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亦可作簖),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履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 )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3.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成租和定额租。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C.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4.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被废弃;金朝定窑制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定窑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据此可知( C )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
B.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
C.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
D.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
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6.唐宋时期人均流通钱币量,752年约6钱,995年增加到17钱,1080年则是212钱。这一现象促使( )
A.农业投入增加 B.商品经济发展
C.边疆贸易增长 D.国家财政充足
7. 据考古发现,南宋都城临安的城市规划异于前代。临安的城市中心为资本和商业集中地,皇宫反倒偏居一隅。这反映出当时( C )
A.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B.商业发展削弱了专制皇权
C.工商业发展影响城市布局
D.传统城市格局已经被打破
8. 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9.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
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0.唐宪宗时李吉甫撰《元和国计簿》,计天下方镇48道,申报户数224万有余(很多藩镇未报户口)。其中所谓“东南纳税八道”,其户数已占到全国申报户数58.3%。这表明( )
A.南方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B.中国经济重心在唐朝完成南移
C.京杭大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
D.唐朝时中原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1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12. 下表是宋代书院及宰相籍贯分布情况统计。
从中可以得出,宋代( )
A.南方地区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B.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突出
C.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
D.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
13. 宋代蔡襄说:“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司马光则直言:“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据此可知,宋代( )
A.商业的兴起瓦解了传统的伦理
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婚俗观念
C.财富成为宋代择偶的首选条件
D.政府对商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14.宋代曾明确规定:“应典卖倚当庄宅田土,今后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违者论如法。”这反映了宋代( )
A.已有明显产权意识
B.开始出现土地所有权登记制
C.土地买卖相当频繁
D.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15.宋仁宗时国家规定,佃户迁徙无须地主开具证明,收获完毕,结清账目便可离开,地主不得无理阻拦。这意味着( )
A.货币地租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地租形态
B.佃户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根本改变
D.佃户基本摆脱地主对生产过程的干预
16.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二、非选择题(17小题21分,18小题13分,共3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12分)
18.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符号一:瓷器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
——据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文化符号二: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筒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
——据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1)据材料一指出瓷器在宋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11分)
(2)据材料二,中国丝绸外传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海上丝绸之路。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D 3. B 4.C 5.B 6.B 7. C 8. C 9. A 10. A
11.C 12. C 13. B 14.A 15.B 16.A
二、非选择题
17. (1)情况: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海外贸易发达;出现不受时限的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
(2)表现: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官方互市交易与民间贸易都相当活跃;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剧增,并开始出现纸币;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城市兴盛,城市人口增多。
18. ⑴地位:成为重要外贸商品。原因:制瓷等手工业发达,造船技术高超,航海技术先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海上交通发达,商品经济发达。
⑵影响:丰富了丝路沿途人们的服饰,促进了海外丝织技术的发展。
评价:是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对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精品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9课 辛亥革命精品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 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统一 精品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