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
B.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3~4mL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药品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2/3
3.确定某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时,不需要考虑的是
A.气体的用途B.反应所需条件和药品
C.气体的验证D.实验装置
4.关于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中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
A.2个氧原子B.1个氧分子C.氧元素D.氧气
5.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氧气B.金刚石C.铜D.氯化钠
6.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学会了从化学的视角认识水,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
C.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D.净水器中的活性炭要定期进行更换
7.金属R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3CuSO4=R2(SO4)3+3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铁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8.下列各组物质能验证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Al、Cu、Ag、稀盐酸B.Cu、Al2(SO4)3溶液、AgNO3溶液
C.A1、Cu、AgNO3溶液D.Ag、Al2(SO4)3溶液、Cu(NO3)2溶液
9.将下列物质在烧杯中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混合前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石灰石和稀盐酸B.锌粒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D.二氧化碳和浓硫酸
10.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
二、填空题
11.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请用符号表示:
(1)使无色酚酞试剂变为红色的离子______。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3)常用作食品发酵粉的盐______。
12.科技改变未来,我国“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最后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正向我们走来……,其中火箭、卫星、飞机的制造常使用钛合金材料(图1)。
(1)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的装置。
(2)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则x=______,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钛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______(填字母)。
A 熔点低、易加工 B 强度大、机械性能好 C 密度大、易腐蚀
13.保康人民有福了!保康即将迈入高铁时代。目前,保康县正在后坪建设高铁小镇。
(1)建筑铁路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请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在密闭的高铁车厢空间里,保持车厢卫生、提供清洁空气非常重要,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下面是一种制备高铁酸钠的反应原理:。X的化学式为______。
14.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t℃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请回答:
(1)以上四份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该固体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
(3)甲、乙、丙、丁四份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能是如图中的______(填A或B)。
三、推断题
15.A﹣K为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粉末,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1)A、D的化学式:A______,D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四、实验题
16.结合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对比一段时间后三枚铁钉生锈程度,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
(4)烧杯中白磷(着火点40℃)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试剂,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有_____产生 。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试管1中反应后的溶质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 猜想三:_____。
小刚同学认为猜想_____一定错误,原因是_____。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其它猜想,小刚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小刚同学认为猜想_____成立。
(反思与拓展)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下列哪些物质也能验证该猜想正确?_____(填序号)
A 石蕊试液 B 铜 C 生锈的铁钉 D 氯化钡溶液
六、计算题
18.尿素[CO(NH2)2]和硝酸铵(NH4NO3)是两种重要的氮肥,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请计算:
(1)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19.白铜(Cu-Ni)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合金,金属镍(Ni)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且化合价显+2价。为测定20g某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设计了如下实验:
试问:(1)将白铜研碎的目的是 。
(2)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 g。
(3)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管编号
1
2
3
加入试剂
先加无色酚酞试液,再加人稀硫酸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氯化铜溶液
实验现象
酚酞试液先变红色,后变为无色
无明显现象
有_____产生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生成
猜想_____成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是由淀粉变为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酸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是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将其除去,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睛】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B
【详解】
A、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故A正确;
B、实验时,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1~2mL,故B不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为防止液体溅出,液体药品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C正确;
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灯壶容积的2/3,故D正确。故选B。
3.A
【详解】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考虑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是否溶于水能否和水发生反应;收集到气体之后要进行验满和验证;不需要考虑气体的用途。
故选A。
4.A
【详解】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元素、物质,因此一个氧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都含有2个氧原子。
故选:A。
5.A
【详解】
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
A、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A错误;
B、任何状态的物质中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所以冰中的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选项B正确;
C、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故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选项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的活性炭使用一段时间吸附能力下降,还可能会滞留一些微生物和细菌,所以要定期进行更换,选项D正确。
故选A。
7.B
【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知识进行分析,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置换反应金属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详解】
A、R是单质,硫酸铜是化合物,生成的铜是单质,硫酸R是化合物,该反应是置换反应,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铁在铜的前面,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但是生成的盐中金属的化合价是+3价,不符合硫酸亚铁中铁的+2价特征,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R 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R的活动性要比铜强,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可以看出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从反应物中的0价变为了 R2(SO4)3中的+3价,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需熟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来进行解答。
8.B
【详解】
A、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u、Ag与稀盐酸都不能反应,所以只证明了铝的活动性比铜、银的活动性强,不能证明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铜不能置换出硫酸铝中的铝,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强,从而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Al>Cu>Ag,故选项B符合题意;
C、A1、Cu都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所以只证明了铝、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不能证明铝、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银都不能与硫酸铝、硝酸铜反应,所以只证明了铝、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不能证明铝、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减少,错误;
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减少,错误;
C、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不变,正确;
D、二氧化碳和浓硫酸不反应,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剂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而不是增大,故A选项错误;
B、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因为金属都足量,稀硫酸都完全反应,所以最终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而当等量的金属和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比铁的多,故左边的线段应表示镁,故B选项错误;
C、氧化镁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氢氧化镁中镁元素与氢氧两种元素质量和的比为12:17,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质量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当稀盐酸足量,两种物质都转化为氯化镁时,氧化镁反应产生的氯化镁多,故C选项错误;
D、生石能和水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生石灰,能将水反应尽,最终得到的都是固态物质,没有溶液存在,溶质质量变为0,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11.OH﹣ H2 NaHCO3
【详解】
(1)氢氧根离子是使无色酚酞试剂变为红色的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H﹣。
(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
(3)碳酸氢钠是常用作食品发酵粉的盐,其化学式为NaHCO3。
12.电 10 失去 B
【详解】
(1)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22=2+8+x+2,解得x=10;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们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强度大等,故选B。
13. +6 H2O
【详解】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铁、氧、钠、氮、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16、7、3、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氧、钠、氮、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14、7、3、0,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14.丙、丁 30g 丙=丁>乙>甲 A
【详解】
(1)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得到饱和溶液丙,第三次蒸发10g水析5g﹣2g=3g晶体得到饱和溶液丁,所以乙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属于饱和溶液的丙、丁;
(2)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由图丙、丁可知,饱和溶液中蒸发10g水,析出3g固体,可知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30g;
(3)丙烧杯和丁烧杯中都含有不溶解的固体,说明溶液都达到了饱和状态,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甲乙都是不饱和溶液且乙是溶液甲蒸发水以后得到的溶液,故甲、乙、丙、丁中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丁>乙>甲;
(4)给丁中的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A。
【点睛】
本题是对物质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知识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能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并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15.CuO Cu(OH)2
【分析】
根据“H是一种建筑材料”,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根据“A为黑色粉末”“蓝色沉淀D”“蓝色溶液”“银白色固体K”等,本题考查了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以此进行推断。
【详解】
(1)H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H是白色沉淀,所以H是碳酸钙,气体F和溶液G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二氧化碳,G是氢氧化钙,固体I和硝酸银反应会生成蓝色溶液和银白色固体K,所以I是铜,J是硝酸铜,K是银,A为黑色粉末,A和气体E加热会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E是一氧化碳,氧化铜会与溶液B反应,所以B是盐酸或硫酸,C是硫酸铜或氯化铜,C和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D,所以D是氢氧化铜沉淀,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是氧化铜,化学式是CuO,D是氢氧化铜,化学式是Cu(OH)2;
(2)反应②是硝酸银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化学方程式是:。
【点睛】
本题的题眼是碳酸钙的用途和氧化铜、氢氧化铜、含有铜离子的盐溶液的颜色。解决这一类题的关键是熟记常见物质的用途和特殊颜色的物质。
16.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引流 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 没有与氧气接触
【详解】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为避免高温物体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通常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水;
(2)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浊液洒在漏斗外边或冲坏滤纸;
(3)没与水接触的铁钉不生锈,没有与氧气接触的铁钉也没有生锈,只有同时与氧气、水接触的铁钉生锈了,对比一段时间后三枚铁钉生锈程度,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
(4)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烧杯中白磷(着火点40℃)不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
17.2NaOH+CO2=Na2CO3+H2O 蓝色沉淀 Na2SO4、H2SO4 二 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酚酞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都是无色)答案合理即可 三 AC
【详解】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NaOH+CO2=Na2CO3+H2O;
(2)试管3中加入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
[猜想假设]分析2NaOH+H2SO4=Na2SO4+2H2O反应可知,若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若氢氧化钠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NaOH;若硫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H2SO4;则猜想三为Na2SO4和H2SO4;试管1的实验现象是加入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则猜想二一定错误;
[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一定含有硫酸,则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A、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石蕊试液,若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硫酸,故A正确;
B、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铜,铜与硫酸不反应,无法鉴别,故B错误;
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生锈的铁钉,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说明含有硫酸,故C正确;
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硫酸钠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D错误。
18.(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60。
(2)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详解】
见答案。
19.(1)增大白铜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2)2.95(3)9.8%
【详解】
(1)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反应能否充分与反应物颗粒大小有关,故将白铜研碎的目的是:增大白铜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根据金属镍的金属活泼性与铁相似,铁可以与稀硫酸反应,故镍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铜的活动性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所以反应后得到的17.05g残渣就是铜,白铜样品中镍的质量=20g−17.05g=2.95g。
(3)解:根据题意,参加反应的镍的质量=20g−17.05g=2.95g
设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
59∶98=2.95g∶x
x=4.9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9.8%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6,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