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展开1.(3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动物呼吸B.燃放烟花C.玻璃破碎D.菜刀生锈
2.(3分)下列标志不正确的是( )
A. 当心爆炸B. 回收标志
C. 节水标志D. 禁止烟火
3.(3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倡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汽车B.使用一次性木筷
C.自带购物篮购物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4.(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3S表示3个硫元素或3个硫原子
B.氦气的化学式是He
C.H4O3中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6Fe2+表示6个铁离子
5.(3分)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6.(3分)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7.(3分)如表所示的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8.(3分)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B.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9.(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10.(3分)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A.橘子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11.(3分)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应立即乘电梯逃生
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C.用嘴吹灭蜡烛火焰的原理主要是呼出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
D.厨房天然气泄露,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降低天然气浓度
12.(3分)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分子中含有4种元素
B.色氨酸中含有氮分子
C.色氨酸中共含有27个原子
D.色氨酸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
13.(3分)现有X、Y、Z三种金属,若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Y表面有银析出,Z没有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B.X<Z<YC.X>Z>YD.X<Y<Z
14.(3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二、(本题只有一个小题,共8分)
15.(8分)根据图1回答问题:
①青铜剑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
②C60分子是由 构成的。(添“分子”“原子”或“离子”)。
③干冰可用于 (填一例)。
(2)根据图2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
①柠檬酸的pH 7(填“<”、“=”或“>”),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色。
②根据配料表推测,饮料中可能还有的气体是 。
(3)生活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 。
(4)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顽强奋战,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力量!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
(1)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向其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其水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2)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2NaOH+Cl2═□+NaClO+H2O,请推测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推测理由: 。
(3)根据化学方程式2NaCl+2H22NaOH+H2↑+Cl2↑计算,生成35.5g氯气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17题8分,18题9分,共17分)
17.(8分)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1.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I ;用装置A和药品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添加一用品 ;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为 。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最为合理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2),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 (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滴有1﹣2滴酚酞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如图3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18.(4分)工业尾气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溶于水成为氢硫酸(H2S)溶液。目前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并且可以制得工业产品硫化钠固体(硫化钠可溶于水)。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1)可用 测定氢硫酸溶液的酸碱度。
(2)吸收塔内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系列操作中一定有的步骤是 操作。
19.(5分)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E是单质,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 ,固体A的化学式为 ,F溶液显浅绿色,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是 。
(2)写出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3)指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20.(13分)化学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但其催化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 和化学性质不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化学性质不变 。
(2)请你写出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猜想与假设】
(3) 。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
(4)该组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 。
【拓展延伸】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见图2、3.请你思考:
(5)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请你设计向两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的具体方法 。
(6)图3种前100秒为什么压强变化不大: 。
(7)请你从曲线中找出FeCl3溶液对H2O2溶液分解影响的两条规律性结论: 、 。
202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3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动物呼吸B.燃放烟花C.玻璃破碎D.菜刀生锈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动物呼吸、燃放烟花、菜刀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动物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燃放烟花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菜刀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分)下列标志不正确的是( )
A. 当心爆炸B. 回收标志
C. 节水标志D. 禁止烟火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不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3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倡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汽车B.使用一次性木筷
C.自带购物篮购物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分析】A、根据新能源不会污染环境进行解答;
B、根据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进行解答;
C、自带购物篮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止水的污染。
【解答】解:A、开发新源汽车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
B、使用一次性木筷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增加能源的消耗,从而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B符合题意;
C、自带购物篮购物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3S表示3个硫元素或3个硫原子
B.氦气的化学式是He
C.H4O3中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D.6Fe2+表示6个铁离子
【分析】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稀有气体都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
同一化合物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同;
每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解答】解:A、3S表示3个硫原子,不能表示3个硫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氦气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因此氦气的化学式是He,该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中,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6Fe2+表示6个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5.(3分)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变大,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
D、1L大豆与1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L,大豆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3分)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铕,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3分)如表所示的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A.AB.BC.CD.D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取样,加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故选项鉴别结论错误。
B、抽丝灼烧,有烧焦羽毛味的是羊毛,故选项鉴别结论错误。
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加熟石灰粉末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氯化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
D、N2与CO2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鉴别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8.(3分)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
B.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图中的分子结构,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该反应中各分子个数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而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硫化氢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A.甲是硫化氢,其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32=1:16,故正确;
B.在生成物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硫元素显+4价,故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2:3,故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少,故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9.(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分析】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NO2中“2”表示每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A说法正确;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因此2Na中“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是2,元素不能论个,故B说法错误;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故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C说法正确;
D、根据标在原子团前面的系数表示原子团的个数,故2OH﹣中2表示两个氢氧根,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0.(3分)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A.橘子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进食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
【解答】解: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应降低其酸性,可食用碱性食物以中和多余的酸。
A、橘子的pH小于7,显酸性。故A错误;
B、葡萄的pH小于7,显酸性。故B错误;
C、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故C错误;
D、玉米粥的pH大于7,显弱碱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11.(3分)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应立即乘电梯逃生
B.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C.用嘴吹灭蜡烛火焰的原理主要是呼出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
D.厨房天然气泄露,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降低天然气浓度
【分析】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进行分析判断。
B、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 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嘴吹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厨房天然气泄露,打开排气扇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3分)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分子中含有4种元素
B.色氨酸中含有氮分子
C.色氨酸中共含有27个原子
D.色氨酸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
【分析】A.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B.根据 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来分析;
D.根据分子结构与原子构成来分析。
【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色氨酸分子中含有四种原子,故错误;
B.色氨酸是由色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错误;
C.色氨酸是由色氨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色氨酸分子中质子总数和电子总数相等,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3分)现有X、Y、Z三种金属,若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Y表面有银析出,Z没有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X>Y>ZB.X<Z<YC.X>Z>YD.X<Y<Z
【分析】根据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排在后面的则不能;②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较为容易的判断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答】解:由题中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可以反应产生氢气,Y不反应,可知X位于氢之前,Y位于氢后;而把Y和Z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Z表面没有变化说明Y位于银之前,Z位于银之后。就是说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应是X>Y>Z.观察四个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从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角度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并考查总结问题的能力。
14.(3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C.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分析】A、图1中乙无溶质剩余,无法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
B、图2中均无固体剩余,说明全部溶解,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并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完成解答;
C、图1中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有固体剩余,说明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结合图3完成解答;
D、根据图3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再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乙中没有晶体析出进行解答.
【解答】解:A、图1中乙无溶质剩余,无法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B、图2中均无固体剩余,说明全部溶解,相同质量的溶剂溶解了相同质量的溶质,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B错误;
C、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C错误;
D、根据图3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再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乙中没有晶体析出,因此30℃时乙中一定也无晶体析出,因此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二、(本题只有一个小题,共8分)
15.(8分)根据图1回答问题:
①青铜剑属于 合金 (填“纯金属”或“合金”)。
②C60分子是由 分子 构成的。(添“分子”“原子”或“离子”)。
③干冰可用于 人工降雨 (填一例)。
(2)根据图2中自制汽水的配料回答问题。
①柠檬酸的pH < 7(填“<”、“=”或“>”),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 红 色。
②根据配料表推测,饮料中可能还有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 。
(3)生活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 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 。
(4)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
【分析】(1)根据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青铜剑属于铜的合金;C60分子是由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等进行分析;
(2)根据柠檬酸属于酸,它的pH<7,它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柠檬酸会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3)根据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4)根据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性气体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青铜剑属于铜的合金;②C60分子是由碳原子构成的;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等;
(2)①柠檬酸属于酸,它的pH<7,它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②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
(4)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故答案为:(1)合金;分子;人工降雨;
(2)①<;红;②二氧化碳;
(3)铝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反应;
(4)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与生产、生产、科技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16.(10分)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顽强奋战,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力量!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
(1)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价;向其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其水溶液呈 碱 (填“酸”或“碱”)性。
(2)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2NaOH+Cl2═□+NaClO+H2O,请推测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 NaCl ,推测理由: 质量守恒定律 。
(3)根据化学方程式2NaCl+2H22NaOH+H2↑+Cl2↑计算,生成35.5g氯气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多少?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向其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其水溶液呈碱性。
故填:+1;碱。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钠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2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NaCl,推测理由是质量守恒定律。
故填:NaCl;质量守恒定律。
(3)设需要氯化钠质量为x,
2NaCl+2H22NaOH+H2↑+Cl2↑,
117 71
x 35.5g
=,
x=58.5g,
答:生成35.5g氯气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8.5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17题8分,18题9分,共17分)
17.(8分)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如图1.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I 试管 ;用装置A和药品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添加一用品 棉花 ;C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为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 。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最为合理的发生装置为 B (填装置编号),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CaCO3=CaCl2+H2O+CO2↑ 。
(3)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收集二氧化碳(如图2),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 b (填“a”或“b”)端,如果熄灭则满了。
(4)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插入滴有1﹣2滴酚酞的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如图3所示),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上升一段液柱,试管内红色退去 。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根据反应物状态回答此题;根据装置特点总结优点;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进行气体检验;
(4)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以及酚酞变色规律回答此题。
【解答】解:(1)Ⅰ为用于加热的试管;高锰酸钾为粉末,容易被气体带入导管,所以需要加入棉花过滤气体,避免粉末进入导管;C关闭开关,气体增多,内部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结束,打开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试管;棉花;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结束。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而制取氧气可以选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也为固液不加热装置,而二氧化锰一般为粉末状固体,所以在多孔隔板上无法存放,所以为选择B;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B;2HCl+CaCO3=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进入后先在底部聚集,所以从a进气,将空气从b排出,因此验满时从b检验;
故答案为:b。
(4)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为红色,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含量将水,试管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试管内液体减少,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液体压入试管内,形成液柱,同时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进入试管内溶液中的氢氧化钙被消耗完毕,溶液不再显碱性,红色退去;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上升一段液柱,试管内红色退去。
【点评】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18.(4分)工业尾气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气体,溶于水成为氢硫酸(H2S)溶液。目前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并且可以制得工业产品硫化钠固体(硫化钠可溶于水)。工业流程如图所示。
(1)可用 pH试纸 测定氢硫酸溶液的酸碱度。
(2)吸收塔内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2NaOH═Na2S+2H2O 。
(3)系列操作中一定有的步骤是 蒸发 操作。
【分析】(1)可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氢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3)硫化钠溶于水,蒸发硫化钠溶液可以得到硫化钠固体。
【解答】解:(1)可用pH试纸测定氢硫酸溶液的酸碱度。
故填:pH试纸。
(2)氢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2NaOH═Na2S+2H2O。
故填:H2S+2NaOH═Na2S+2H2O。
(3)得到硫化钠固体的系列操作中一定有的步骤是蒸发操作。
故填:蒸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5分)A为黑色固体,A、C、D、Y都是氧化物,E是单质,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 CuSO4、H2SO4 ,固体A的化学式为 CuO ,F溶液显浅绿色,其中所含有的溶质是 FeSO4 。
(2)写出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
(3)指出物质G和A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 。
【分析】找出突破口,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化碳,再根据其中B、E、G属于单质,和常见现象的判断:红色固体是铜、浅绿色溶液是亚铁离子溶液。进一步进行推断。
【解答】解:(1)由于A是黑色固体,是氧化物,而且能和稀硫酸反应,故A是氧化铜,X溶液中含有硫酸铜,由于稀硫酸是过量的,故X溶液中还含有硫酸;由于F是浅绿色溶液,说明其中含有Fe2+,E是红色固体单质,说明E是金属铜,因此单质B是Fe。
(2)由于X是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B是铁所以G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3)由(2)可知G是氢气,且A是氧化铜,所以两者加热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H2+CuOCu+H2O,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CuSO4、H2SO4;CuO; FeSO4;(2)Fe+H2SO4═FeSO4+H2↑ (3)置换反应;
【点评】本题为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20.(13分)化学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但其催化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 质量 和化学性质不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化学性质不变 反应后将二氧化锰过滤分离出来,洗涤、干燥后再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若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
(2)请你写出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猜想与假设】
(3)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2号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速度比1号试管快 。
(4)该组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乙 (填“甲”或“乙”),判断的理由是 酶的活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长,酶的活动性增强;超过适宜的温度范围,酶的活动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
【拓展延伸】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分别用气压传感器测定两试管中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见图2、3.请你思考:
(5)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请你设计向两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的具体方法 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
(6)图3种前100秒为什么压强变化不大: 氯化铁溶液没有和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合,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较慢 。
(7)请你从曲线中找出FeCl3溶液对H2O2溶液分解影响的两条规律性结论: FeCl3溶液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 、 FeCl3溶液对浓度大H2O2溶液分解促进效果更好 。
【分析】(1)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及其性质的验证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猜测即可;
【实验步骤】根据对比实验的条件要求分析解答。
【预测实验结果】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猜测;
(4)根据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解答;
(5)根据实验操作的要求来分析;
(6)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7)根据图象中的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可设计如下实验:反应后将二氧化锰过滤分离出来,洗涤、干燥后再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若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填:质量;反应后将二氧化锰过滤分离出来,洗涤、干燥后再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若观察到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2)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
(3)可根据自己的认识猜测两种物质的催化效率;故填: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实验步骤】
在对比实验中,相同条件可以多个,但不同条件只有一个,所以第2个试管中滴加猪肝研磨液的量、浓度及新鲜程度应该是相同的;故填: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
【预测实验结果】
在实验验证前,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不好确认,可能过氧化氢酶效率强,也可能是新鲜猪肝研磨液效率高,故填:2号试管内产生气泡的速度比1号试管快;
(4)根据酶的性质可知,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果的曲线是乙;理由是:酶的活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长,酶的活动性增强;超过适宜的温度范围,酶的活动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故填:乙;酶的活动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长,酶的活动性增强;超过适宜的温度范围,酶的活动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5)向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可以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故填:分别用注射器吸取等量、等浓度的FeCl3溶液同时注入两支试管中;
(6)图3中0﹣100秒管内气压几乎没有变化的可能原因:氯化铁溶液没有和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合,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较慢;故填:氯化铁溶液没有和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合,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较慢;
(7)根据曲线可以看出,FeCl3溶液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FeCl3溶液对浓度大H2O2溶液分解促进效果更好,故填:FeCl3溶液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FeCl3溶液对浓度大H2O2溶液分解促进效果更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及催化剂的相关知识,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速率测定原理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6/24 9:39:11;用户:金普初化;邮箱:dljky4@xyh.cm;学号:37255221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硬水与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硬水
B
羊毛与涤纶
抽丝灼烧,有烧焦羽毛味的是涤纶
C
氯化铵与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
D
N2与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是CO2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硬水与软水
取样,加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硬水
B
羊毛与涤纶
抽丝灼烧,有烧焦羽毛味的是涤纶
C
氯化铵与氯化钾
取样,加熟石灰粉末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
D
N2与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的是CO2
物质
橘子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3~4
3.5~4.5
6.3~6.6
6.8~8.0
22人教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化学: 这是一份22人教版·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化学,共8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7g, 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文件包含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docx、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