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内部结构大致相同,大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大豆种子,果皮与种皮,玉米种子纵切示意图,玉米种子,不同点,相同点,营养储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观察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理解各部分的功能。2.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结构。3.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4.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的条件。
结合学习目标,阅读课本99-105页。
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 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
【特别提醒】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所以一粒玉米即是“种子”,也是果实。
1、种子的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由① 、 、 、② 四部分组成),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③是 。
都有 和 。
2、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3、有的植物种子(如大豆)胚有2片子叶,子叶中贮存着养料,这样的植物是 植物;而有的植物种子(如玉米)胚只有1片子叶,但却有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里,这样的植物是 植物。
我们常喝的豆浆,主要来自黄豆的__________
“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的_______榨出来的
4.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种子萌发首先吸收水分;(2)转运: 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 。(3)发育: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 ;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相连部分; 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5.种子萌发过程中,当子叶或胚乳中贮存的营养耗尽时,幼小的植物体已经形成,根开始从土壤中吸收 和 ,叶开始进行 ,成为一株能独立生活的幼苗了。
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有关吗?
提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子叶或胚乳
(1)将干燥的小麦种子放在干燥的试管里,用酒精灯火焰烘烤时,试管内壁出现水珠,说明种子中含有 。(2)将一粒小麦种子扎在解剖针上,用酒精灯火焰烘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 。
6.活动:“探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3)将面粉用水和成面团,在烧杯里反复揉洗,面团剩下的具有柔韧性的成分是 。在洗过面团的液体中滴加碘液,液体变成蓝色,说明种子中含有 。(4)将烘烤过的小麦种子冷却后,切下种子的胚,将胚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种子中含有 。
种子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
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一)内在条件:要有发育成熟而完整的 ;要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 贮备;没有活力的种子绝不能萌发;处于 状态的种子也不能萌发。 正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上述的内在条件,农作物在播种之前,要进行选种和测定发芽率。
被虫咬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主要原因是______被破坏了。
(二)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1)活动分析:对照组是 号瓶。①号瓶和③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②号瓶与③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__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④号瓶和③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
【特别提醒】在每组对照实验当中,只能存在 个变量,其它条件一致,这是遵循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如②和③对照,变量是 。
1.甲图是大豆和玉米种子结构图,乙图是大豆幼苗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C、D、E组成种子的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2)玉米粉是由玉米种子粉碎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来自甲图中的[ ] 。(3)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有 。(填字母)(4)种子萌发时,甲图的[ ]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乙图中的[ ] 。(5)乙图中的① 是由甲图中的[ ] 发育成的;②是由甲图中的[ ] 发育成的。
2.将粒大饱满的同种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发芽情况是: 。
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 在种子萌发成幼苗前,是由子叶或胚乳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与土地的肥沃程度无关! 但是发芽后的幼苗在肥沃的土壤中长的更健壮!
(2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1节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观察大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理解各部分的功能。2.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结构。3.知道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4.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的条件。
结合学习目标,阅读课本99-105页。
生活史是指生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从一粒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根、茎、叶的发生和生长,再到成熟植株的开花、传粉和受精,最后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 活动“观察种子的结构”
【特别提醒】玉米种子的种皮和果皮紧贴在一起,所以一粒玉米即是“种子”,也是果实。
1、种子的结构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由① 、 、 、② 四部分组成),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③是 。
都有 和 。
2、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3、有的植物种子(如大豆)胚有2片子叶,子叶中贮存着养料,这样的植物是 植物;而有的植物种子(如玉米)胚只有1片子叶,但却有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里,这样的植物是 植物。
我们常喝的豆浆,主要来自黄豆的__________
“花生油”主要是从花生种子的_______榨出来的
4.种子萌发的过程:(1)吸水:种子萌发首先吸收水分;(2)转运: 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 。(3)发育: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 ;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相连部分; 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5.种子萌发过程中,当子叶或胚乳中贮存的营养耗尽时,幼小的植物体已经形成,根开始从土壤中吸收 和 ,叶开始进行 ,成为一株能独立生活的幼苗了。
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有关吗?
提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子叶或胚乳
(1)将干燥的小麦种子放在干燥的试管里,用酒精灯火焰烘烤时,试管内壁出现水珠,说明种子中含有 。(2)将一粒小麦种子扎在解剖针上,用酒精灯火焰烘烧,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烬是 。
6.活动:“探究小麦种子中的营养成分”
(3)将面粉用水和成面团,在烧杯里反复揉洗,面团剩下的具有柔韧性的成分是 。在洗过面团的液体中滴加碘液,液体变成蓝色,说明种子中含有 。(4)将烘烤过的小麦种子冷却后,切下种子的胚,将胚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种子中含有 。
种子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营养成分。
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一)内在条件:要有发育成熟而完整的 ;要有足够的供胚发育的 贮备;没有活力的种子绝不能萌发;处于 状态的种子也不能萌发。 正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上述的内在条件,农作物在播种之前,要进行选种和测定发芽率。
被虫咬过的种子,一般不能萌发,主要原因是______被破坏了。
(二)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1)活动分析:对照组是 号瓶。①号瓶和③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②号瓶与③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__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④号瓶和③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对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
【特别提醒】在每组对照实验当中,只能存在 个变量,其它条件一致,这是遵循实验单一变量的原则,如②和③对照,变量是 。
1.甲图是大豆和玉米种子结构图,乙图是大豆幼苗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C、D、E组成种子的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2)玉米粉是由玉米种子粉碎而成的,其主要成分来自甲图中的[ ] 。(3)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有 。(填字母)(4)种子萌发时,甲图的[ ]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乙图中的[ ] 。(5)乙图中的① 是由甲图中的[ ] 发育成的;②是由甲图中的[ ] 发育成的。
2.将粒大饱满的同种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左右温度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发芽情况是: 。
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 在种子萌发成幼苗前,是由子叶或胚乳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与土地的肥沃程度无关! 但是发芽后的幼苗在肥沃的土壤中长的更健壮!
(2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