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必修5第四单元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巧妙设问,把握重点,理清文脉,以木材为主的框架结构,斗拱,举折,屋顶的装饰性,朱红色为主色,装饰性的部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文脉,概括要点。
    2、弄清中国建筑九大特征及其说明顺序,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
    3、激发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筛选出文中重要信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其“文法”。
    2、掌握提取关键词,抓住重要信息的方法,借鉴思路明晰的写作章法。
    教学设计
    1、通过课前预习,充分了解文本内容,并收集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备课堂教学。
    2、通过层层设问,逐步引导学生自觉思考,走进文本。用提取关键词的办法筛选重要信息。围绕重点,把“设疑思考--点拨解析--归纳小结”贯穿教学始终,环环相扣,增强理解记忆。
    3、通过图片展示,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
    4、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建筑艺术的情感。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6年2月,联合国派专家到云南考察丽江申报古建筑世界文化遗产情况,不料专家刚到北京,丽江就发生了地震,发生了地震还考察吗?专家们去了,并且去之后,吃惊地发现地震后新建的高楼大厦都倒了,而古建筑整个框架却完好无损,只是墙倒塌了。专家组意见是稍加修复使可恢复原貌,仍可申报。并于第二年,联合国就批准了丽江古建筑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
    同学们,丽江古建筑为何能震后受损那么小呢?中国古建筑的优点何在?中国建筑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地去了解它。
    二、巧妙设问,把握重点,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找出文章哪些段落集中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其特征是什么?请抓住关键词来概括。
    学生讨论回答后思考:你找到的关键词在词性、位置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回答后明确:
    一、个别建筑物的特征
    二、一所建筑物的特征
    三、以木材为主的框架结构
    四、斗拱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五、举折、举架
    (3—13自然段) 六、屋顶的装饰性
    七、朱红色为主色
    八、装饰性的部件
    九、用材装饰

    讨论后明确:关注名词,关注段首段末,关注标点符号。
    2、请同学们思考介绍九大特征是平均用墨吗?详细写的有哪几个特征?试分析特征(四)的写作思路?
    明确:详写了特征(二)(三)(四)(五)

    “斗拱”的定义

    特征(四)
    “斗拱”的作用:剪力、承托、装饰
    小结:可通过标点--句号或分号来区分层次,可通过连接词“是”“还是”“也可以”或动词来标示层次。
    (配上建筑图片来理解难以明白的重、难点)
    3、试想能把详写的(三)(四)(五)放在最前面介绍吗?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九大特征的?
    讨论提问后明确:(板书)
    总体特征(一)(二) 整体 主

    结构特征(三)(四)(五)
    装饰特征(六)(七)(八)(九) 局部 次
    4、跳读(14--16段)找出关于“文法”的词句,总结“文法”的含义。这一部分“文法”“词汇”“文章”都用了双引号,用了比喻手法,这种手法在本课后半部分多次出现,请找出其本体和喻体,填充以下表格。
    (投影:这是一种比喻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个性。
    (学生阅读课文,填报,投影展示)
    5、引出问题,点明思路。请用点击关键词的方法,快速抓取(14--20自然段)主要信息。然后思考这部分和九大特征有何关系呢?
    讨论提问后点拨引导并明确:
    (14--20自然段):中国建筑的“文法”、“词汇”、“可译性”和中国的“文章”-----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6、再回顾全文,梳理出文章的思路是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部分 中国建筑的影响------------------引论
    (1--2段)
    第二部分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是什么)
    (3--13段)
    本论
    第三部分 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为什么)
    (14--19段) 风格体现的文化心理
    第四部分 古为今用,继承发扬--------------结论
    (20段)
    小结:本文作为一篇科学小论文,既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又让大家了解到中国建筑的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中国建筑,并体会到了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拳拳热爱之情。结尾,文章又对建筑后学者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之情,希望大家能把中国建筑艺术发扬光大。
    三、拓展延伸
    关于梁思成先生与中国建筑的故事有很多,在20世纪50年代,当梁思成痛感自己无力保护古老的北京城时,他曾沉痛地说过:“50年后,你们会后悔的。”五十年后的2007年,北京的领导做出“夺回古都风貌”的决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恢复一段当年北京的旧城墙。一些北京市民抱着当年拆毁的旧城砖,站在镜头前说:“我们要为恢复北京城墙做贡献。”而那些抱旧砖、呼吁恢复北京城墙旧貌的,许多都是当年的毁城人。
    同学们,听此有何感想?
    讨论发言后明确:
    继承和发扬并不矛盾。但一定要真正掌握属于我们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才能真正写出一篇篇中国特色的建筑“文章”。有志宏扬中国建筑艺术的同学们,就在此埋下一粒种子,待日后生根发芽吧!
    四、布置作业
    1、做课后练习三,体会比喻的表达效果。
    2、请在周末参观叶县县衙、宝丰香山寺,切身感受一下中国建筑的特征、风格及其魅力。

    中国建筑的特征




    本体
    喻体
    语言和文学
    建筑学
    词汇
    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
    文法
    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文章
    建筑或建筑群
    大文章
    宫殿或庙宇等
    小品
    山亭、水榭等
    可译性
    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
    中国“文章”
    用中国建筑的优良传统建造出的“中国特色”的新建筑
    相关教案

    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共14页。

    语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相关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