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3 古诗三首综合与测试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三个节气的习俗,今天我们学习第一首《寒食》,题目点明了节日的名称。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甚至“割股啖君”。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封赏有功之臣,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逼其下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不仅改山名、建庙宇,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之日禁火寒食。
韩翃hóng: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朗诵诗歌,思考:《寒食》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寒食节:每年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1—2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讨论:诗的开头描绘春天长安城怎样的画面?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点明时间地点)
诗意:暮春时节的长安城处处柳絮纷飞,落花飘散,寒食时节东风吹拂着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无处不:双重否定加重肯定语气,有效烘托出全城都沉浸在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表达效果更强烈。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生动传神。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富于美感。处处“飞花”,准确地表现出寒食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皇家花园的柳枝在东风中摇曳,春意醉人。“无处不”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表达效果更强烈。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诗意: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袅袅的轻烟飘散到王侯贵族的家中。
说一说:《寒食》这首诗写了什么传统习俗?
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
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并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诵读《寒食》这首诗?( )
A.喜悦 B.赞美 C.不满 D.讽刺 E.同情
体会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并试着背诵。
《寒食》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讽刺。
春城—飞花 御柳—斜
汉宫——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
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讽刺
《寒食》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 ,的景象,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 和对权贵们的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竹石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竹石一等奖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名片,郑板桥墨竹图欣赏,坚韧强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优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优质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名片,触觉冰凉,颜色白色,清冷肃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寒食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寒食一等奖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作者名片,吃冷食,插柳条,拜祖习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