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1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2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3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4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5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6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7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第8页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5张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终日整天,推测预料,承当担当,拴绑引申为拘囚,“少”通“稍”稍微,尽管如此,常用作转折连词,连词却,连词无实义,连词来为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谭嗣同之死1.词语释义(1)有所擘画 ___________(2)君竟日不出门 ___________(3)无以酬圣主 _____(4)生死未可卜 ___________(5)吾与足下分任之 ___________
    (6)事卒不成 _____(7)君既系狱 ___________________(8)再四强之 _____(9)春秋三十有三 _____
    2.通假字君慷慨神气不少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今异义(1)君从容语余曰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2)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1)而:①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_________ ②无不从流血而成 _____________(2)以:①以待捕者 _______________ ②无以酬圣主 ___________(3)之:①旋闻垂帘之谕 _____________ ②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_________
    5.特殊句式(1)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几个日本志士竭力劝谭君去日本。
    这就是国家不兴隆昌盛的原因。
    现在在中国还没有听说因为变法改革而牺牲的人,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写《狱中题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出走的人,就无法谋取将来的事;没有牺牲的人,
    就无法报答圣明的皇上。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怕牺牲、视死如
    愚公移山1.词语释义(1)投诸渤海之尾 _____(2)年且九十 _____(3)荷担者三夫 _________(4)惩山北之塞 _____(5)出入之迂也 ___________
    (6)杂然相许 _____(7)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____(8)始龀,跳往助之 _____(9)寒暑易节 ___________(10)山之一毛 _______(11)固不可彻 ___(12)虽我之死 _____
    (13)何苦而不平 ___(14)无陇断焉 _________
    2.通假字(1)始一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2)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3)河曲智叟亡以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厝朔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陇断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1)达于汉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2)投诸渤海之尾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3)毁山之一毛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
    (4)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5)虽我之死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6)惧其不已也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
    4.一词多义且:①年且九十 ___________ ②且焉置土石 ___________5.词类活用(1)吾与汝毕力平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用箕畚盛装土石
    6.特殊句式(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焉置土石?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甚矣,汝之不惠。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
    (它们)原来位于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4)何苦而不平?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5)帝感其诚。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你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8.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
    9.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寥寥六个字,把一个邻家小孩积极参与挖山的动作、神
    情写活了。作者不直接写孩子小, 而是用“始龀”这一
    典型特征来表现他的幼小,孩子天真、可爱的样子跃然
    纸上。“跳往助之”中只一个“跳”字,就把孩子兴奋
    得跳来跳去的那种稚气生动地描摹了出来。
    10.你从“愚公移山”这则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做事要有恒心,要不畏艰难险阻。②做事要发
    挥集体的力量。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对不同意
    见要以理服人。⑤有志者事竟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词语释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___________(3)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天将降大任 ___________(5)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
    (6)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7)而后喻 ___________(8)征于色 _____
    2.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
    “衡”通“横”,梗塞,不顺
    3.古今异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
    (3)征于色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
    4.一词多义(1)于: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 ②征于色 _________(2)而:①而后作 _____________ ②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3)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____________ ②发于声 ___________
    (4)拂:①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
    5.词类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3)饿其体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乏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穷困
    (5)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6)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恒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8)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用作名词,在里面,指国内
    动词用作名词,在外面,指国外
    6.特殊句式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舜是从田野之中兴起的,傅说是在筑土墙中被
    7.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1)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画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 拂 乱 其 所 为(画两处)_______________(3)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画两处)______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安逸享乐能
    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
    士,在国外没有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往往
    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开篇运用 _________的论证方法,从个人 _____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 _____ 的方略,最终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论点。10.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山海经》两篇1.词语释义(1)是炎帝之少女 _____________(2)溺而不返 _____(3)以堙于东海 _____(4)夸父与日逐走 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其:①其上多柘木 _______________ ②其状如乌 ___________ ③弃其杖 ___________3.词类活用北饮大泽 _________________
    4.古今异义(1)是炎帝之少女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2)夸父与日逐走古义: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饮于河、渭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未至,道渴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还没赶到(大湖),就在途中口渴而死。
    7.你如何理解人死化鸟填海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与“夸父逐日”一样,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两个故事中人物的共同精神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死化鸟,只是一种幻想,但故事所表现出来的死而不
    屈的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个体生命的结束,并不是奋斗的结束。
    老翁捕虎1.词语释义(1)邑人请曰 _________________(2)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 _____(3)时咯咯作嗽 ___________(4)姑命具食 ___________(5)老翁察中涵意不满 _____
    (6)老翁哂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老翁顾童子曰 _______(8)不瞬 _________(9)习伏众神 ___________(10)与秉烛无异 _____(11)非别有谬巧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微笑。这里有讥笑的意思
    2.通假字习伏众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目以毛帚扫之。_____________________(2)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艺熟练能使技艺超群的人们佩服,能工巧匠也不敢在
    技艺熟练的人门前经过。
    4.作者写“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5.你从老翁身上学到了什么?这篇文章给了你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意志。世上的事,都
    是“功到自然成”,唐打猎的杀虎绝技也同样来之不易。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词语释义(1)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______(2)走送之 ___(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4)益慕圣贤之道 _____(5)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_____ _____
    (6)尝趋百里外 ___________(7)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8)援疑质理 _____ _____(9)礼愈至 _____(10)俟其欣悦 _____(11)卒获有所闻 _____
    (12)持汤沃灌 _____(13)日再食 _____(14)烨然若神人 _______________(15)右备容臭 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四支僵劲不能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1)以: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___ ③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 ④以衾拥覆 _________ ⑤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___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2)其:①门人弟子填其室 ___________ ②俟其欣悦 _________(3)之: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_____________ ②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 ③走送之 ___________ ④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 ⑤当余之从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⑥无鲜肥滋味之享 _____________⑦不知口体之奉 _____________⑧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_____________
    4.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1)余 因 得 遍 观 群 书(画两处)_________________(2)从 乡 之 先 达 执 经 叩 问(画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3)不 知 口 体 之 奉 不 若 人 也(画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时间。
    我站在他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6.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_____”与“ 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7.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① _________②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8.你从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②向人求教要谦
    虚诚恳;③学习要敢于发问;④学习要有主动性;⑤学
    习要勤奋刻苦;⑥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相关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作文专题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作文专题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4语文-第四部分作文-专题一自我生活成长经历ppt、26语文-第四部分作文-专题三描写亲情歌颂美德ppt、25语文-第四部分作文-专题二品味生活关注社会ppt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共263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共263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徽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立意图解,佳作示例,命题作文从未止步,名师点评,难得这样,写作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上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35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上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35张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做从事,强横的,果真表示假设,一人占有,不敢正视形容畏惧,改变交换等,交易买卖,于是趁机,因为原因,常用作判断动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