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1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2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3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4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5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6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7页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35张)【课件51】第8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文明的产生,人类产生,人类文明产生,哪个更文明,文明如何出现,过程社会大分工,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古代中国,古印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重点】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难点】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文明出现的条件和标志: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效率不断增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士兵和吏。——《全球通史》
    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阶级或等级、国家、文字等。这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指南。 ——《全球通史》
    条件:农耕畜牧取代渔猎采集 生产效率提高 出现剩余
    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前提: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标志:阶级、国家、文字
    畜牧业/农业畜牧业/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
    剩余物—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国家—文字(记事管理)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矛盾激化→国家产生!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专门从事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进而推动了早期城市的形成
    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随着早期国家的形成,人类也随之进入奴隶社会
    剩余产品—私有制—贫富分化—阶级—国家—文字
    良渚文化算不算“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地理分布上共同特点?
    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左右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左右
    古印度文明约BC3千纪
    中国文明约BC2070年
    古希腊文明约BC2千纪
    人类最早文明的分布与农业最初发生地几乎完全一致
    古代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为什么?
    (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流域)
    1.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与古巴比伦文明
    (1)自然环境: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2)文明发展概况 约公元前4000年,开始向文明过渡 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类型是城市类型。第一个中心在苏美尔;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邦。各城邦相互征战不休,结果轻易地就被来自北方的印欧入侵者和来自南方的闪米特入侵者所征服。……另一位伟大帝国创立者也是闪米特人,即汉谟拉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3)古巴比伦文明: 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法律:颁行《汉谟拉比法典》①内容:涉及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借贷等②地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③目的: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3)古巴比伦文明: 文化成就: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②《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③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的文明(军事成就)。
    前3500年左右约前2900年前18世纪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充足的水源
    ①君主专制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
    ①楔形文字②《吉尔伽美什》③洪水方舟传说④60进位制 ⑤战车
    2.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
    (1)自然环境:东北非的埃及虽然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2)文明概况①政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 完善的官僚系统。 法老拥有至上权威,是神在人间代表。
    ②文化成就 文字:象形文字 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建筑:金字塔(法老权威) 数学: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 书写材料:纸莎草纸
    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全球通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如何影响文明?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全球通史》
    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
    (1)文明概况:①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BC3)②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BC6)。
    ②佛教产生创始人:释迦摩尼作用:主张众生平等,抨击种姓制度高下分明的等级体系,赢得了大批信众,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3)文化成就:①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②建筑:首陀罗的建筑和雕刻融合了印度和希腊艺术③科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④文字:象形文字⑤宗教:婆罗门教和佛教
    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
    (1)自然环境:多山多岛环海,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2)概况:①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②前8世纪-前6世纪,城邦发展起来
    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表现:斯巴达(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雅典(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
    地理位置:多山多岛环海
    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
    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形成
    人文条件:平等互利、进取精神
    公民能够直接参与民主政治
    注意:地理环境起重要作用而非决定作用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b雅典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的源头。
    积极:a.城邦制度有利于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
    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从苏格拉底之死看雅典民主政治
    谁审判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承不承认有罪?
    【概念说明】 城邦制度:城邦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他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人们因此把古希腊城邦比喻成“男性公民的俱乐部”。
    ②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成为社会动乱的隐患。
    局限性:①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实质)
    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
    前提:农耕畜牧的产生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基本独立发展,明显的多元特征
    1.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2.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3.“从苏美尔城邦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了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主要历史时期”,这实质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  )A.稳定性 B.充满了刀光剑影C.落后性 D.各部族共同创造
    4.原始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寻找食物的方式逐渐从原始的渔猎采集转化为饲养和种植,原始的种植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种变化反映了(  ) 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部门 C.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分工
    5.古埃及王国时期,太阳神“拉”被奉为埃及的最高神,国王被说成是“拉”之子,是“拉”的直系后裔。国王的名字后面都要缀上“拉”的名字。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B.宣扬君主至上权威C.官僚机构日益庞大 D.王权进一步被神化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集体备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采集狩猎,农耕畜牧,地理位置,古巴比伦文明,世界第一部太阳历,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下的印度社会,古希腊文明,城邦时代,斯巴达全民尚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人类文明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类文明的产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