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5.1《老子》四章教案及反思
展开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二、文学常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是运动的。天地间的事物都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对立面有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向它们各自的对立面转换。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三、文本研习
(一)预习检测
1.字音积累
毂gǔ埏埴shān zhí 牖yǒu 矜jīn 赘zhuì泮pàn
2.词语释意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
埏埴:和泥。埏,揉和。埴,黏土。
器:器皿。
牖:窗户。
企:踮起脚跟。
彰:表扬,表彰;明显,显著。此处意为明辨是非。
伐:夸耀
矜:怜悯,怜惜;自尊,自大,自夸;庄重,拘谨。此处为第二个意思。
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尊重。
物:人们
处:为,做。
泮:同“判”,分离。
累:同“蔂”,土筐。
几:接近。
复:弥补。
过:过错。
(二)整体感知
1.初读四章文字,读通读顺。注意揣摩句读。
2.再读四章文字,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请结合注释翻译《老子》四章,并做好批注。
【详解】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正是“无”使它发挥了作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踮起脚跟的人站立不住;跨步行的人走不远,偏执己见的人不能明察,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而不能成就大功,自尊自大的人反而不被人们敬重。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厌恶这些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能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气,能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丧失立身之地的人能够长久,有道之人身虽死而“道”仍存,这就是长寿。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事物安稳时容易持守,问题没有出现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要在它尚未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没有陷入混乱时治理混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行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有所作为的人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人将会遭受损害。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人们做事情,总是在接近成功时失败,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如果在将要完成的时候也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让事情失败了。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因此,有道的圣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东西,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这样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
4.这四章各写了什么内容?思考后回答。
第十一章主要讲“有”“无”的辩证关系,以车轮、器皿、房屋来说明“有”“无”是互相依存的。
第二十四章阐述了有道者不会“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道理。
第三十三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要加强自我修养。
第六十四章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任务事物的出现,总有自身生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对于在这个过程中事物在可能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注意,杜绝它的出现。
(三)思考探究
1第十一章的“有”“无”?
“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2.第二十四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这一章主要讲“自然”的道理。自然是顺道而行,不自己妄为。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都会导致失败,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政策也同样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老子告诫人们为人应谦恭谨慎,为政应温和柔顺,只有脚踏实地,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去面对,方可长久。“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是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有道者所“不处”的。一个人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心病,一定要及时反省,反省后要自我改正。
3.第三十三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要做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加重要。他认为,一个人倘若能省视自己、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推行,就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饱满的精神风貌,与大道“复归”,从而“死而不亡”。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第六十四章蕴含什么道理?
这一章是谈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老子认为,大的事物总是始于小的东西而发展起来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保持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5.第六十四章中老子运用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学习过的荀子《劝学》中有这几句话:“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讲的道理有什么不同?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
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常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三、写作特色
1.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
以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举例说理,以具体事物为喻,概括出抽象的道理。如第十一章以生活中的“毂”“器”“室”说明世间万物都存在“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有”“无”相依相生。
2.善用逆向思维。
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说理的效果。如“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等,都体现了老子的逆向思维。
3.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
《老子》中,多用方言、谚语、格言、警句。这些格言、警句形象而深刻地浓缩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经验教训,闪耀着思想之光。
五、课堂总结
《老子》四章选文,表现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涉及修身养性、治国理政。1.辩证分析“有”“无”的关系;2.告诫我们不要“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不可急躁冒进;3.提醒我们加强个人品德修养,重在修身;4.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道理,要慎终如始。
文中不少经典语句,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我们要在新的时代中辩证思考,取精华弃糟粕,丰富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修养。
六、布置作业
重读《老子》四章,自选角度,写一篇短文,阐述你的阅读心得,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七、拓展阅读
老子“有无”之小论
摘要:
“有”与“无”是《老子》中十分重要的论述点。在《老子》中,“有”与“无”关系紧密相联,并且“有”与“无”与老子论述中心“道”与“德”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同时对于中国古代乃至当代的意识形态都有重要的影响。“有”“无”对我们的生活也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老子;“有”与“无”;关系;意义
关于老子中的“有”和“无”
我想讨论的篇章为《老子》道经部分十一章“三十辐同一毂”:“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挻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① 其大义为:
三十根辐条凑聚在一个轮毂上,因为轮毂中间有空虚,才有了车轮滚滚前进的功用;柔软的粘土制作陶器,因为陶器有空虚的地方,才有了陶器可以盛装东西的功用;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因为门窗有空虚之处,才有了进出房屋,可以供人生活的功用:所以,实体的存在是价值的凭借,而实际价值都是因为那空虚的存在才起到了作用。
这一章,老子认为,虚和实,有和无都用他们的作用,而有只是“利”,“无”才是“用”。“有”是实在直接的实体,而“无”才是用途本身。
老子在道经第一章就谈到了有无:“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是“始”,而“有”是“母”,这里的“始”是起源,而“母”是指母体。在《老子》的第四十章中,清晰无误地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里的无,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来说,这个“无”,应当就是大爆炸起点“奇点”之前的状态了,而有“有”,也就是“一”,就是爆炸起点的那个奇点。“道生一”,就是一种无到有的状态,而那个“一”或者“有”,便是“德”了,可见“有无”和老子的“道德”是有着很大联系。当然,这个“有无”和普通意义的有无有差别,它包含这更为广阔的含义。
老子“中有”无同“德道”一样,有着极其精妙和深远的含义,短时间内我也很难揣摩清楚,这里我也不好多说。不过我认为,相比于其他章节的“有无”,第十一章中的“有无”有着更为浅显的含义。当然,虽然其含义可能不如前者这般玄妙深远,但它所包含的意义却也耐人琢磨,给人以很大的启迪。在老子中
“车,室,器”都是人们发明的,并且平常所见之物,虽然我们天天看见,但我们并未深思;老子的厉害之处就是从日常之物中,发掘出深刻之理。一个“有无”,老子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便概括出他的精髓,但其中的玄妙与启迪,可能就是常想常新,一辈子难以掘尽吧。而我阅历尚浅,所以评论感想难免有肤浅片面之处,敬请原谅。
有无是同等重要的,他们需要相辅相成才能有意义
在以前的研究中,可能许多人误解了“有无”,认为“无为”即为“不为”。这是把“有无”具体化而又简单化了。其实,“有为”和“无为”对立统一的,“无为不是有为的简单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补充和提高”② 无为是“无”所包含的宏大是“不”远不能企及的。这在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而“无”需要与“有”相联系对比才可有意义,很简单,没有“有”这个概念,我们又靠什么去体悟“有”呢?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人们常常重视“有”而忽略“无”,而老子敏锐的觉察到了这一点。老子哲学强调人们常常忽视的无,强调“无之以为用”,但并不是要否定“有之以为利”,而是要纠正人们常识的偏见,照亮认识的盲点,使人们观察思考更为全面。③ 比如说喝水,大家都想到杯子,这是“有”,但是我们喝的不是杯子是水,而水放在杯子的虚处,即“无”的地方。所谓相辅相成,就是说如果没有杯子的有,水没处放;但没有杯子虚处的“无”,水放不住。有杯子这是“利”,但“用”却是杯子的“无”处。
西方人可能觉得中国的山水画是浪费纸张,因为中国山水画常常有大片的留白。但是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稍有艺术修养的人都能感受得到留白的妙处。实际上中国画有它独特的意境,它就是靠着“非有”而显出“有”,当中有许多延伸的空间,所以欣赏中国水墨画,比较容易有回味品思的余地。看西方油画,就是感觉很写实而已,而看中国画,我们更能感觉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这就是“有”和“无”相辅相成的效果。再比如,警察局,法律必须得“有”,有才有保障;但是他们在日常中需要做到“无”,在日常生活中不会被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现在所提倡的“和谐”。
管理者需要理解“有无”之道
古来就有不少人把《老子》看做治理天下的书。比如韩非,比如管子,都从老子思想中领悟到了“侍君牧民”的道理。而张舜徽也认为《老子》是一本君王“南面之术”的书。对于这一章,张舜徽的按语是:“此处举三事为例,以明物之空虚处,正其有用之处,皆所以证无为乃可有为有为之旨,为君道而言也。”④ 他认为君王治国平天下就要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确实,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的不是自身专业知识多么重要,个人能力有多么强(当然,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必须的),而是要有掌握“虚实有无”的本领,要有“有”,能使手下能信服,这是“利”;但也需要“无”,有足够的余地处理手下人员资源的分配问题和各种冲突,使工作能够高效有序的开展,这便是“用”了。
治国和管理一个小公司都叫管理,而管理上“无为”是很重要也是何必要的技巧。“无为”当然不是简单什么也不做,他重在“有无”的合理调和,给手下一个适度宽松的的环境,使员工有足够的空间施展自己。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是不可能去做员工们的事情。一个优秀的王者,是不能瞎折腾的。记得我中学学过柳宗元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段话:“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⑤ 说的就是统治者过于勤于政务,反而让民众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这就是“无为”的作用所在。
所以说,“无”才是管理的“用”。如果做领导的,生怕看到下面的人闲着拿他的工资,就希望手下人个个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样,他就得不到真正的人才,公司如果能不倒闭那是大幸,勉强维持而已,不会有大的发展。而对于国家政策,也是宜宽不宜严,“宜无不宜有”。比如我国把动漫产业管的太严,“有”太多,直接导致的就是这个产业一直发展不起来。
无则空,空则虚,虚则通,不通则不顺。大到治国,小到管理一个小组,都是这个道理。大禹治水,用的不就是“无之用”么?
每个人都需有“有与无”的精神
对于个人生活来讲,“无”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所谓“物欲横流”的今天,大家都在拼命最求有:有车,有房,有漂亮媳妇。这个当然没问题。我只是觉得,这样的生活的意义何在呢?真的幸福吗?人生只是如此?想要更好的生活,我认为,能融汇“有无”之道是很有必要的。懂得有无的人,便懂得取舍,他知道有舍才能为得腾出空间:懂得有无的人,便懂得“下”和“虚怀若谷”,他知道只有虚出心才能学得更多,做得更好。
心里只有钱的人,得不到钱,因为他心中的钱已经满了,外面的钱装不进去。从浅近的道理上来讲,钱财乃流通之物,像水一样,你每天想着钱财汇聚到你这里来,而你却不空出地方,水怎么流得过来?这样的人哪怕得到钱,那自己得到的钱财跟自己应得的福报相比,已经差了很多。更何况,你天天想着聚财,不想着疏财为民造福,“财聚则民散”,财到你这里变成了死水,“有”太多而亏了“无”,所谓“积财丧道”,必然引来灾祸。而只有那些把注意力放在事用本身,心中没有为钱打算的人,他的东西才能真正做好,那样,人宁愿出高价钱买他的东西,他的钱自然就来了。
整天把道义挂在嘴上的人,他心中未必真的有道义的念头;心中满是道义之念的人,做事未必能守住道德。我们往往听见许多不义之人整天讲哥们义气,似乎其他人都不够意思,就他够意思,而其实他做的往往是伤义缺德的不义事。不会讲仁义的老太婆,心中可能并没有“道义”的概念,但她对蚊虫蚂蚁都不忍心去伤;而会讲道义的人,却可以去杀人,在义利相决时,甚至出卖朋友。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心中早己没有了“做好事”的念头,他只是尽他为人的本分。
结语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是好的,但无才是真正我们有用的。有之所以成为自己的利,是因为不以有为利,而以无为用,这样,有不会成为负担,无不会成为损失,“有”便有了大利,“无”便有了大用:大利民生,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大用平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天下和谐。
——————————————————————————————————
注:
①此章为老子《道经》十一章,此处为河上公注本。这一章除了竹简本没有此内容。其他四种版本文字上并无大的区别,但断句稍有不同:傅奕本“凿户牗以为室”断做“凿户牗,以为室”,而帛书本此处差异更大,断做“凿户牗,当其无有,室之用也”(参照刘敢笑《老子古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修订版。此处李零《人往低处走》断为“凿户牗,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②刘敢笑《老子古今》197页,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修订版。
③此处转用了刘笑敢先生的论述,稍有改动。
④出自《张舜徽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摘自于唐代政治家、诗人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6.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定位,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技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9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9 *老人与海(节选)教学设计,共3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复活(节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8 复活(节选)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