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创作背景,知识链接,作者介绍,字词学习,生字组词,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平明送客楚山孤,楚山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当时为江宁丞(官职)。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芙蓉楼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市)丞时,故《芙蓉楼送辛渐》所述为镇江的芙蓉楼。
你知道芙蓉楼在哪里吗?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芙 蓉 洛 壶 雁 砚 乾 坤
芙: fú 芙蓉 蓉: róng 芙蓉 洛: luò 洛阳 壶: hú 酒壶 雁: yàn 大雁 砚: yàn 砚台 乾: qián 乾坤 坤: kūn 乾坤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北,下临长江。【连江】满江。【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平明】天刚亮。【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 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原名西北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
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
寒雨:秋雨。连江:满江。夜 :夜晚。入 :来到。吴 :吴地。
平明:天刚亮。送:送别。客:好友(辛渐)孤:孤影。楚山孤:意为友人离去后自己如楚山般孤寂 、孤独。
译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了哪几种景物?
雨、江、山、诗中还暗含着两个人物。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其实孤独的不是楚山,而是诗人。自己的友人去了远方,从此相隔两地,不知何时能重逢,不免心生离愁,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了。我们把这种看似写景,实为表达心情的手法叫:
这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译文: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
洛阳:辛渐是诗人的同乡,同为洛阳人。如:如果。问:问起或打听。
冰心:指人的品德美好 。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在此把“玉壶”解释为酒壶,既是推杯换盏时的谐谑,也极符合王昌龄当时的心态。
译文: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格?
表达了诗人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气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2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四单元10 古诗三首竹石教学ppt课件,共14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十五夜望月教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亲之情,十五夜望月,读准字音和节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