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化学实验题专练(六)微型创新实验
展开一、单选题
1.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A.AB.BC.CD.D
2.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下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已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 HCOOH
B.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丁既可检验,又可收集CO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3.如图为CO还原CuO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已省略)。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药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4.用W形玻璃管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棕色
②a处的反应为
③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
④可利用溶于水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⑤该实验改进后,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的优点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③
D.③⑤
5.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装置进行有关实验探究(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时,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B.步骤Ⅱ中,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比步骤Ⅰ中白磷不燃烧而步骤Ⅱ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若再次挤压左边滴管,能观察到白磷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6.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氨水滴入微型化学仪器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就观察到ba段纱布条变成红色。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B.图2中bc段纱布也会慢慢变红
C.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就不会变红
二、问答题
7.已知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可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并检验气体产物。
(1)装置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采用微型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题
8.现有两组实验小组的同学参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1)甲组同学采用课本实验装置(图2),他们先用图1的组合装置在空气中点燃红磷,然后慢慢地将燃烧匙从上到下插入广口瓶中,目的使上、下层空气中的氧气都能得到充分消耗,直到橡皮塞塞紧瓶口,红磷在瓶中继续燃烧直到熄灭,等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但这样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大于.请分析原因_______
(2)该装置本身在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也是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请分析其中一种缺陷,说明这种缺陷造成误差的理由_______.
(3)乙组同学先查阅资料(如下表),然后对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图3所示的改进,右端玻璃管上端开口(其它仪器忽略).
①乙组同学红磷换成了白磷的优点是_______.
②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一段距离,此时他们应该怎样操作之后,才能读取左管液面的刻度_______.
9.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得出结论】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为____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10.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
11.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实验的微型一体化装置图,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1)挤压胶头,滴入稀盐酸。过一会儿,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微型集气瓶口,如果_____________,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生成的二氧化碳在装置内与1、2处的溶液反应,1处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2处生成了白色沉淀。
(3)用橡胶塞塞紧微型集气瓶口,再反复挤压几次胶头。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被吸进了微型气体实验器和微型集气瓶中。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下列图1是部分常用化学仪器或装置,图2是部分“微型”化学仪器或装置(用“微型”仪器做实验,试剂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是通常用量的1/10或更少,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对比图1和图2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D装置除去中的水蒸气,则D中应装入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2)用图2中的“微型”仪器做实验,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图1仪器做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实验污染
③方便个人或家庭实验
④若需加热也能节约燃料
(3)图1中C装置的作用相当于图2中的装置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它们在实验操作上的共同优点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来控制反应。
(4)图1中的C装置和图2中的“多用途U形管”(是在U形管中套入一个底部有小孔的具支试管)都可用做“固液”反应器制取气体。若在反应进行中分别在两装置的橡胶管中部夹上铁夹,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装置_______________;“多用途U形管” 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可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与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不接触,不能使棉花变红。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会生成气体溶于水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浓盐酸和锌粒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进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不变红,但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答案:A
解析: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引发爆炸,应先滴加HCOOH,再点燃酒精灯,A错误。
3.答案:D
解析:该实验中制取CO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O还原CuO、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均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4.答案:D
解析: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错误;②中化学方程式没有标注反应条件,错误;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正确;④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溶于水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错误;⑤该实验改进后,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的优点,正确。
5.答案:D
解析:若再次挤压左边滴管,能观察到白磷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但不能得出其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结论,D错误。
6.答案:D
解析:图2中药品用量少,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A正确;图2中,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进入粗玻璃管中后向上运动,最终充满整个粗玻璃管,因此bc段纱布也会慢慢变红,B正确;图1中,乙中溶液变红,是因为氨分子运动到了乙中,和其中的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图2中,观察到ba段纱布条变成红色,是因为氨分子运动到粗玻璃管中,和酚酞纱布条上的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正确;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也会变红,只是慢一些,D不正确。
7.答案:(1)除去和
(2)
(3)节约药品(或产生的污染物少等)。
解析:(1)结合实验目的分析,A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C中需要利用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D中要检验气体产物,因此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除去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
(3)采用微型实验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减少污染,且实验危险系数小。
8.答案:可能因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导致磷燃烧放热时将瓶内气体赶出一部分;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气体受热膨胀而出,最后进入液体多;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两边的高度使容器左右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解析: (1)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说明从装置内出来的气体多了,即可能因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导致磷燃烧放热时将瓶内气体赶出一部分,故填:可能因向瓶口塞入胶塞过慢,导致磷燃烧放热时将瓶内气体赶出一部分;
(2)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气体受热膨胀而出,最后进入液体多,故填:燃烧时弹簧夹没有夹紧导致气体受热膨胀而出,最后进入液体多
(3)①乙组同学红磷换成了白磷的优点是: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
②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两边的高度使容器左右中的液面保持水平,使内外压强保持一致,这时记录的气体体积才是准确的,故填: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两边的高度使容器左右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
9.答案:【得出结论】20.94%
【思考讨论】①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②脱氧剂粉末不够紧密导致空气柱测量值偏小(合理即可)
解析:【得出结论】本实验把对气体体积的测量转化为对空气柱长度的测量,通过计算玻璃管中空气柱长度的变化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验时,空气柱减小的长度即为玻璃管内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结合图示分析,AO段表示玻璃管内空气的体积,AB段表示玻璃管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AB与AO长度的比值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本实验共进行了3次平行实验,3次实验中“AB/AO”的平均值就是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即20.94%。
【思考讨论】②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其中就会填充较多的空气,则脱氧剂在玻璃管中的高度就会增大,标记的O点位置偏高,使得空气柱测量值即AO段距离偏小。因为氧气被充分吸收后,空气柱下降的高度AB段不变,所以会导致最终测量的氧气含量偏大。
10.答案:(1)未与氧气接触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11.答案:(1)木条火焰熄灭
(2)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
解析:
12.答案:(1)胶头滴管(或滴管);试管;浓硫酸;a
(2)①③④
(3)F;液体的滴加速度
(4)橡胶塞冲出;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合理即可)
解析:(4)图1中的C装置由于产生的气体排不出去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从而使橡胶塞冲出;图2中“多用途U形管”由于气体排不出去,使具支试管中压强增大,U形管右侧液面降低,左侧液面升高,液体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选项
甲
乙
丙
A
浓氨水
/
无色酚酞溶液
B
石灰水
碳酸钠
无色酚酞溶液
C
稀盐酸
石灰石
紫色石蕊溶液
D
浓盐酸
锌粒
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挤压左边滴管并微热燃烧管
红磷和白磷均没有燃烧
Ⅱ挤压右边滴管并微热燃烧管
红磷没有燃烧,白磷燃烧
颜色、状态
熔点/℃
着火点/℃
密度/()
红磷
暗红色固体
590
240
2.34
白磷
白色或黄白色固体
44.1
40
1.82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左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中考化学解题模型之微型、创新型实验(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解题模型之微型、创新型实验(含答案),共7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微型装置,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微型实验,,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初中化学解题模型与方法之化学实验-微型、创新型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初中化学解题模型与方法之化学实验-微型、创新型实验探究题(含答案),共10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综合实验题专练: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综合实验题专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