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遗传与进化》练习三(含答案)
展开(多选)近期某些地区再次出现H7N9禽流感疫情,并有患者死亡报道。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表达过程为:RNAeq \(――→,\s\up7(①))mRNAeq \(――→,\s\up7(②))蛋白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基因表达需要宿主细胞提供逆转录酶
B.基因也可以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C.过程①②中所需的模板、原料和酶均不相同
D.不吃禽肉制品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最佳方法
(多选)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m,腺嘌呤碱基数为n,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m
B.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3m-2n)/2
C.一个链中A+T的数量为n/2
D.G的数量为m-n
(多选)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是一种抑癌基因,杂合子(Rr)仍具有抑癌功能。杂合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旦体细胞的杂合性丢失,形成纯合子(rr)或半合子(r),就会失去抑癌的功能而导致恶性转化。如图为视网膜母细胞增殖过程中杂合性丢失的可能机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是由于含R的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
B.2是由于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C.3是由于缺失了含R的染色体片段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
D.4是由于R基因突变成了r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多选)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体细胞发生突变,一定不能传递给后代
B.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C.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应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多选)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含有2个Y染色体
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甲CD段的细胞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乙BC段的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D.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乙CD段的细胞中会发生着丝点分裂
(多选)对下列遗传图解的理解错误的是( )
A.③⑥过程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基因自由组合
B.①②④⑤过程中发生减数分裂
C.③过程具有随机、均等性,所以Aa的子代占所有子代的1/2
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4
(多选)戈谢病是患者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糖脑苷脂在某些组织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如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2号为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C.若5号与一个基因型和1号相同的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3
D.可以通过羊膜穿刺术或绒毛取样而进行产前诊断
(多选)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Sx(S1、S2……S15)控制的,此类植物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的Sx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Sx基因时,这种花粉的所有精子都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从而使自交不能产生后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条件下,一般不存在Sx基因的纯合个体如S1S1、S2S2等
B.基因S1、S2……S15是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后产生的
C.基因型为S1S2和S2S4的亲本,正交和反交的子代基因型完全相同
D.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须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
(多选)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调查和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B.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晚婚晚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
C.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只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
D.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仍有可能患遗传病
(多选)图甲、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B.肝脏细胞、造血干细胞的分裂过程均可以用图丙表示
C.图甲、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①和③,对应图丁的b和c
D.图丁中a时期对应图丙的②,b时期对应图丙①③的某一段
(多选)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基因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编码蛋白质
B.R、S、N、O互为非等位基因
C.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
D.每个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多选)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未正常分离所致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
褪黑激素是由松果体和视网膜分泌的一种激素。小尾寒羊的褪黑激素合成途径受非同源染色体上多对基因控制(如图),并且这些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两只不能合成褪黑激素的纯种小尾寒羊杂交(♀甲×♂乙),产生的子代(F1)均能合成褪黑激素,
现用F1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①F1×隐性纯合子→子代中能合成褪黑激素与不能合成褪黑激素=1∶15
②F1雄羊×甲→子代中能合成褪黑激素∶不能合成褪黑激素=1∶7
③F1雄羊×乙→子代中能合成褪黑激素∶不能合成褪黑激素=1∶1
(1)褪黑激素的合成至少受________对基因控制,甲和乙可能的基因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用A、a,B、b…依次表示)
(2)若F1雌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F2中能合成褪黑激素与不能合成褪黑激素的比例是________。
(3)依据以上褪黑激素合成途径,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①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与性状不是________关系。
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填“纯合子”或“杂合子”)。
(2)利用非裂翅(♀)×裂翅(♂)杂交,可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还可利用上图中________(♀)×________(♂),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作出判断。
(3)该等位基因若位于X和Y染色体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图中的杂交实验结果。
(4)研究发现果蝇体内e和f是两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死基因,即XeXe、XfXf、XeY、XfY的受精卵将不能发育。为了只得到雌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X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________的雌蝇,将该雌蝇与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蝇交配,即可达到目的。
下面介绍的是DNA研究的科学实验:
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1)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将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进行离心。
(2)以上实验结果能否证明遗传物质是DNA?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如图为简要处理的方法:
(1)在紫外线作用下,大肠杆菌的膜蛋白质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将图中的T2噬菌体抗性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_______酶,B是______________酶。
(3)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7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
\s 0 参考答案
答案为:BC;
解析:禽流感病毒表达时以RNA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mRNA,再翻译出蛋白质,没有逆转录过程,不需要逆转录酶;禽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过程①②需要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氨基酸,模板分别是互补的RNA和mRNA,所需要的酶也不同;不直接接触生禽,对禽肉制品进行高温加热后食用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有效措施。
答案为:CD;
解析:每个脱氧核苷酸中都含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故氢键数为:2n+3×eq \f(m-2n,2)=eq \f(3m-2n,2);
2条链中A+T的总量为2n,故一条链中的A+T的数量应为n;G=eq \f(m-2n,2)=eq \f(m,2)-n。
答案为:ACD;
解析:据题干可知,1属于含R的染色体丢失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2中如果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则不会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据图可知,3是缺失了含R的染色体片段而导致半合子(r)的产生;4是由于R基因突变成了r而导致纯合子(rr)的产生。
答案为:CD;
解析:体细胞中发生突变可以通过营养生殖(植物)传递给后代;基因突变包括诱发突变和自发突变,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突变也可以发生。
答案为:ABD;
解析:图甲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其中AB段表示DNA复制,BC段一直存在着染色单体,CD段发生着丝点分裂;图乙纵坐标为“每个细胞中核DNA含量”,其中AB段表示DNA复制,CD段表示细胞分裂末期形成子细胞。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甲BC段的细胞中含有1个Y染色体;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甲CD段的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乙BC段的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则处于图乙CD段的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中不会发生着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为:AD;
解析: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中①②④⑤过程存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③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具有随机、均等性,所以子代中Aa占1/2;图2子代中aaBB在aaB_中占1/3。
答案为:BC;
解析: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确定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4号为患者,其父亲既有致病基因又有正常基因,且表现正常,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A、a,则父母亲的基因型均为Aa,即1号与2号均为携带者,据图可知,3号为AA,即3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0;据患者家系带谱可知,5号的基因型为Aa,1号的基因型为Aa,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产前诊断是指在出生前对胚胎或胎儿的发育状态、是否患有疾病等方面进行检测诊断,做羊膜穿刺或绒毛取样进行基因检测都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方法。
答案为:BCD;
解析:基因S1、S2……S15是基因突变的结果;S1S2作父本,S2S4作母本,后代基因型为S1S2和S1S4,S1S2作母本,S2S4作父本,后代基因型为S1S4和S2S4;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品系进行杂交育种时,花粉不能受精,不必对母本去雄。
答案为:ABC;
解析: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统计时,需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通过基因诊断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也可能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答案为:BC;
解析:图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分裂均等,所以该细胞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由图丙可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肝脏细胞、造血干细胞均只进行有丝分裂;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丙的①和图丁的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0,对应图丁的c;图丁中a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丙的②,b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对应图丙①③的某一段。
答案为:ACD;
解析:基因中的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R、S、N、O互为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果蝇的每个基因都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会引起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答案为:ABC;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携带色盲致病基因,父亲的基因型为XBY,不携带色盲致病基因,孩子基因型为XbO,携带致病基因,所以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因为孩子的色盲基因来源于其母亲,所以受精的卵细胞形成过程是正常的,则不正常的应该是精子。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2条(有丝分裂的后期)。
答案为:
(1)4 AAbbccdd(或aaBBccdd或aabbCCdd或aabbccDD)
aaBBCCDD(或AAbbCCDD或AABBccDD或AABBCCdd)
(2)81∶175
(3)①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②简单的线性;
解析:
(1)假设褪黑激素的产生需要A(a)、B(b)、C(c)、D(d)等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分析实验①,子代中能合成褪黑激素的比例为1/16=(1/2)4,由此判断褪黑激素的产生至少受4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且当4对基因都含显性基因时才能产生褪黑激素,其余基因组成均不能产生褪黑激素。F1×aabbccdd→AaBbCcDd占1/16,则F1基因型为AaBbCcDd。F1雄羊(AaBbCcDd)×甲→子代中能合成褪黑激素的个体占1/8=1/2×1/2×1/2×1,则甲含有3对隐性纯合基因、1对显性纯合基因;F1雄羊(AaBbCcDd)×乙→子代中能合成褪黑激素的个体占1/2,则乙中含1对隐性纯合基因、3对显性纯合基因,且甲、乙的显隐性基因互补。
(2)F1基因型为AaBbCcDd,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中能合成褪黑激素的比例为(3/4)4=81/256,则合成褪黑激素∶不能合成褪黑激素=81∶175。
(3)从题图分析,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褪黑激素的产生不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答案为:
(1)杂合子
(2)裂翅 裂翅
(3)能
(4)XEfXeF XEFY;
解析:
(1)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F1出现了非裂翅雌果蝇,说明亲本中的裂翅果蝇是杂合子。
(2)用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需要常染色体遗传的杂交结果与伴X遗传的杂交结果不一致。可利用非裂翅(♀)×裂翅(♂)杂交,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裂翅中雌、雄均有,若是伴X遗传,后代裂翅中只有雌性;也可以利用题图中的裂翅(♀)×裂翅(♂)杂交,若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非裂翅果蝇中雌、雄均有,若是伴X遗传,后代非裂翅全为雄性。
(3)该等位基因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则P:裂翅(XAXa)×非裂翅(XaYa)→F1:裂翅(♀:XAXa)、裂翅(♂:XAYa)、非裂翅(♀:XaXa)、非裂翅(♂:XaYa),比值为1∶1∶l∶1,因此能出现题图中的杂交实验结果。
(4)果蝇由于XeXe、XfXf、XeY、XfY的受精卵不能发育,因此在该果蝇的群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XEFXef、XEfXeF,雄蝇的基因型为XEFY。XEFXef与XEFY交配,后代雌果蝇(XEFXef或XEFXEF)和雄果蝇(XEFY)均有;XEfXeF与XEFY交配,后代只有雌果蝇(XEFXeF或XEFXEf)。
综上分析:为了只得到雌性后代,通过育种需要得到X染色体上所含基因情况是XEfXeF的雌蝇,将该雌蝇与基因型为XEFY的雄蝇交配,即可达到目的。
答案为:
Ⅰ.(1)先将大肠杆菌在含35S的培养基上培养,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大肠杆菌
(2)不能。它只能证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要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还要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Ⅱ.(1)基因突变
(2)用T2噬菌体侵染混合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能形成菌落的就是T2噬菌体抗性菌株
解析:
Ⅰ.由于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只有在细菌体内才能表现代谢活动,所以对其蛋白质外壳进行标记,首先要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噬菌体侵染被标记的大肠杆菌。
Ⅱ.紫外线是诱变因素,使大肠杆菌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其膜蛋白质发生改变。
答案为:
(1)半保留复制
(2)解旋 DNA聚合
(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和磷酸 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1)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子代DNA保留了母链的一条。
(2)由图示知,A酶是解旋酶,破坏了DNA分子中两条链中的氢键,使DNA分子解开螺旋;B酶催化DNA子链的合成,为DNA聚合酶。
(3)图甲为DNA复制,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4)图乙中4为胸腺嘧啶,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三者构成的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高分突破练习专练12 遗传与进化冲刺高考50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高分突破练习专练12 遗传与进化冲刺高考50题-(含解析),共49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遗传与进化》练习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遗传与进化》练习一(含答案),共7页。
2021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三(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高考生物三轮冲刺《细胞的生命历程》练习三(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号染色体上,故B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