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
展开二、活动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情景剧、小组探究及展示、微课,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传染病的危害及传播方法和途径,明白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三、活动重点:
普及传染病知识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四、活动难点:
区分各类传染病的特征和预防手段
五、活动准备:
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微课。 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 3、排演《我感冒了》情景剧。
4、每人做一份《预防传染病》手抄报。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询问学生生病的恢复情况,拉近师生间距离。
2、展示新闻报道中出现的由于发生传染病引发的问题,揭示“传染病猛于虎”。
(二)授课
活动一:情景剧表演《我感冒了》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剧表演揭示什么是传染病以及传染病的三个重要环节。
活动二:手抄报展示
【设计意图】对学生所做手抄报予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三:小组合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手抄报的过程中对相关传染病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小组成员再汇集集体之智慧完整总结出一类传染病共享于同学。
小组活动一
请每一小组选择一种传染病,结合小组内成员所做手抄报从传播途径、主要症状、预防措施三方面进行讨论,并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发言。
1.七种常见的传染病,七个小组分别介绍,再整体归纳 ①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②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③流行性腮腺炎
俗称“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④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⑤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⑥结核病
结核病过去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传播途径: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有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⑦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
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2.预防措施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①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②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③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④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⑤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⑥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 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⑦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⑧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⑨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⑩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小组活动二
每一小组送大家一句预防疾病谚语。
【设计意图】学生的谚语会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记忆,也便于宣传预防措施。 活动四:传染病预防知识问答 【设计意图】巩固本节活动课所讲的内容,再次提高学生的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对防控措施的落实;也是对学生日常面对传染病时,及时采取正确得当的预防方案。 ①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 ②流行性感冒是( )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③流行性感冒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
A.高热伴畏寒或寒颤 B.头痛肌痛,乏力 C.急性热病容 D.腹痛、腹泻 ④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 ⑤学校发生流脑疫情时,哪项防治措施不正确( ) A.易感者接种流脑疫苗 B.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
C.及时将患者隔离 D.预防服药后可以进行集体活动或大型集会 ⑥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方式哪一项除外( ) A.说话 B.蚊虫叮咬 C.咳嗽 D.喷嚏
⑦肺结核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A.一般的接触 B.一起吃饭 C.病人咳嗽、打喷嚏的飞沫被别人吸到肺内 D.血液传播 ⑧流感流行的季节,你应该( )
A.少去公共场所,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B.自己吃感冒药预防 C.外出戴好口罩在家时关好门窗 D.不理不睬 ⑨传染病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是( )
A.发病初期,表现出病症的时候 B.发病中期,病重的时候
C.发病末期,病要好的时候 D.病好后,病症刚刚消失的时候 ⑩传染病易感人群是指(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 B.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三)总结
学生总结传染病的类型和预防措施 七、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活动课的内容安排,基本都实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也对传染病有了认识和了解,也有了一定的预防措施。重要的是要巩固今天活动的成果。要让学生平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落实这些措施方案,要时刻提醒学生,告诫学生,要让学生有这种潜意识,形成习惯,同时也是很好的宣传。
“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复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抗疫典型思政案例,心理健康知识,防范溺水,生命第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 这是一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班会背景,班会目标,班会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艾滋病预防教育》主题班会 教案: 这是一份《艾滋病预防教育》主题班会 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介绍,正确对待感染者,小组讨论,总结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