包含。 ③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__________”一词。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如梦令·春思①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③。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 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鸟名。③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题齐安城楼杜牧 呜轧①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②。 【注释】 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暗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从而更加突出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惘等)之情。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绝句石懋① 来时万缕弄轻黄②,去日飞毬③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释】 ①石懋(mà):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②轻黄:淡黄。③飞毬(qiú):杨树籽。
1.联系诗意,谈谈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杨花,抒发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
2.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示例1:借物(景)抒情。借杨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示例2:对比。“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示例3:对比。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突出了自己离别家园、辗转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无奈和乡思。示例4: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给人“轻飘飘”的感觉。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
2018年徐州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名师PPT:《三峡》 (共22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徐州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名师PPT:《三峡》 (共22张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连绵不断,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之盛,水之速,烘托水之盛与水之速,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江苏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名师PPT:《鱼我所欲也》 (共26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江苏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名师PPT:《鱼我所欲也》 (共26张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课文理解,优化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盐城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名师PPT:《记承天寺夜游》 (共23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盐城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名师PPT:《记承天寺夜游》 (共23张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塔,作者简介,才华横溢的苏轼,八月被捕入狱,背景简介,自主翻译,字音强化,节奏梳理,研习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