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1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2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3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4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5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6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7页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第8页
    还剩5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9年级下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59张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确实这样,表推测也许是不是,招致引来,前去到,挟持控制,差不多大约,“信”通“伸”伸张,承认同意,允许称赞,靠近前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隆中对1.词语释义(1)谓为信然 _________(2)备器之 _____(3)将军岂愿见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可屈致也 ___________(5)备由是诣亮 _________(6)因屏人曰 _____
    (7)汉室倾颓 _____(8)度德量力 _____(9)挟天子而令诸侯 ___________(10)利尽南海 _____(1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 _____________(1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_____(13)保其岩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2.通假字(1)欲信大义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2)遂用猖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今异义(1)时人莫之许也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猖蹶”同“猖獗”,颠覆,失败
    (2)此人可就见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3)孤不度德量力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4)遂用猖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5)国险而民附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
    同“猖獗”,颠覆,失败。
    4.一词多义为:①谓为信然 _____________ ②贤能为之用 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 __________5.词类活用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特殊句式(1)每自比管仲、乐毅。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时人莫之许也。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3)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4)君与俱来。 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人只能前去拜见,不能委屈他前来。
    这大概是上天所用来资助将军的。
    8.诸葛亮对三方形势的分析十分准确:分析曹操,指出他具有政治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分析孙权,指出他具有地理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分析刘表,既指出他具有交通和 _________________优势,也指出了他软弱无能的一面,此为刘备争霸天下定下了大计。
    兵力(或“军事”“军队”)
    人才、民心(只答一词亦可)
    9.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①曹操:_______________②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荆州、益州:___________④戎越:_____
    10.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
    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意同即可)
    周 处 1.词语释义(1)义兴人谓为“三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冀三横唯馀其一 _____(3)更相庆 _____(4)正见清河 _______(5)而年已蹉跎 ___________________
    凶暴,这里指凶强暴虐之物
    2.一词多义或:①或说处杀虎斩蛟 _____________ ②蛟或浮或没 ___________ ③或异二者之为 ___________3.词类活用古人贵朝闻夕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
    4.特殊句式为乡里所患。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画三处)处 与 之 俱 经 三 日 三 夜 乡 里 皆 谓 已 死 更 相 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周处最为厉害。
    再说(况且),人总是担心立不下志向,又何必担忧好名
    7.周处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犯了错误的人,只要能勇于改正,弃恶从善,
    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出师表1.词语释义(1)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盖追先帝之殊遇 _____(3)恢弘志士之气 ___________(4)陟罚臧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5)此皆良实 _________
    时候,含有“紧要关头”之意
    臧,善,这里指表扬。否,恶,
    (6)裨补阙漏 _____(7)躬耕于南阳 _____(8)夙夜忧叹 _____(9)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___________(10)察纳雅言 ___
    2.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 _____________________(2)谘臣以当世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谘”同“咨”,询问,商量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
    3.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恢弘志士之气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
    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同“恢宏”,宽阔,广大。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是感激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4.一词多义(1)于: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_________ ②欲报之于陛下也 _________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_________(2)效: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___________ ②不效,则治臣之罪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道:①中道崩殂 ___________ ②以谘诹善道 ___________(4)所以: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___________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
    (5)以: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_____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_________ ④以伤先帝之明 ___________(6)遗:①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________________ ②深追先帝遗诏 _______________
    5.词类活用 (1)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2)恢弘志士之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亲贤臣,远小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攘除奸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用作动词,弘扬,扩大
    形容词用作动词,亲:亲近;
    形容词用作名词,奸恶之人
    6.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各画一处)(1)恐 托 付 不 效 ____________(2)臣 不 胜 受 恩 感 激 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谘诹善道,察纳雅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近贤臣,远避(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能够兴盛的原因。
    于是答应先帝奔走效劳。
    征询治国良策,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意见。
    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很多词语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记承天寺夜游1.词语释义(1)念无与为乐者 ___________(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3)如积水空明 _______________(4)但少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这里指不热衷于名利,能够从
    2.古今异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这里指不热衷于名利,能够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3.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4.特殊句式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庭中像充满水,澄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
    只是少了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6.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四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_____ 的心境。
    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
    鱼,我所欲也 1.词语释义(1)二者不可得兼 _________(2)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_________(4)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5)向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
    2.通假字(1)患有所不辟 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踢过去给他,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有人见了)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
    4.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 _____ 论证和 _____ 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5.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一个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陋室铭 1.词语释义(1)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 ___(3)谈笑有鸿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散布到远处的芳香,多用来形容德行的美好
    大儒。这里指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白衣,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教养的人
    (5)可以调素琴 _________________(6)阅金经 _________________(7)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
    2.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龙则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丝竹之乱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形容词用作动词,灵异,神奇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3.特殊句式何陋之有! 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__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是美好的。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
    同我谈笑往来的,都是学问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没有缺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场文书使身体劳累。
    (5)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
    里,帘内满目青葱。在简陋的屋子里,有人在尽情地弹奏古
    朴的琴,有人在吟诵着佛经。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
    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
    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桃花源记 1.词语释义(1)缘溪行 _____(2)落英缤纷 ___(3)豁然开朗 ___________(4)屋舍俨然 ___________(5)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__
    (6)阡陌交通 _________(7)悉如外人 _____(8)黄发垂髫 ___________(9)怡然自乐 ___________(10)具答之 _____(11)咸来问讯 ___(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
    (13)诣太守 ___(14)欣然规往 _____(15)后遂无问津者 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便要还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今异义(1)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2)妻子邑人古义: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4)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5)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
    4.一词多义(1)舍:①便舍船 ___________ ②屋舍俨然 ___________(2)寻:①寻向所志 ___________ ②寻病终 ___________(3)志:①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 ②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
    5.词类活用(1)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复前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3)欲穷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未果 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形容词用作动词,尽,走完
    6.特殊句式(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源中的人)看见渔人,便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隐士。
    7.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画一处)有 良 田 美 池 桑 竹 之 属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和小孩都自由自在,快乐的样子。
    (他们)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这个人(渔人)一一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听
    的人)都叹息表示惋惜。
    (4)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本文内容,选用文中恰当的四字短语填空。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 _________”。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 _________ ”。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_________”。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走的路,处
    10.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
    批判,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诗词语释义1.黄绮之商山 ___2.伊人亦云逝 _________3.日入从所憩 _____4.菽稷随时艺 _____
    5.靡王税 _____6.木衰知风厉 _____7.愿言蹑轻风 _____

    相关课件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作文专题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作文专题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24语文-第四部分作文-专题一自我生活成长经历ppt、26语文-第四部分作文-专题三描写亲情歌颂美德ppt、25语文-第四部分作文-专题二品味生活关注社会ppt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共263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写作(共263张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安徽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立意图解,佳作示例,命题作文从未止步,名师点评,难得这样,写作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上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35张PPT):

    这是一份2018年菏泽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7年级上册 第四部分 文言知识(共35张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做从事,强横的,果真表示假设,一人占有,不敢正视形容畏惧,改变交换等,交易买卖,于是趁机,因为原因,常用作判断动词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