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庆祝奥林匹克复兴专题周年》(课件+思维导图+音视频素材)-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课件(部编版) 课件 6 次下载
- 17《壶口瀑布》(课件+思维导图+音视频素材)-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课件(部编版) 课件 9 次下载
- 19《登勃朗峰》(课件+思维导图+音视频素材)-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课件(部编版) 课件 6 次下载
- 20《一滴水经过丽江》(课件+思维导图+音视频素材)-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课件(部编版) 课件 11 次下载
- 21《庄子》二则(课件+思维导图+音视频素材)-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课件(部编版) 课件 1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讲练结测”单元教学法
利用课堂上老师提供的本课学习资源,调整自己的阅读心态,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学习活动(一)调整心态,进入情景
看了这些图片,你是否会被它的神奇美丽所震撼?这儿就是长江源头,今天,我们就走进《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探寻这美丽的圣地。
点击观看视频《格拉丹冬》
阅读课堂上老师出示的本课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阅读取向,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二)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2.把握课文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3.体会本文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4.仔细品味本文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体会这种语言的妙处。
利用本课学习资源,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化常识,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三)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报告文学《青藏苍茫》,散文集《终极风景》《追你到高原》,诗集《我的太阳》,长篇小说《如意高地》等。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
1996年,马丽华从遥远的山东来到西藏,正如三毛痴迷于撒哈拉大沙漠一样,马丽华深情地眷恋着藏北高原的雪山草地。西藏这种自然和人文“秘境”,让马丽华产生了“审美眩晕”。马丽华的足迹几乎走遍了西藏的每一个角落。她曾自豪地写道:我所能谈及的西藏已被自己的目光注视过,已被自己的双脚接触过,已被自己的心灵感知过。多年的西藏游历,让马丽华有机会对自己的所到之处进行观察、欣赏、体验、记录,这段经历不经意间构成了她个人生命中最有价值的部分。马丽华说:从中提取的关键词,全都响亮而光彩。
默读一遍课文,查阅工具资料,掌握本文生字词的音形义,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四)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黧黑 棱角 凄凉 豁然 磅 礴酝酿 砾石 蜷卧 懈 怠 蜿 蜒气喘吁吁 接踵而至 熠熠烁烁
dūn( )实 演yì( )qián( )诚
1.酝酿:2.恭顺:3.豁然:4.虔诚:
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虑、商量、相互协调等。恭敬顺从。形容开阔或通达。恭敬而有诚意。
虔诚、真诚辨析同:都有真心的意思。异:“虔诚”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真诚”形容真实诚恳,没有一点儿虚假。例:(1)许多人会不自觉地以虔诚的心参观布达拉宫。(2)他非常感谢同学们真诚的帮助。
5.接踵而至:6.历历在目:
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在眼前。
听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助读题,绘制本文结构思路导图。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五)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1.作者在各拉丹冬的经历是怎样的?并说说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合作交流】作者的游览经历:先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的草坝子上搭起牛毛帐篷;接着来到冰河的砾石堆上,见到了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冰塔林;从砾石堆下来,慢慢接近冰山,置身冰窟;第二天继续来到冰塔林。在草坝子上作者遇到了倒霉的事;来到冰塔林,作者看到了冰塔林的奇美景色,感叹造物主的无所不能及大自然无穷的创造力;置身冰窟,作者感悟到时间的沧桑,铸就了冰川的前进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作者再次挪身冰河之上,感到坚冰之下涌动的细流,孕育着无限的力量,一刻不停,汇聚成源远流长的长江。
2.作者通过游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有怎样的人生感悟? 【合作交流】作者随电影摄制组来到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见到了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冰塔林,欣赏到了晶莹洁白、挺拔、敦实、奇形怪状的冰塔林,表现了作者对雪域高原雄奇壮美景色的热爱之情,感受到在静止的冰塔林下生命的颤动及冰川无限的生命力量。
精读课文重点语句,思考下面的问题(可以勾画批注)。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富有雕塑感。”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这句话有何作用?
【合作交流】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棱角多、层次分明,富有雕塑感的特点。
学习活动(六)品读课文,赏析语句
2.第①段的结尾句,有什么必要?
【合作交流】交代长江考察热及有探险者牺牲在这项事业里,说明“认识长江”是一项既危险又伟大的事业。这次“我”随摄制组接近各拉丹冬也是一件危险而又伟大的事情,为下文描写各拉丹冬作铺垫,引起读者的关注。
3.第②段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合作交流】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各拉丹冬严寒气候停留的时间之久。增强了各拉丹冬的神秘感。为下文描写作者爬各拉丹冬山的艰难埋下伏笔。
4.写安托师傅“力大如牛”,而此时却“气喘吁吁”,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都“气喘吁吁”,侧面衬托出各拉丹冬环境的恶劣。
5.作者把走路,比作劈雳舞的太空步,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幽默风趣的笔调把活动时缓慢的动作比作霹雳舞的“太空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高原反应带给作者的痛苦。
6. “蠕动”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合作交流】“蠕动”一词传神地写出了人在冰谷里行走时身影的渺小,侧面表现了冰谷的宽阔巨大。
7.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请从词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合作交流】 “卖弄”本是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的意思,这里是贬词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峰、冰河、冰谷等景物令人目不暇接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冰塔林奇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8. “眼看着兴致极高的伙伴们,大口喘着气,扛着摄影器材,翻过一面冰墙,不见了。”从对伙伴们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心情?
【合作交流】“我”正遭受着缺氧反应与新伤的剧痛,无法行动,而伙伴们却兴致高昂继续工作,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了“我”郁闷的心情及对伙伴们的羡慕之情。
9. “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合作交流】运用短句,富有节奏感,具有音律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改变冰体形态的惊讶、赞美之情。
10.第⑪段中“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此处的想象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由冰川的裂纹和皱褶想象到漫长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并通过对“是否就是年轮”的疑问,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力的赞美。
11.结尾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
【合作交流】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交代了作者在各拉丹冬发现流水声,暗示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寓情于景,赞美各拉丹冬作为长江源头哺育了西藏,哺育了中华文明。
【合作交流】不可以,从题目本身看,“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个题目强调了“在长江源头”,既向读者展示了各拉丹冬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观这一内容,又强调了各拉丹冬作为长江的源头,哺育了西藏,哺育了中华文明的主题。“各拉丹冬游历记”这个题目只能显示出游历的地点。从文章结构上看,“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个题目与文章结尾相呼应;从思想感情角度看,“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此外,“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这个题目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2.本文叙述的是作者跟随摄制组游览各拉丹冬的经历,为什么以“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为题,把题目改为“各拉丹冬游历记”好不好?为什么?
通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深入探究本文表达难点和表现手法。
1.文中多次写到作者的身体状况,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从文章写法的角度来看,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使读者在阅读“所见”的同时也读到“见者”,体会到她身上的乐观与坚强,阅读感受也更亲切、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所至”和“所见”的独特性。文中所写的作者身体状况有逐渐恶化的趋势:从疼痛发烧,到高原反应外加新伤剧痛,再到身体与精神极度痛苦甚至麻木。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作者的内心体验也发生着变化:最先还有心思担心身体的不适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态;不久就体验到高原冰河的环境艰险,哀叹
学习活动(七)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我要死了”;最后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衰竭”,甚至想到就在此地长眠。与此同时,作者观景时的思绪也在发生变化:远观、张望冰峰和冰河,感叹造物主的创造力;由眼前的景物想到寒风的永恒、冰体的改变和冰川的消长;想象长江源头的流水将演绎出宏伟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的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悖反”使文章产生了独特的内在张力,值得细细品味。
从文章的整体审美特征的角度来看,在展现各拉丹冬的大美的同时,呈现大量痛苦的身体感受,符合马丽华对自己“苦难美至上主义者”(《走过西藏•自序》)的定位。她曾对友人说:“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是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刘延《如风的马丽华》)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心灵的行走,做该做的事情,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这种美并没有采用悲剧“对抗一毁灭”式的呈现方式,却因女性作家细腻的表述而显得真切动人。
从作者的自然观的角度来看,正如前文所述,反复叙写身体的痛苦,其实也是表达敬畏自然的一种方式。不断加重的身体痛苦,其实也是理解、体验自然的一种方式,对各拉丹冬这样原始的自然来说,甚至是必需的方式人的痛苦在伟大而恒久的自然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大自然并不因也不为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万千物象合成一个自然,万千物象又都是自然之子。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地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个人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马丽华《藏北启示:超越苦难》)。
2.本文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合作交流】作者善于捕捉所写景物的神韵,无论是简笔勾勒、大笔涂抹还是详细描写,都重在写神而非绘形。作者写各拉丹冬雪山的变化多端、难现尊容、男性气质,寒风的“漫不经心”、永不懈怠,冰体的奇形怪状,冰下流水的一往无前,都是如此。这一方面是因为原始的景物不易做具体细致的“绘形”;另一方面是因为藏北的雪山冰河本就容易引发人们的崇仰,“基于对这种类乎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色彩的雪山精神的耳濡目染,使马丽华在下笔描绘雪域风物的时候,尤其善于捕捉它们内在的神韵”(王社良《马丽华:特立独行的雪域文化歌者》)。
与上述特点相应的是作者在写景时往往把主观的感受、想象与客观的描写融在一起,文中有不少“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这样的句子。与《壶口瀑布》相比,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做到了情景交融,但本文中作者(情感表达的主体)更多现身于景物描写之中,其景物描写更偏向于主观化、印象化。
作者在把主观与客观交织融合时,往往从眼前的景物出发,做时间维度上的延展:或感慨于自然历史的无尽(写冰河上的风),或畅想眼前奇景的形成过程(写冰塔林、冰川),或联想当下景物的“未来”(写冰下流水)。这样的写法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也赋予文章独特的韵味,同时还能引发读者的遐思迩想,使其能更好地沉浸到文章营造的境界中去。
反思本课学习,归纳中心意思。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八)通读课文,归纳中心
中心意思本文记述了“我”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描绘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及自然景物给“我”带来的震撼,表达了“我”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
反思本课学习,评析写作特点。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九)通读课文,总结写法
1.分类绘景有条有理。作者在描写冰塔林奇观时,对冰塔林奇美的景色按照站在砾石堆上、站在冰山上、置身冰窟里的顺序分门别类地刻画了冰塔林的三处最具特点的美景,使冰塔林奇观描述起来显得有条有理、有立体感。2.画面展示形象逼真。作者为了向读者展示各拉丹冬的胜景,对冰塔林的美景进行了集中重点的描绘。在描绘冰塔林每一处奇观时,都是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逼真地描绘景物的形态,展示出一幅幅画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3.长句与短句的交叉运用。如课文第⑪段写冰体改变形态时这样写道:“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这些短句简洁、明快、有力,配之以前后文的长句,形成了错落有致,富有变化的语言效果,读起来朗朗上口。4.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各拉丹东的各色美景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如“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等句让读者对其形象更加神往。
反思本课学习,总结写作技法,参加实践活动,读写迁移,拓展演练。
学习活动(十)读写活动,拓展迁移
实践活动:世界环境日在世界环境日(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学校组织开展了与爱护环境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该主题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1)【我设计】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语。(2)【我参与】王宁同学为学校拟了一份邀请函,请你指出其中的两处错误并改正。
邀请函尊敬的李教授:我校定于2017年6月5日下午3时在育才楼报告厅举行《爱护环境》主题宣讲活动,特邀请您作为主讲人进行宣讲。请您莅临指导。来宾市希望中学2017年5月30日 (3)【我思考】针对下面三则材料,就如何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请你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
材料一: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为“掏水机”,其涵水能力差,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会慢慢地退化。最后造成桉树林里的地表都是光秃秃的,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材料二:据监测,我国七大水系中,松花江和淮河、黄河和辽河、海河,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多数河流70%的河段受到污染。污染因素主要有工业排放、城乡污水排放、垃圾腐化、化肥农药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氦、磷等污染。材料三:1月28日,环境保护部通报了2017年除夕至初一(27日19时至28日5时)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受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影响,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9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其中124个城市为重度及以上污染,按PM2.5小时峰值浓度排序,受烟花爆竹燃放影响最大的十个城市分别为:大同市、来宾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岳阳市、赤峰市、通化市、贺州市,百色市,甘南州。
【参考答案】(1)【示例一】用我们的双手为地球撑起一把保护伞。【示例二】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2)①“尊敬的李教授”顶格写;②《爱护环境》书名号改为引号。(3)①保护原生态林,涵养地下水,防治生态破坏。②杜绝污水入河,建立污水处理系统。③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用电子烟花爆竹代替传统的烟花爆竹),防治空气污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04《灯笼》课件pptx、04《灯笼》思维导图九图导览docx、第4课《灯笼》mp3、龙灯开光仪式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2 回延安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 回延安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02《回延安》课件pptx、02《回延安》思维导图九图导览docx、第2课《回延安》mp3、延安颂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10 小石潭记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10 小石潭记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10《小石潭记》课件pptx、10《小石潭记》思维导图九图导览docx、第10课《小石潭记》mp3、《品读》小石潭记片段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