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展开《中国建筑的特征》解读与探究
预习提示
中华民族世代生息于亚洲大陆东部,东观沧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丛林,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中,经过数千年文明的演进,创造了光辉灿烂,独具一格的中华文化,中国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瞩目的一种。本文以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在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作者以广博而专业的建筑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建筑方面的独特之处。
文章前半部分作者侧重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九个特征,思路清楚,说明到位,分别从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后半部分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以生动的语言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同时提出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全新观点,说明中国建筑与世界各民族建筑形式不同,但内容相同。
本文作者梁思成(1901—1972),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梁启超的儿子,我国著名建筑学家。1924年—1928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在沈阳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31年至19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曾参与纽约联合国大厦的设计工作。解放后,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科学普及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等职,对我国建筑和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专业性较强,学习时宜采用如下方法:
1.从题目切入。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阅读时可从“特征”内涵入手,探究文本的内容。比如中国建筑有什么特征?中国建筑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独特的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什么关系?如此,便能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借图片助读。本文涉及的中国建筑方面的概念术语很多,有些说明文字因为没有图例参考不容易读懂。配合对课文的学习,可以查找一些图片资料,如网上图片、书中图片、有关中国民居建筑的邮票等,还可以就近寻访一些名胜古迹和最新的现代建筑,做一些实际考察,拍摄一些照片。如果有可能,以班为单位,将图片收集汇总,分成若干专题,分组整理,决定取舍,为每个专题设计导语,为每张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文字,以“中国的建筑”为题,举行一次图片展览。
课文解读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①,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①葱岭:古山脉名,传说以山多青葱而得名。包括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等。)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第一部分(第1、2段),作者首先指出中国建筑体系是个独特的体系,点出本文说明的中心,接着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西起葱岭,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公元前1500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这样,作者便从世界和历史的高度,突出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中的独特地位。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
(一)个别的建筑物①,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①个别的建筑物:指相对独立的一座房屋。个别,在这里是单独的意思。)
(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①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②、厢③、耳④、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①这种建筑物:即上文所说的“个别的建筑物”。②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③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④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①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①墁:màn,用砖、石等铺地面。)
以上(一)(二)两点说明中国建筑中一个“体系”的构造,作者采用先个别、后整体的顺序进行介绍,介绍“个别的建筑物”的构造,从立体的角度,自下而上;介绍“体系”的构造,则从“平面布置”的角度,突出“向南”和“对称”两个要点。
(三)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 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这是介绍中国建筑“体系”中主体,即梁、柱的结构方法,主要说明两点,一是以木材结构为主,二是框架结构的原则。作者特别指出,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在外国“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以此强调了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首创性、超前性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深远意义。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①”。(①替木:联系桁与斗拱的短木枋。桁,即檩。)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干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这是介绍主体结构之外的一个重要构件:斗拱。先介绍什么是斗拱,接着说明斗拱的两个作用,一是结构上,它“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还“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二是装饰上,斗拱装饰性作用的充分利用“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五)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坨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屋顶的坡度就随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缓和的弯曲面。
这里介绍另一个构件:举折。举折,即“举架”,举折是宋代的叫法,举架是清代的叫法,其作用是构成屋顶的坡度。
(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①把它隐藏起来。(①女儿墙:此处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用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古代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状的矮墙,也叫女儿墙。缺口多作射孔,可用于御敌。《古今论》载:“女墙者,城上小墙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①”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①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出自《诗经•小雅》,意思是像鸟一样展翅飞翔,像野鸡一样振翅高飞。斯,句中助词。革,翅膀。翚,huī,野鸡。)《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辞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这一段说明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性。作者先运用比较说明的方法,突出中国建筑中屋顶的装饰性;接着引用古代诗文,证明这种装饰历史攸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并且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七)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有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如额枋①、梁架、柱头和斗拱,无论外部内部都如此。(①额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用以承托其上的斗拱。)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
此段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颜色。红色在我国被视为一种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富贵。因为封建帝王的宫殿是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必须处处显示“至高无上”、“尊贵富有”,所以,远在公元前11世纪周代,宫殿建筑就普遍采用红色,并流传后代。黄色,因其在“五行”学说里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在我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唐代,黄色被规定代表皇室。所以,皇家建筑通常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
(八)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例如:梁头做成“桃尖梁头①”或“蚂蚱头②”;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③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④、乃至如屋脊、脊吻⑤、瓦当⑥等都属于这一类。(①桃尖梁头:桃尖梁尖状的端头。桃尖梁,柱头上与金柱间的联系梁。檐下最外一列称为檐柱,檐柱以内的称为金柱。所谓金柱,是木料而外裹以金属。②蚂蚱头:与下文的“霸王拳”“六分头”“菊花头”“三福云”等都是斗拱的一些部件,如昂的端头雕饰名称。③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有“下昂”“上昂”之分,两层昂称“重昂”。④角叶:门窗纵横木框相接处加订的带半装饰性的金属件,用以防止窗扇角或门角松脱歪斜。⑤脊吻: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构件,往往做成鸟兽模样,突出部分为动物的嘴角,故称“吻”。⑥瓦当:筒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的文字、图案。)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
此段介绍中国建筑结构中的各个构件同时都具有装饰的作用,以此说明中国建筑艺术的高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柱式结构是从自然形态发展起来的,柱身像树干,斗拱像树枝,因之自然形态的装饰风格最为突出,如菊花头、麻叶头、三福云、蚂蚱头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九)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装饰浮雕,砖墙上也加雕刻。这些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征。
此段介绍中国建筑从用材、雕刻等各个方面尽量加强建筑物的装饰性。
第二部分(第3—12段),个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这九大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二)是第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 (二)讲平面布局。(三)至(五)是第二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 (四)(五)分别说明建筑结构中的两个重要部件,斗拱和举折。 (六)至(九)是第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从本段开始,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法式。作者将建筑比喻为语言文字,将法式喻为建筑中的文法。]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先对西方建筑法式总提一笔,借以自然地引出对中国建筑法式的说明。所谓“五种典范”是指塔什干、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混合式等五种建筑风格。]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①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①结束:这里是收束之意。)[连用五个“怎样”说明什么是中国建筑的法式,排比句式的运用,不仅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而且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中国建筑法式的繁复和奥妙无穷。]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进一步说明法式和文法相似。法式在建筑中的作用类似文法在语言中的作用,具体的建筑形式可以变,但是其中的法式不能变,所以,建筑中的法式就如同语言中的文法。]至于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①、斗拱、正脊②、垂脊③、正吻④、戗兽⑤、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①隔扇:也称“格扇”“长窗”,用木做成的柱与柱之间的隔断窗,周围有框架,中间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等五道,可透光通气。②正脊: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的脊,位于屋顶最高处。③垂脊:也称“重戗脊”“斜脊”,从正脊沿屋面下垂的脊。④正吻:正脊上鸟兽形装饰构件。⑤戗兽:垂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戗,qiànɡ,支撑斜脊的斜梁。)[这里将建筑中的构件比喻成语言中的词汇。]
这段文字介绍建筑中的法式。作者将建筑比喻为语言,将建筑中的构件比喻为词汇,将法式比喻文法,正如词汇通过一定的文法组织成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一样,构件也通过一定的法式组织成一座或一组建筑。这个问题原本专业性很强,一般读者难以理解,但由于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把复杂深奥的问题介绍得简易通俗,明白易晓。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①”。(①小品:这里指与大文章相对的小品文。)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①等等。(①牌楼:一种做装饰用的建筑物,多建于街市或名胜地,由两个或四个并列的柱子构成,柱间横梁上有斗拱,托起飞檐。)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此段文字说明法式的作用,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运用比喻,说明法式对建筑的两重作用,既使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第二层,说明法式规定着中国建筑的特性,中国建筑之所以为中国建筑,就是因为这些建筑“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这段文字说明中国建筑法式的产生。作者站在理论的高度指出,“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这段文字说明中国建筑法式的先进性科学性超前性。世界建筑史都经历了由木材结构到砖石结构的转变,但是中国在砖石结构中仍然“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采用“木框架”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是因为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第三部分(第13—16段),说明中国建筑的“法式”,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①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①热河普陀拉:指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之庙,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热河,指避暑山庄,清康熙四十二年,即1703年建于热河西岸,后筑为城。)又如天坛皇穹宇①与罗马的布拉曼提②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①天坛皇穹宇:即北京天坛公园的“泰神殿”,俗称回音壁,是祭天台的附属建筑。②布拉曼提:一般译做“布拉曼特”,是意大利15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画家,善于在圆形的古典柱廊上置小圆顶,曾参与意大利一些重要教堂的设计。)又如罗马的凯旋门①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②,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①凯旋门:古罗马统治者及后来欧洲的封建帝王为炫耀对外战争功绩而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用石头砌成,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形门洞。②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第四部分(第17、18段),说明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虽然“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但这些建筑有“同一性质”,有同样的功用,“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而这种相通性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
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关于这方面深入一步的学习,我介绍同志们参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宋李明仲①的《营造方式》。(①李明仲:即李诫,字明仲,北宋建筑学家,曾任主管营造工程的将作少监、将作监,主持了当时许多重大工程建筑。著有《营造法式》一书,是我国古代较完备的建筑学专著。)关于前书,中国营造学社①出版的《清式营造则例》可作为一部参考用书。(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团体,1929年在北平,即北京成立,抗战时期在昆明重建,后迁往位于重庆西面350公里的李庄,由梁思成主持。这个学社用文献考证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调查研究,整理了一些古代建筑著作,梁思成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关于后书,我们也可以从营造学社一些研究成果中得到参考的图版。
第五部分(第19段),强调学习中国建筑法式的重要性。作者着重指出,若想建造具有中国特征的建筑,就必须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
总之,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影响的深远,可以看作是引论;接着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尔后,文章以探讨中国建筑的“可译性”问题,说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虽然形式有异但功用相通的原理;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文章重点所在。
特色鉴赏
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简易,化枯燥为生动,是本文写作上最主要的特色。
课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风格,这是一个非常复杂深奥,而对一般读者来说又是一个非常生疏和枯燥的问题,但作者写得简明易晓,生动形象,使读者乐于阅读而且一看就明。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主要是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这些方法大体说来有:
(一)下定义说明。例如所谓“斗拱”,作者写道:“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 斗拱,对于一般读者原本是一个生疏的构件,通过这么一个简明的定义,一下便明白了它的构成。又如“举架”,文章写道:“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坨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通过这个定义,把举架的构成和功用介绍得一清二楚。由此可见,对于读者不明白的物件或概念,用下定义的方法说明,可以起到言简意明的效果。
(二)比较说明。比如为了说明中国建筑木料结构中框架式原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作者反复运用比较的方法。作者先从材料的角度进行比较,“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然后又从中西方建筑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比较,“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可以说,比较的说明方法,特别中西建筑的比较贯穿全文。比如为了说明中西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作者先后用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窗子比较,用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比较,用罗马的凯歌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比较,用巴黎的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比较,以此来说明中国的建筑与西方的建筑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内容和功用完全相同。
(三)比喻说明。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关系,是本文最鲜明的特色。如“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亲缘关系。特别是“文法”和“词汇”的形象比喻,不仅是梁思成对建筑学理论的“惯例法式”和建筑构件、要素的形象概括,也奠定了梁思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建筑符号学美学”的理论基础。
问题探究
我们在前面读了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现在读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个是讲中国的诗,一个是讲中国的建筑,两人研究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我们却发现,他们的研究方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钱先生说,谈中国诗必须要有比较的立场,即不仅要有纵向的比较,而且更要有横向的比较,“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样才能居高临远,“对本国诗尽职”。他运用这个方法,不仅看出了中国诗的特征,而且看出了中国诗和世界诗歌的相通相融的关系。梁思成先生没有宣示他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实际上却也是用了这一方法,他通过中西建筑的比较,发现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发现了中国建筑木材结构中的框架式原则对人类建筑业的巨大贡献。而且,他也同样地发现了中西建筑的“可译性”,原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只是形式不同,其内容和功用却是完全相同。
钱钟书先生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对中国格律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指出“一篇里不许一字押两次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的诗篇幅”,可是,“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正是因为篇幅简短,才使中国的诗“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形成了特有的“富于暗示”的诗风。钱先生的这一论断,对中国格律的作用给予了科学的分析。无独有偶,梁思成先生也运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国建筑的法式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梁先生说,“我们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法式对于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
更有趣味的是,钱钟书先生通过对中外文艺思想史的研究,发现中国的诗歌、绘画乃至哲学,都是“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而梁思成先生通过对中外建筑史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中华民族的这种超前思维超前智慧超前创造,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从上述情况看出,钱先生和梁先生各自耕耘在不同的领域,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却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这件事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我们许多人以后不一定当建筑学家,也不一定当文学评论家,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文章中学到研究和探讨问题的方法。读钱文如此,读梁文也如此,其实读任何一个名人的文章都应当如此。只要我们如此读书,就可以从中学到智慧,增长才于,将来也就可以同样地成为名人。你以前是这样读书的吗?请你回头再把学过的文章温习一下,举一二篇文章为例,说说你的体会。
探究思路:
可以说,每篇课文都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发,例如: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能给我们以创新思维的启示。作者对“套板反应”很是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可以说本文正是作者突破“套板反应”,推陈翻新的典范。首先题目就是创新,“咬文嚼字”向来是一个贬义的成语,作者却借用过来赋予崭新的意义,说明自己的文学主张。其次,郭沫若将“是”改为“这”,是当代文学界公认的善于炼字的典型,郭沫若本人也以此自诩,作者却能广征博引,从中发现新的炼字的规律,使人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再如作者提出“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字的联想意义“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一个作者在用字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些观点都是别出心裁,发前人之所未发,是作者讲出的新颖别致的道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处处使人觉得作者观点新,事例新,道理新,通篇洋溢了一种创新的氛围。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启示我们,要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木”“木叶”“落木”“树”“树叶”“落叶”,这都是我们天天见到的词语,可是我们却从来也没有想过其中有什么学问。但是,作者不囿于俗见,从中发现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诗家们都爱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为什么诗歌中只见到“树”或“叶”而不见“树叶”连用?为什么明明是描写“落叶”,诗人们却偏偏要写成“落木”?作者顺着这些问题深入探索,终于揭开了其中的谜团。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是很好的启示。
闻一多先生的《孟浩然》启示了我们,鉴赏诗歌和文学作品,要采用知人论世和比较的方法。作者的研究对象是孟浩然的诗,然而始终把孟浩然这个人、这个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与他的诗联系在一起研究。从这个人所处的时代考察这个人,从这个人考察这个人的诗。由于采取了“知人论世”的方法,文章写得扎实,富于说服力。文章还把诗人孟浩然与其他诗人,比如陶渊明、苏轼、杜甫、王维、刘长卿和十大才子做比较;把隐士孟浩然与历史上隐士庞德公、同时代隐士做比较。在比较中,孟浩然其人、孟浩然其诗就给了读者更清晰的印象。
训练提高
1.给句中加点的字注音、释义:
(1)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
(2)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
(3)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4)至于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
答:
2.在下列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虚词:
(1)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 没有墙壁 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
(2)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 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 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 遵循着那些法式。
(4)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 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
答:
3.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
(1)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2)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3)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4)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
答:
4.根据课文内容,简要说说什么是中国建筑中的词汇和文法?为什么将其称之为词汇和文法?
答:
5.根据你的体会,下面句子中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是哪些?为什么?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2)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3)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
(4)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答:
6.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实践和体会,对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过程要注意反思。请说说你是怎样阅读下面这两段文字的?并和同学们交流,然后想一想,你的阅读方法好处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1)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干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2)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辞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答:
7.“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文中的这个句子含有极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请你对就近的古代建筑作一次调查,就其怎样“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问题,写一段简短的介绍文字。
答:
8.阅读别人的文章,不仅可以从中学习许多新颖的见解,不仅可以学到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且有时候还可以从中发展新的研究的课题。这篇文章,由于篇幅的限制,作者有许多问题没有展开论述,因而也留下了不少供你研究探讨的空间。请你细细品味下面的语句,说说如果你是一个建筑爱好者,对下面语句中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怎样继续深入探讨?
(1)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
(2)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例如:梁头做成“桃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
(3)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解析与答案
1.答案:(1)màn,用砖、石等铺地面。(2)qiónɡlónɡ。本指天,此处引伸指中间高而四周下垂的屋顶。(3)翚,huī,野鸡。(4)戗,qiànɡ,支撑斜脊的斜梁。
2.答案:(1)既……也……。并列关系。(20)不但……并且……。递进关系。(3)无论……都……。注意:句中有“怎样”任指性词语,是“无条件关系”复句的特征。(4)否则。前句正说,下句反说。
3.解析:运用比喻,是本文主要的说明方法之一。本题通过对文中精彩比喻的赏析,体会比喻说明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可把复杂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明白的特征。
答案:(1)以弟兄关系来比喻中国周边国家的建筑与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它们属于一个系统(大家庭),从而可见中国建筑的影响力之大已超出了国家的界限。(2)以“帷幕”比喻墙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建筑中墙壁的作用:“隔断内外”,“划分内部空间”,而不担负承重的任务。(3)以“文章”比喻建筑,用“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用“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让读者利用对文章大小的感觉经验,来体会建筑规模大小的不同,恰切明了。(4)热河普陀拉的窗子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一般读者都没有见过,三言两句说不清,作者把窗子比喻成“一句话”,“内容”则是比喻窗子的功用, “词汇”比喻窗子的形式,这便简明形象地说明二者虽然形式不同,但解决的问题相同。
4.解析:这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之一,文法和词汇是比喻的说法,答题时要简明地说出它们的比喻义。为什么将其称之为词汇和文法,是要指出它们在中国建筑中的作用。
答案:文法是指建筑中的法式,也就是风格和手法,是世世代代沿用的惯例。词汇,是指建筑中诸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等等构件。之所以称之为文法,是因为“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之所以称之为词汇,是因为它们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5.解析:这是一道主动阅读能力测试题。阅读时,能不能把注意力指向句子中表达重要信息的关键词语,是衡量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答案:(1)是“独特”一词,这个词引出了本文说明的中心,阅读时要体会文章说明了中国建筑的哪些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重点在“技术上和艺术上”。下文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作者在这里将其概括为“技术上和艺术上”两个方面,并且与下文提到的“结构性”和“装饰性”相照应。(3)重点注意对下文有领起作用的“加工”“装饰”等词语,因为下文正是具体说明进行了怎样的加工,从而使其“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4)“可译性”,这是领起下文的中心词语。
6.解析:本题与上题一样,都是主动阅读能力测试题,所不同的是,上题侧重在句子的范围内,本题则扩大到段的范围。阅读一段文字或者一篇文章,必须明白自己有没有读懂,而且要知道怎样读懂。前者是理解问题,后者是方法问题。这些都阅读能力的基本之点。
答案:(1)阅读本段文字的基本方法是划分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层次大意。本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至“叫做‘斗拱’”,用下定义的方法,介绍了“斗拱”的结构。第二层至“楼井、栏干等”,说明“斗拱”在结构上的三个作用。余为第三层,说明“斗拱”的装饰作用。
(2)阅读这段文字同样要运用划分层次的方法,第一句点出本段的中心,“极其重要”表现在哪里呢?第二层则通过中西对比,具体说明表现在“巨大的装饰性”方面,第三层引用《诗经》及其他文人的诗文,证明屋顶的装饰性是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通过这样的阅读,能够把握文段的基本意义。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步,则远远不够,还必须运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屋顶的装饰性表现在哪里呢?文中指出,“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屋顶和出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像翼舒展”。那么屋顶为什么会作如是装饰,它有什么样的含意呢?这就必须读一下《诗经•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翬斯飞,君子攸跻。”对此,朱熹在《诗经集传》中解释说:“言其大势严正,如人之竦立,而其恭翼翼也,其廉隅整饬,如矢之急而直也,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翬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而君子之所升以听事也。”读到这里,我们便恍然大悟:原来屋顶的装饰有着深刻的人文意义,它象征“君子攸跻”,希冀屋子的主人“步步高升”啊!经过这样的探究,对这段文字的含意,不就理解得更深刻了吗?
7.解析:建筑所表达的“极不相同的情感”,也就是建筑物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寓意。对此,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考察,例如屋顶的设计:“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翬斯飞”,是为了表达“君子攸跻”的美好祝福。此外古人还将“仙人”、“福兽”等造象置於屋脊上,雕於栋梁上,以追求“趋吉避凶”,祈求“如意吉祥”。满人以蝙蝠为吉祥之物,于是清朝贪官和珅的私宅廊檐上刻有9999只倒置的蝙蝠,寓意“万秋福到”。又如中国建筑以色彩象征“贫贱尊卑“:《礼记》:“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仓,士黈。”《易经》:“天玄而地黄。”阴阳五行以黄、金二色代表大地,皇帝以此为屋顶;清朝规定宫殿、陵庙可用黄色琉璃瓦;亲王府用绿色琉璃瓦;民居用素色。红色象征中坚、庄严、尊贵,皇宫的檐柱、围墙均是红色。又如北京天坛,在天坛之圜丘坛第三层太极石上轻声呼唤,能听到四方传来的回声。这本是声学原理应用于圜丘建筑的精妙所在,却附会上了封建礼教与神学的注释。当一朝帝王在此祭天时,四方回应犹如“昊天上帝”的“训谕”,象征天赋王权,而实质是强化帝王统治的正统权威。天坛回音壁的象征意义也是如此,在中央甬道的“三音石”上能听到多重回音,所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表示出天帝与皇帝的“明察秋毫”。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不同的布局、结构、装饰,等等,均有着不同的含义,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读懂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民族特色。
答案:略。
8.解析:这是启示我们要用探究的观念读书。我们读书不能只是吸收前人的经验和知识,而且应该抱着审视和探究的心态读书。所谓审视的态度,就是对前人和名人的东西不盲从,要运用自己的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所谓探究的心态,就是要探究前人和名人是怎么探究的,研究他们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分析他们的探究是否正确,是否已经穷尽真理。经常保持这样的心态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答案:(1)这个句子需要探讨的问题是:中国建筑群体的布局,为什么“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其主要建筑物位于中轴线上,而次要建筑则对称分列主要建筑物的两侧。如明清故宫、北京四合院等,这吻合了“尊者居中”的儒家“礼”制)
(2)这段文字应当探究,中国建筑的构件,例如昂嘴、脊吻、菊花头、麻叶头、三福云、蚂蚱头等,为什么都取自然景观中的物象?(中国建筑古典柱式结构是从自然形态发展起来的,柱身像树干,斗拱像树枝,因之自然形态的装饰风格最为突出,如菊花头、麻叶头、三福云、蚂蚱头等,这样的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了我们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3)本段文字要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其他地区的建筑“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 ,而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料为主要构材?(这里有两种全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因为中国建筑用石方法失败。中国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中国石匠也不知在两石缝间垫以富于粘性而坚固耐压之垫物,使两石面完全接触以避免因支点不匀而发生破裂。总之,注重木材,不谙石性,是建筑材料落后的根本原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喜用木构而不用石材,这并不是技术问题,是社会文化现象,是受到《易经》的影响。“金、木、水、火、土”,“木”象征春天、绿色、生命,用于给生者建造房屋:而“土”即是砖、石,“此生归无,可再生”,多用于为死者修建陵墓、墓室)
语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相关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11 中国建筑的特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