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一模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一模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同学认为金鱼藻、黑藻是藻类植物,小明认为它们均属于被子植物。下列哪项事实可支持小明的观点
A.金鱼藻和黑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和黑藻有种子
C.金鱼藻和黑藻有发达的疏导组织 D.金鱼藻和黑藻能开花结果
2.疾病给人类带来了痛苦和伤害,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发病原因,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下列病因与疾病不相符的是
A.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B.饮食中缺铁——营养性贫血
C.缺乏维生素B——坏血病 D.饮食中缺钙——骨质疏松症
3.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生殖和发育离摆脱了水的限制
③幼体用鳃呼吸
④皮肤裸露
⑤完全用肺呼吸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激素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
B.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C.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D.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5.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甲图中的④
B.乙图观察到的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其中结构1为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C.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丙图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丁图视野中出现的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有误造成的
6.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错误的是( )
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动物的繁殖行为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
7.如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叙述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若3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D.若4受损,则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8.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大树底下乘凉感觉舒适,这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
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大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筛管运输到茎和叶
D.乘凉的人与大树相比,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9.某人下肢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最可能滞留在( )
A.肺静脉 B.肺泡处的毛细血管
C.下肢静脉 D.右心房
10.在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以下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是
A.雨后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B.阴天移裁——减弱蒸腾作用
C.施有机肥——促进有机物的吸收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11.下列关于动物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海龟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用肺呼吸
B.蝙蝠的前肢变成翼,用气囊辅助肺呼吸
C.涡虫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D.蛔虫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体节组成
12.依据如图所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肺静脉中②的颜色是暗红色,含二氧化碳较多
B.③与④通过静脉相连,分别是动脉和毛细血管
C.⑤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功能
D.①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13.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
B.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
D.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
14.下列各项育种实例中,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荧光猪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
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出高产耐盐碱水稻
D.普通南瓜的种子经组织培养后栽种,经选择培育成70多个南瓜品种
15.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海带、葫芦藓、肾蕨、玉米四种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带的叶能进行光合作用 B.铁线蕨用孢子繁殖,孢子是生殖器官
C.玉米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D.泥藓有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16.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流程图正确的是
A.视觉的形成: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视觉
B.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
C.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房
D.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17.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中①和②代表结构,③和④代表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大分子蛋白质经①过滤到②中
B.健康人体的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
C.人喝进的部分水随④排出需要经过肾静脉
D.在健康人体内,肾小球末端和肾小管末端流动着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和尿液
18.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四个实验的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甲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装置乙验证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C.装置丙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D.装置丁验证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19.下图表示的是人体的屈肘动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1、2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B.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2两端的肌腱连接起来
C.完成屈肘动作时,1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
D.在屈肘动作中3起到杠杆的作用
20.下列有关对科学家实验结论或科学成就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被誉为“遗传学之父”
B.米勒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等有机物
C.比耐登首先发现生物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D.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并发明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
2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22.关于人体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动脉和静脉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B.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器官组成
C.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D.婴儿不能像成入与样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受损
23.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观察横切菠菜叶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溶解叶绿素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形状
D.
检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
A.A B.B C.C D.D
24.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每组同学通过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只能大致说明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B.在“证明细菌对植物体遗体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要使树叶保持湿润的原因是为细菌提供生存所需的水分
C.在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时,用燃烧的蜡烛迅速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火焰立即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时,可看到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着生的青绿色孢子
25.下列有关动物运动与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这是其运动缓慢的主要原因
B.小动物闻到老虎的气味纷纷逃跑,这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
C.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D.暴雨前,蚁群叼着卵茧、食物等有序的往高处转移,说明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26.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
B.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馒头,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27.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37℃是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适宜温度
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②③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28.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对植物的生长、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
C.被誉为太阳鸟的东方蜂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人为捕杀或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一般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29.下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用曲线X或Y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b代表脑,则曲线Y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B.若b代表肺,则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若b代表肾脏,则曲线X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D.若b代表小肠,则曲线Y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30.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老坛酸菜”需要用到乳酸菌
B.制作“王致和豆腐乳”需要用到毛霉
C.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人类从青霉中提取了青霉素,可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
31.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自其19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人抽样统计了自1900年到1960年两种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此种昆虫的正常翅和残翅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正常翅昆虫数量减少,是其繁殖能力减弱导致的
C.在该岛上容易生存的是残翅昆虫属于有利变异
D.不同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2.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蛔虫有口无肛门,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
B.沙蚕有发达的肌肉,与其爬行生活相适应
C.鲨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与其水中游泳生活相适应
D.鹞鹰的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33.下列有关细菌与真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依据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B.细菌的芽孢和真菌的孢子,都是用来繁殖后代的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D.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而形成的,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
34.现有猫、虎、狮、狼、和狗五种生物,已知猫、虎、狮、狼、和狗都属于哺乳动物纲;虎和狗同属于食肉目;猫与虎、狮同属于猫科;狼和狗同时属于犬属。则与狼共同特征最多的生物是
A.猫 B.虎 C.狮 D.狗
35.4月23日,一只野生东北虎闯入村庄,被麻醉后提取组织送检并送往东北虎林园。东北虎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研究东北虎的遗传特性对其物种延续具有重要意义、如图为东北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东北虎的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据图判断该东北虎的性别为雄性
C.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
D.东北虎精子内性染色体为X或Y
二、综合题
36.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同学们在“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幼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时,实验方案如下表:
步骤
1号
2号
3号
1
分别向3个水糟中加入温度为22-26℃池塘水2L
2
分别向3个水槽中放入10只处于相同生长状态的蝌蚪(未发育)
3
每天投放5g饲料
A
每天投放5g饲料和5mg甲状腺激素抑制剂
4
每天观察记录结果
现象
正常发育
提前发育成小青蛙
几乎未发育
(1)请将实验步骤A补充完善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该实验选用蝌蚪做实验材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
(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花鸟市场看到一种动物—小金蛙:它是非洲爪蟾的白化品种;它前肢细短,后肢粗壮;后肢趾间有蹼,蹼薄而透明,血管肉眼可见。
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用小金蛙代替小鱼观察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10%的酒精麻醉小金蛙;
②用湿纱布覆盖小金蛙的头部和躯干部,露出一条后肢;
③用棉签轻轻的展开趾蹼,使其平贴在培养血上;
④低倍镜下观察血液的流动。
(1)如图为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小金蛙趾蹼内血液流动情况,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______;显微镜下血管[2]中血流的特点是______;实验结束后,将小金蛙放入清水中解除麻醉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其皮肤上出现一些气泡,这是因为______。
(2)小金蛙是非洲爪蟾的白化品种,该变异是由于______导致的;几十年前常见的青蛙和蟾蜍现在越来越少见,你认为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请列举1-2条)。
37.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图为人体呼吸、消化、循环等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小明早餐仅吃了1个鸡蛋,鸡蛋经过消化的终产物依次穿过______进入血液,此处血液经过物质交换后发生的变化是______;上午第4节体育课时,他出现浑身无力、出虚汗等症状,这与______的分泌有关,喝了一杯糖水后,病状很快消失。
(2)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鼻腔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______吸入的气体;在进行a过程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
(3)课间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和动脉瓣分别处于______(打开或关闭)状态。
38.稻花鱼是生长在水稻田里的鱼类的泛称,通常为鲫鱼、鲤鱼,也有草鱼,因吃水稻田里的杂草、虫子以及稻花等长大而得名。图一为稻田生态系统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稻田中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很多,如阳光、水、害虫、鱼、麻雀、杂草等,这些因素统称为______;与崂山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原因是______。
(2)“稻花香,满粮仓”。在水稻开花时期,稻花鱼会用头部撞击水稻茎,稻花和卷叶螟、二化螟的幼虫纷纷掉落,成为稻花鱼的美餐,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这属于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田中的青蛙、稻花鱼及麻雀都捕食水稻害虫,这对生态环境的意义是______。
(4)图二是稻田主要害虫二化螟的幼虫和成虫,由图可知其发育过程为______;稻花鱼在水中游泳的动力来自于______;麻雀适于飞行生活的肌肉特点是______。
39.2020年2月,世卫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截止到2021年4月30日,全球患者累计1.5亿人,累计死亡315万人。在全球疫情汹汹之际,我国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倾力为国民健康铸就防线。
(1)病毒的结构简单,仅由A蛋白质外壳和B遗传物质(核酸)组成。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IgM和IgG两种抗体,其含量和变化过程如上图所示。由图可知,在潜伏期内______(能或不能)检测到抗体,所以传染病防控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必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______(核酸或抗体)检测。
(2)石家庄等地“封城”防控,属于______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你可以怎么做?______(列举2条)。
(3)2020年4月,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恒河猴等动物初步研制出了疫苗a,为了检验疫苗a对新冠肺炎是否有预防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实验过程并回答问题:
①选取20只年龄相同、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恒河猴平均分成两组,放在相同环境下喂养。第一组注射3微克生理盐水,第二组注射______。
②第1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分别检测两组恒河猴体内的新冠病毒抗体量,发现第一组恒河猴体内的抗体均为0,第二组恒河猴体内的抗体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
③第22天,分别将等量且适量的新冠病毒注入到两组恒河猴体内。
④第29天检测新冠病毒的含量,发现第二组恒河猴体内的病毒核酸含量为m,而第一组恒河猴体内的病毒核酸含量为100000m。
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善;根据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我国已上市的3个品牌的新冠疫苗均是由灭活的新冠病毒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作用原理是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______,从而提高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该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
三、资料分析题
40.2021年1月的热播剧《山海情》让更多人认识了造福本土、泽被全球的菌草;了解了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菌草技术发明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
(资料一)巨菌草,原产于北非,林占熺教授于1983年引进中国,经过20多年培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和土壤环境的草种。巨菌草适应性强,耐酸、耐盐碱、抗病虫害能力强;农田、荒山、沙漠均可种植。植株高,生长快,网状根系发达,能有效增加沙地地表糙度和覆盖物,明显降低风速,达到防风阻沙的效果。
(资料二)农户栽种巨菌草采用茎杆繁殖,其每节茎杆上都长有腋芽,在繁殖时只要把带腋芽的茎杆插在土壤中就行(保持腋芽朝上)。其植株高大,亩产高达30吨,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巨菌草在强光下光合效率高,每亩巨菌草每年可以吸收6吨二氧化碳。
(资料三)以巨菌草代替木材栽培真菌,巳知可栽培香菇、灵芝等49中食用菌、药用菌。除此之外,还可作饲料喂牲畜、作绿肥、作沼气原料等。2008年开始应用于生物质发电、纤维板、制造燃料乙醇(俗称酒精)等能源用途。
(1)巨菌草从北非引进中国后,经过科学家20多年逐代的人工选择育种,选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巨菌草新品种,这是生物多样性在哪一层面的体现______“巨菌草耐酸、耐盐碱,农田、荒山、沙漠均可种植”、“网状根系发达,能有效增加沙地地表糙度和覆盖物,明显降低风速,达到防风阻沙的效果”分别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何种关系______。
(2)资料二中巨菌草的繁殖方式为______。巨菌草“亩产高达30吨,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原因是______。
(3)图甲是测得实验棚内巨菌草24小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其有机物积累的时间段是______,请在图乙坐标轴上画出该实验棚内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______。
(4)资料三中“巨菌草代替木材”作为栽培真菌的培养料,为防止杂菌影响,在接种菌种前,应当______;巨菌草用于“制造乙醇”、“作沼气原料”,二者的发酵原理都是利用微生物在______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代谢产物;其中,沼气产生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有一种是甲烷菌,它与制造乙醇的菌种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41.“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相对于传统水稻能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正常生长。1986年,陈日胜偶然在海水短期浸泡过的土地边发现了一株带芒的水稻,从那时开始,陈日胜每年一代代种植,不断对其进行繁殖、筛选,最终选育出名为“海稻86”的新品种。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海稻86”,通过杂交试验和选育,获得了耐盐碱效果更高的海水稻。2019年秋,在青岛城阳区上马街道盐碱地“海水稻”种植区,水稻最高亩产达636.6公斤,口感香甜甘糯,且栽种过程不需要施用化肥。
(1)种植海水稻不需施用化肥,原因是______;“海水稻”口感香甜、一点也不咸,这是因为______。
(2)“海水稻”稻壳顶端有的具有芒,有的没有芒。无芒有利于收割,脱粒及稻谷的加工。为研究海水稻有芒和无芒的遗传规律,科研团队进行了以下三组杂交实验。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后代性状表现和植株数目
有芒(株)
无芒(株)
1
有芒×有芒
2400
0
2
有芒×无芒
1185
1215
3
无芒×无芒
570
1830
①“海水稻”稻壳顶端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它们是由______控制的。
②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推测第2组亲本组合中无芒的基因组成是______;在第3组后代的无芒植株中,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______株。
③若“海水稻”叶肉细胞中含有N对染色体,则其根尖成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______条。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藻类植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详解】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金鱼藻、黑藻能开花、结果,因此属于被子植物。故选D。
【点睛】
熟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2.C
【分析】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详解】
A.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A正确。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会患贫血症,建议多食用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B正确。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C错误。
D. 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幼年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微生物和无机盐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B
【分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详解】
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更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①正确,④错误;生殖和发育离摆脱了水的限制,使爬行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②正确;
爬行动物终生用肺呼吸,肺可呼吸空气中的氧气,③错误,⑤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爬行动物的特点。
4.D
【分析】
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详解】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没有导管;外分泌腺才有导管,A错误;
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不是呆小症,B错误;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不是侏儒症,C错误;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D正确。
【点睛】
熟记内外分泌腺的区别及激素导致的病症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D
【分析】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其中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象更清晰,适合小范围内调节焦距。
(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擦、滴、取、放、盖、染,吸。
【详解】
A.如果在显微镜下所观察的物像不清晰,应调节甲图中的⑤细准焦螺旋,可使物象更加清晰,A错误。
B.乙图观察到的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其中结构1是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错误。
C.为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而不是生理盐水(口腔上皮细胞才滴生理盐水),C错误。
D.为防止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时先将盖玻片一侧接触水滴,再慢慢放下。因此,出现丁图现象的原因是盖盖玻片时操作有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6.A
【分析】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每个节气都有平均温度。
【详解】
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忙着春耕播种。这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A错误。
B.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春天,温度适宜,水中的藻类植物就会大量繁殖,漂浮在江水、湖水中,使得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诗句中描述的应该是藻类植物。B正确。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的是莺的求偶行为,和燕子的筑巢都属于繁殖行为,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落红化泥说的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正确。
故选A。
【点睛】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的作用。
7.C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反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反射包括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详解】
AB.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简单反射,故AB正确。
CD.膝跳反射的反射弧:2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3传入神经→1脊髓(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大腿肌肉(效应器),属于简单反射,3传入神经受损,不能将冲动传入脊髓,因此没有感觉和反应,4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将冲动传导至效应器,但可以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因此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反射的类型及特点。
8.C
【分析】
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
①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导管是由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上下两个细胞的细胞壁消失,因此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正是利用根、茎、叶等中的导管将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身体各部分的。
②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筛管可以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从上往下的运输到根等器官。
【详解】
A.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更新空气,使大树周围空气清新,人感觉舒适;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使人感觉凉爽。故树底下乘凉感觉舒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关,A正确。
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生理活动使大树周围的环境变得舒适,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大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和叶,C错误。
D.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故乘凉的人与大树相比,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的意义、能区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9.B
【分析】
血管的类型和特点
①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②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③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
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下肢脱落的血栓,随血液循环到达毛细血管处就会滞留;下肢血栓脱落后要通过下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所以,下肢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最可能滞留在肺部毛细血管处,故选B。
【点睛】
解答该题要从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方面考虑。
10.C
【分析】
植物适时松土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无机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强弱与光照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增加光照时间和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够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详解】
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A正确。
B.阴天移栽能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故B正确。
C.灌溉、施肥能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而不是吸收有机物,故C错误。
D.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植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1.A
【分析】
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3.涡虫:淡水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身体分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感知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4.蛔虫: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
【详解】
A.海龟属于爬行动物,所以海龟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用肺呼吸,A正确。
B.蝙蝠属于哺乳动物,不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用气囊辅助肺呼吸”是鸟类的主要特征,B错误。
C.涡虫淡水生活,身体两侧对称,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C错误。
D.蛔虫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蛔虫的身体不分节,D错误。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各类群动物的主要特征。
12.C
【分析】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因此图中图中①心脏,②血液,③动脉,④毛细血管,⑤血浆。
【详解】
A.肺静脉中②血液的颜色是鲜红色,为含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A错误。
B.④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B错误。
C.⑤血浆中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正确。
D.①心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3.B
【分析】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点,如图所示:
【详解】
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子叶中,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⑥胚乳中,故A错误。
B.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子叶的数量不同,菜豆种子两片子叶,玉米种子一片子叶,故B正确。
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⑥胚乳,胚乳中含有淀粉,故C错误。
D.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了玉米和菜豆种子结构的异同。明确玉米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4.D
【分析】
(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2)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
【详解】
A.荧光猪是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的简称,这种转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转基因克隆猪在紫外光源激发下,口舌、鼻以及四蹄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故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转基因荧光猪,A正确。
B.从产奶量不同的奶牛中人工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是人工选择了奶牛中的有利变异(产奶量高),B正确。
C.高产不耐盐碱水稻与低产耐盐碱水稻杂交选育出高产耐盐碱水稻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C正确。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故普通南瓜的种子经组织培养后栽种,只能得到普通南瓜,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15.C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
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属于生殖细胞,不是生殖器官,B错误。
C.玉米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C正确。
D.泥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征。
16.D
【分析】
(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2)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详解】
A.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A错误。
C.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由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再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即: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B错误。
D.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C错误。
B.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正确。
故选D。
【点睛】
用流程图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的生理活动时,要注意各项生理活动进行的先后顺序。
17.D
【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图中:①肾小球、②肾小囊,③原尿、④尿液。
【详解】
A.当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滤到②中,A错误。
B.当③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③和④都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而④不含有葡萄糖,B错误。
C.喝进的部分水随尿排出可不经过肾静脉,C错误。
D.动脉血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故出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肾小球、肾小管末端中流动的液体分别是动脉血、尿液,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8.C
【分析】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4)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只是对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
【详解】
A.装置甲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A正确。
B.装置乙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B正确。
C.装置丙形成2组对照实验,将装置丙置于温暖的环境中,最左边烧杯中的种子有少量的水而能萌发,右边烧杯中的种子浸没在过量的水中而不能萌发,变量是空气,故装置丙的设置只能得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充足的空气,C错误。
D.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因此1试管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植物油变成脂肪微粒,2试管中物质不变,此结果说明: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睛】
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遵循实验原则,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9.C
【分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图中1肱二头肌,2肱三头肌。
【详解】
A.由图可看出,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A错误。
B.前臂骨和上臂骨通过关节连接起来,B错误。
C.屈肘时1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正确。
D.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3关节起支点作用,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提供动力,D错误。
故选C。
【点睛】
明确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B
【分析】
米勒实验:
米勒试验装置中煮沸的水模拟了原始海洋,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的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氨基酸。因此,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有机小分子,如氨基酸。
【详解】
A.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被誉为“遗传学之父”,A正确。
B.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C.1883年,比利时胚胎学家比耐登,以马蛔虫为材料,发现其精子和卵细胞各自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一半(2条染色体),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与体细胞 相同,C正确。
D.巴斯德: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并发明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D正确。
故选B。
【点睛】
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的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
21.D
【分析】
若甲图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图中: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水分,④有机物。
图乙中:MN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增加,说明光合作用逐渐增强,到N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NP段二氧化碳吸收含量增多,表示光合作用逐渐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到积累。
【详解】
A.若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根据箭头指向,叶片吸收①,放出②,则①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②表示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正确。
B.光合作用需要水为原料,产物是有机物,③水分通过叶脉的导管运输,④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B正确。
C.图乙的M点,光照强度为零,说明光合作用还没有进行,因此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光合作用强度要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该大于N点才行,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22.C
【分析】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视近物,晶状体凸度变大;视远物,晶状体凸度变小。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实现的。
【详解】
A.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静脉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这有利于保证血液按照一定的方向流动,动脉内没有瓣膜,A错误。
B.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等组成,但血液属于组织,不属于器官,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被睫状体调节,C正确。
D.婴儿不能像成人与样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发育程度不完善,还不能控制脊髓的排尿反射活动,D错误。
故选C。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组成、眼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3.A
【分析】
(1)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步骤:①用镊子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平展在载玻片上。②用手捏紧两个并排的双面刀片,迅速切割载玻片上的叶片。③将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④用毛笔蘸取最薄的一片,将切片平整展放在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制成临时玻片。
(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
(4)一种物质总是具有区别于其它物质的特性,例如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人们常利用这个特性来鉴定淀粉的存在。
【详解】
A.由分析“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步骤”可知,本实验不需要用碘液染色,A错误。
B.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B正确。
C.如果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会吸水膨胀甚至涨破影响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浓度是0.9%,故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用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形状,C正确。
D.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则植物所处的环境中缺少二氧化碳,如果再设计另一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将小烧杯中的液体换成清水,其他条件和设置都相同,则形成一组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养成熟练科学的实验操作习惯以及明确操作的目的。
24.C
【分析】
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①水;②适宜的温度;③营养物质;④氧(有的不需要);⑤生存空间等。
2.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青霉的菌丝有两种:在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的,叫直立菌丝;深入到营养物质内部的,叫营养菌丝。营养菌丝能够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供霉菌利用。与细菌一样,真菌细胞内也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腐生生活。在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青绿色的孢子。
【详解】
A.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 故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模拟实验中,每组同学通过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只能大致说明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A正确。
B.结合分析可知:在“证明细菌对植物体遗体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要使树叶保持湿润的原因是为细菌提供生存所需的水分,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在探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时,用燃烧的蜡烛迅速放进装有萌发种子的瓶里,火焰立即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但该实验不能证明萌发的种子还释放二氧化碳,C错误。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时,可看到青霉的直立菌丝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着生的青绿色孢子,这些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题中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步骤、结构和结论是解题的关键。
25.B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又分为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都起作用,它可减少与捕食者相遇的可能性,而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者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者相遇后的逃脱机会。(4)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详解】
A.高等动物的运动需要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协调配合,使运动灵活,运动速度快,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骨头,其运动缓慢,A正确。
B.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跑属于防御行为而不属于信息交流,B错误。
C.一 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C正确。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蚁群叼着卵茧、食物等有序的往高处转移说明在蚁群中有社会行为,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动物行为的特点及分类。
26.A
【分析】
分析图例:①是细菌,为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②是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③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④是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⑤是植物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详解】
A.结合分析可知:③是病毒,无细胞结构;①是细菌,是原核细胞,A错误。
B.①细菌通常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B正确。
C.②酵母菌可用来制面包和酿酒,④是草履虫,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C正确。
D.①②④是单细胞生物,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细胞只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A。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7.D
【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详解】
A.①试管内加入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故A正确。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故B正确。
C.①②对照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唾液,其它的实验条件均相同,故C正确。
D.②③试管有唾液和舌的搅拌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不能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8.D
【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
【详解】
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动物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B正确。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东方蜂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能传粉,C正确。
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D错误。
故选D。
【点睛】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29.A
【分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
【详解】
A.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以判定:a段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脑部的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脑部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所以,若曲线b代表脑,则曲线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所以,若b代表肺,则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正确。
C.若b代表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减少,即曲线X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C正确。
D.若b代表小肠,由于在小肠内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曲线Y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D正确。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0.D
【分析】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二是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三是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四是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详解】
A.乳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使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所以制作“老坛酸菜”需要乳酸菌,A正确。
B.制酱要用多种霉菌,制作豆腐乳需要用到毛霉,B正确。
C.把人的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再将大肠杆菌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培养,这样就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这种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C正确。
D.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的疾病,对病毒不起作用。而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冠肺炎病毒,所以青霉素不能用于该病的治疗,D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要多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31.B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
A.昆虫的正常翅和残翅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遗传给后代,A正确。
B.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并不是繁殖能力减弱导致的,B错误。
C.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C正确。
D.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不同翅型昆虫的数量变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点睛】
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环境对这些变异起选择作用:具有适应环境变异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否则就被淘汰。
32.C
【分析】
蛔虫是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沙蚕是节肢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鲨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鹞鹰属于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详解】
A.蛔虫寄生在小肠中,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为了避免被寄主消化液侵蚀,A错误。
B.沙蚕生活在海洋中,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爬行和游泳,B错误。
C.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它的这些特征是与其水生生活相适应的,C正确。
D.鹞鹰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鹞鹰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鹞鹰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所以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只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D错误。
【点睛】
掌握各种动物类群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3.B
【分析】
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等,其中霉菌和蘑菇菌等大多是由大量的菌丝组成的,菌丝上面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可以发育成新个体,所以多细胞真菌靠孢子来繁殖后代的。
【详解】
A.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正确。
B.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芽孢是菌体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形成的休眠体,不是生殖方式,真菌是孢子生殖,错误。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可作为分解者参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正确。
D.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其中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而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生殖方式。
34.D
【分析】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据此答题。
【详解】
A.猫和狼同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属于猫科,狼属于犬科,猫和狼同目不同科,A不符合题意。
B.虎和狼同属于哺乳纲,食肉目,虎属于猫科,狼属于犬科,虎与狼通目不同科,B不符合题意。
C.狮与虎同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狮属于猫科,狼属于犬科,狮与狼通目不同科,C不符合题意。
D.狗与狼同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不同种,属是个小单位,共同特征最多,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这种题目是考查同学们的思维能力,看起来有点儿难,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技巧,就不觉得难了。
35.C
【分析】
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所以,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且成单条存在的。通过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也是成对存在的。
【详解】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A正确。
B.图示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表示雄性,B正确。
C.东北虎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18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即19对,C错误。
D.雄性东北虎的性染色体是XY,精子内性染色体为X或Y,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性别的遗传以及染色体的组成。
36.每天投放5g饲料和5mg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蝌蚪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其幼体和成体有显著区别,实验效果明显 3、1、2 红细胞单行通过 小金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遗传物质改变 农药等引起的水体环境污染;水域面积减少等
【分析】
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
(一)(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所以,2号中的A处是:每天投放5g饲料和5mg甲状腺激素。
(2)根据实验“1号正常发育、2号提前发育成小青蛙、3号几乎未发育”的结构,能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3)两栖动物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从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二是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来看,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故该实验选用蝌蚪做实验材料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蝌蚪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其幼体和成体有显著区别,实验效果明显。
(二) (1)血管类型和特点:3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1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2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所以,题图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小金蛙趾蹼内血液流动情况中,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3、1、2;显微镜下血管2中血流的特点是红细胞单行通过。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所以,实验结束后,将小金蛙放入清水中解除麻醉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其皮肤上出现一些气泡,这是因为小金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2)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小金蛙是非洲爪蟾的白化品种,该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两栖动物是很多农业害虫的天敌,但由于环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积缩减等原因,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应加大保护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力度,同时禁止对它们乱捕滥杀。所以,导致青蛙和蟾蜍现在越来越少见的主要原因是农药等引起的水体环境污染;水域面积减少等。
【点睛】
理解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科学探究过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37.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 变成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胰岛素 温暖 收缩 关闭、打开
【分析】
图中: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E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网;①是营养物质的吸收,②是废物的排出。
【详解】
(1)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所以,小明早餐仅吃的鸡蛋经过消化的终产物是氨基酸,在小肠处,依次穿过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的是体循环的一个分支,因此经过小肠后,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上午第4节体育课时,他出现浑身无力、出虚汗等低血糖的症状,这与胰岛素的分泌有关。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故他喝了一杯糖水后,病状很快消失。
(2)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粘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粘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所以,鼻腔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图中在进行a过程时,属于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收缩。
(3)心脏内的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动脉开。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心房→心室→动脉)。所以,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和动脉瓣分别处于关闭、打开状态。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以及正确识图。
38.生物因素 生物种类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 后天学习行为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 完全变态发育 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胸肌发达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根据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划分,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影响,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详解】
(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稻田中的阳光、水、害虫、鱼、麻雀、杂草属于生物因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的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崂山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2)稻花鱼用头撞击水稻茎捕食的行为,是通过环境的影响,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3)稻田中得青蛙、稻花鱼和麻雀都捕食水稻害虫,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
(4)三化螟是农业害虫,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从而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鸟类的胸肌发达,有利于鸟类的飞行。
【点睛】
本题考查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相关知识,试题较抽象,需比较分析,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39.不能 核酸 切断传播途径 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等 3微克疫苗 疫苗a能提高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产生特定的抗体 特异性免疫
【分析】
1.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点。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③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①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②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带口罩出门等;③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
【详解】
(1)病毒的结构简单,仅由A蛋白质外壳和B遗传物质(核酸)组成。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IgM和IgG两种抗体。由图可知,在潜伏期内两种抗体的含量都是零,故不能检测到抗体。所以传染病防控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就必须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这样能更早的发现感染者。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而石家庄等地“封城”防控,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新冠肺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等。
(3)①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所以,第一组注射3微克生理盐水,第二组注射3微克疫苗。② “第二组恒河猴体内的病毒核酸含量为m,而第一组恒河猴体内的病毒核酸含量为100000m”。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疫苗a能提高人体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4)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所以,疫苗作用原理是使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特定的抗体,从而提高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该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和预防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40.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 扦插(无性生殖) 植株高大,在强光下光合效率高,积累的有机物多 6时~18时 灭菌 无氧 甲烷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②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详解】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所以,巨菌草经过科学家的人工选择育种,选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和土壤环境的巨菌草新品种,这是生物多样性在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所以,“巨菌草耐酸、耐盐碱,农田、荒山、沙漠均可种植”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而“网状根系发达,能有效增加沙地地表糙度和覆盖物,明显降低风速,达到防风阻沙的效果”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
(2)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故资料二中巨菌草的繁殖方式为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故巨菌草“亩产高达30吨,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原因是植株高大,在强光下光合效率高,积累的有机物多。
(3)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图甲是测得实验棚内巨菌草24小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其有机物积累的时间段是具有光线的6时~18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再根据图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可在图乙坐标轴上画出该实验棚内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如下图:
(4)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① 配制培养基; ② 高温灭菌冷却; ③ 接种; ④ 培养。 所以,资料三中“巨菌草代替木材”作为栽培真菌的培养料,为防止杂菌影响,在接种菌种前,应当灭菌。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够生活。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所以,巨菌草用于“制造乙醇”、“作沼气原料”,二者的发酵原理都是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代谢产物。甲烷菌等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微生物的发酵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1.盐碱地中含有多种无机盐 细胞膜可将多余的盐排出 相对性状 基因 Tt 1220 2N
【分析】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
(1)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种植海水稻不用施化肥,原因是盐碱地中含有多种无机盐。海水稻本身不咸,是因为其细胞膜可将多余的盐排出。
(2)①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因此水稻产生有芒和无芒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它们是由基因控制的。
②有芒是显性性状,无芒是隐性性状,若控制水稻稻壳顶端有芒、无芒性状的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则第2组子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第2组亲代无芒的基因组成是Tt.在第3组后代有芒的基因组成是tt,双亲遗传给有芒后代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双亲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后代出现基因组成为Tt的植株理论上应有:1830×2\3=1220株。
③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因此若“海水稻”叶肉细胞中含有N对染色体,则其根尖成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2N条。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图片版 无答案),共8页。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