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光学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
1.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阴的形成是由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看到自己的像是实像
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
3.一根旗杆在阳光照射下,在地面上投下一个旗杆的影子.自早晨到黄昏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长度变化是 (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4.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三点成一线
D.鱼翔浅底
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
6.下列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沙漠上观察到海市蜃楼
B.小鸭在水中看见自己的像
C.阳光透过树林时留下树的影子
D.岸边植物的倒影
7.今年中山市体育中考前每所中学进行一次正规的模拟考试,并要求全程录像,当中考时个别学生出现的突发事件时以备参考。用到的录像机的成像原理与下列哪个相类似()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近视眼镜
8.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9.“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
10.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的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它是通过 什么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光
D.绿光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路灯照明时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
B.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
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
12.(2015•吉林)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立竿见影
B.黑板反光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13.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4.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规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15.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投影机
B.照相机
C.近视镜
D.老花镜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在湖边看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逐渐变短
C.夏日在浓密树阴下的地面上出现了许多光斑
D.人在河边看水中游动的鱼
17.关于光的反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只有射到光滑平面上才能发生反射
B.只有在镜面反射中,每条光线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在漫反射中,每条光线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表面上时才会发生反射
18.下列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
A.天鹅在水中的倒影
B.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
C.通过“水杯望远镜”观看远处的景物
D.透过凸面镜能看见拐弯车辆的像
19.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上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象变浅了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出现彩色光带
D.光线遇到障物后,可形成影子
20.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2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手影游戏
B.平面镜成像
C.小孔成像
D.铅笔被“折断”
2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三棱镜可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3.(2015•绵阳)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电磁波不能传递声音信息
C.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
D.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4.(2015•赤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在1s内传播的距离约为3×108m
C.凸面镜不能成像
D.矫正近视眼要用凹透镜
25.(2015•淄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
A.潜望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
二、填空题(共15题;共30分)
26.(2015•葫芦岛)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___ ,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_______ .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_______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27.(2015•达州)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在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 ________,应配戴 _______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28.(2015•怀化)如图所示,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 ________透镜,乙透镜应是 ________透镜.(两空选填“凹”或“凸”)
29.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________弯折(填“上”或“下”),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30.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________;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31.摄影师毕业照时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他为了得到清晰的像而重新调整照相机的正确方法是:照相机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同学,镜头________(选填“前伸”或“后缩”).
32.有一种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________(“放大”、“缩小”)的________(“实”、“虚”)像,而目镜的作用相当是一个________镜.
33.如图所示的是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的情况.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所摄景物通过镜头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4.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____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速度为 ________m/s.
35.平时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________反射的缘故.这种反射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
36.一束光垂直射向平面镜,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__度.
37.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其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________定律.
38.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40°时,反射角为_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时,入射角为________。
39.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40.我市黄山湖公园人工湖吸引了不少游客,游人在湖边看到绿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现象,看到水中的鱼儿是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
三、作图题(共10题;共10分)
4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42.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A′B′.
43.一束光线AO从玻璃斜射到空气,在图甲中画出它的折射光线.
44.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5.如图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46.如图所示,由发光点A发出的光射到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S点,试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47.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
48.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49.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50.(2013•南宁)
(1)请在图1中做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
(2)请在图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灯和开关正确地接入电路.
四、实验探究题(共10题;共35分)
51.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刻度尺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________;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让光线沿着F0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若0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3)小明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照图乙那样,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从而探 究________.
(4)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 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5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______(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
(3)如果在棋子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无论怎样,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
(5)此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_______.
53.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如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放在玻璃板前后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刻度尺分别读出物(蜡烛A)到玻璃板、像(即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是u和v,得到的结果是v________u(选填“>”“=”或“<”).
(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的关系.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光屏观察,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4)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是透明的,可以观察到后面的情况,便于确定________
(5)有时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无论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都无法使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是因为________.
5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
A.向纸板喷烟或雾
B.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使光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________(填写文字结论).
(4)若将纸板NOF沿NO向前折或向后折,在NOF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内;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5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亮点为止,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__(填“5cm”或“10cm”).
(2)如果实验中蜡烛燃烧后变短了,为了在光屏上看到完整地像,光屏应该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3)小捷将光源移至距透镜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4)如果将光源移至距透镜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像”或“实,像”),为了看到像人眼的位置应和蜡烛________(同,异)侧.
(5)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些(选填“强”或“弱”),焦距变________(长,短).
(6)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________.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_______.
56.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________ cm 。
(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 的实像 。
(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_______ 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__ (选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
57.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_ 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58.如图所示,小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 cm.
(2)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他还应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________.
(3)如图所示,当他把蜡烛放在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__(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_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当蜡烛移动到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________的虚像.
5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
6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________调节凸透镜.
(2)调整后,保持透镜位置不变,若想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并且缓慢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
(3)将蜡烛移到标尺40cm刻度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35cm刻度处,此时在光屏成一________的像(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像是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24 光学做图重点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24 光学做图重点问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作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05 中考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05 中考光学五类重点实验问题(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源,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光速,量角器的作用,光的反射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五光学作图(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五光学作图(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使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