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期末测评卷(一)(含答案)部编版
展开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未测评(一)
一、词句段训练。(29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人的一生总有“朋友”相伴: shū jí( )是“朋友”, zhuān xīn zhì zhì( )地阅读,你会获得知识,走向未知的 lǐng yù( );大自然是“朋友”,仔细观察,你就能从 sī kōng jiàn guàn( )的现象中 jiàn wēi zhī zhù( ),有所发现;困难也是“朋友”,只要你勇敢面对,就能经受住 duàn liàn( )和kǎo yàn( ),活出 jié rán bù tóng( )的人生。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6分)
①焉知非( ) ②迫不( )待 ③千( )万凿
④( )阳似火 ⑤热泪( ) ⑥翻箱倒( )
⑦身无分( ) ③戛然而( )
(1)词语②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词语⑦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1分)
(2)形容感动至极,可用词语_____,描写夏天的景色,可用词语_____。(填序号)(1分)
3.选择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畏惧(wèi) 脏水(zāng) 奄奄一息(yǎn)
B.演绎(yè) 压迫(pò) 含情脉脉(mò)
C.钵子(bō) 分外(fēn) 锲而不含(qì)
D.绞刑(jiǎo) 魔鬼(mú) 头晕目眩(xuàn)
(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垂凝欲滴(快要) 终日不成章(花纹)
B.与世隔绝(断绝) 轻烟散入五侯家(泛指权贵豪门)
C.喜出望外(看望) 烈火烧若等闲(平常)
D.不约而同(约定) 何当金络脑(何时将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毕业晚会上,同桌巧巧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后常联系!”
B.春风拂过,草儿抽芽,果树开花,蜂蝶飞舞,一派万象更新的景象
C.这位师傅的技术十分熟,只见他信手拈来,就把表修好了。
D.她唱歌时随心所欲,和原唱几乎一模一样。
(4)将下列句子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②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蛇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③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四十四千米。
④但是猎豹的速度比鸟更快,最大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一百一十千米。
⑤这个速度跟蛇鸟比起来可差远了——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每小时七十二千米。
A.④⑤③①② B.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⑤②④①
(5)下列诗句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人。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D家家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4.按要求写句子。(3分)
(1)太阳升高了,水珠蒸发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班长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扔了怪可情的…”(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共6处错误)(3分)
六年来,我们学校召开了许多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的内容精彩纷呈、丰高
多彩,有名著朗通会、学唱家乡民谣,还有“走进草莓圆”等…综合性学习活动,
既充实了我们的学习生活,而且提高了我们的见识。
6.将下面的毕业赠言补充完整。(3分)
您是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您是阳光,___________________;您是大树,为我们遮风挡。您眼角的皱纹,有一条为我们而生;您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们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不就是您燃烧自己、照亮我们的写照吗?在这离别之际,我祝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6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1)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毎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2分)
(1)《汤・索亚历险记》和《成尼斯的小艇)都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
(2)朱自清的《匆匆》告诉我们: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
(3)“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作者是宋代词人王观。( )
(4)《两小儿日》一文既讽刺了孔子的无知,也颂扬了两个小孩子善于观察、于思考的可贵品质。( )
三、语言实践。(4分)
暑假临近,不少同学想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为此,六(3)班举行了主题为“安全、文明旅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任务,请你参加并完成。
1.请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提醒大家安全、文明出行。(不超过2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的好朋友小明准备在旅游景点的墙上刻下“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你会怎么劝说他?请写写你要说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理解。(31分)
(一)古诗阅读(8分)
竹石 墨梅
[清]郑燮 [元]王冕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千磨万击还坚动,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联系古诗内容填空,(2分)
《竹石》中的竹子生长在_______________,《墨梅》中的梅花生长在_______________。
2.对比阅读古诗,填写自己的想法。(4分)
(1)根据古诗内容,赞美诗中的事物。
_______________的竹子 _______________的梅花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诗句。(2分)
(1)经历狂风千万次吹打折磨依旧坚强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把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材料一]图书漂流,是一段文明美丽的奇妙旅程,起源于ニ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的人阅读。这种好书共享的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如今,图书漂流的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投放户外这一种,越来越多富有想象力的书友在投放图书时,设定了自己的漂流规则,使漂流过程变得丰富多彩。
[材料二] 六年级图书漂流活动——_______________
活动安排:3月10日一3月15日:投放图书 地点:学校阅览室
3月18日6月30日:漂流
注意:1.图书要求:非教材、教辅类,内容健康。
- 漂流要求:①每本书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周;②爱护图书;③认真阅读并填写漂流卡。
1.从材料一中选出恰当的内容来作为图书漂流活动的主题,并填在材料二的横线上。(1分)
2.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2分)
(1)本次图书漂流活动的参与者是全校师生。( )
(2)图书漂流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 )
3.读了上述两则材料,对于图书漂流,你最想深入了解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百家饭(17分)
汪 涛
我小时很顽皮,人家爱叫我“小猴”。有一次爬树,快爬到高高的树顶了,脚下一闪,幸亏后背的衣服挂在枝上,オ没掉下来。大人们见我倒挂在半空中,吓得赶紧到树下用手接我。而我偏不往下掉,于是几个大人上树把我救了下来。大人们吓得脸都色了,我却一点儿事也没有,回到地上,照样又去玩儿了。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许多孩子在我后面穷追不舍,我没命地狂奔,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幸好这粪坑清理不久,我オ幸免于难,但下半身已是臭气熏天了。妈妈用一块肥皂整整给我洗了八次オ罢休。按农家的习惯说法,孩子掉到粪池里得除灾驱邪,办法是吃“百家饭”。几十名孩子被大人们发动起来,分头到村子里挨家挨户地乞讨煮百家饭的粮食。乡亲们知道是讨百家饭,不管家境如何,多少都要给一点儿,什么白米、红米、赤豆、绿豆、糯米、蚕豆……反正只要是粮食,什么都行。乞讨的人家越多越好,其数不限于一百家,不到一百家或超出一百家都没关系。
孩子们去乞讨,大人们便动手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露天的大锅台。这锅台很简单,三块大石头中间搁ロ大锅。等孩子们全回来了,把所有乞讨来的粮食洗干净,放在大锅里,切上肉丁、火腿丝,还放上盐。配料够讲究的,目的是要让大家把饭全吃光。孩子们像过节一样高兴,早就拿着碗筷,猴急地等在锅旁了。平时要是有谁用筷子敲饭碗,大人是要训斥的,这时大人们却鼓励孩子们敲,使劲地敲,好吓跑妖魔鬼怪。
饭锅里不时地透出一阵阵扑鼻的香味。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那真叫好看,绿豆是绿莹莹的,赤豆是赤红色的,白米是白白胖的,红米是红彤彤的…因为有肉丁、火腿丝,饭是油光光、香喷喷的,引得人直流口水。来吃百家饭的人是越多越好,一律围着锅台站在露天里。人人都放开肚皮吃,直到吃得锅底朝天为止。孩子们不等锅底朝天,小肚皮早吃得滚圆滚圆,裤带一松再松,裤腰滑到了大腿根。
奶奶和妈妈见吃光了饭,脸上放射出喜悦的红光,大概是庆幸我消灾消难了。尽管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
1.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百家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家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小时候很顽皮,从文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文中关于“百家饭”的情节补充完整。(4分)
乞讨粮食→( )→( )→( )敲饭碗,盼饭熟→( )
4.文中有一段话描写了煮熟的百家饭的诱人景象,请用“____”画出来。(1分)
5.“我”只遇到一次吃百家饭,为什么留给“我”的记忆却相当深刻?原因是( )。(2分)
A.百家饭的味道香喷喷的。 B.百家饭里藏着妈妈对“我”的关心。
C.做百家饭的过程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情。D.以上说法兼而有之。
6.随着时光的流逝,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有的变淡了,有的变模糊了,有的消失了。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是任其消亡还是加以保护?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留下了各种成长的足迹,每一个足迹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这些经历或感动、或快乐、或悲伤、或后悔……总之,这些经历让我们懂事了、长大了。请以“足迹”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内容具体,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经历与感悟,情真意切;2.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书籍 专心致志 领域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锻炼 考验 截然不同2.①福 ②及 ③锤 ④骄 ⑤盈 ⑥柜 ⑦文 ⑧止(1)示例:急不可待 腰缠万贯 (2)⑤ ④
3.(1)A(2)C(3)B(4)D(5)C
4.(1)示例:太阳升高了,水珠悄悄地溜走了。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怎能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呢?(3)老班长支吾着说,他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5.提示①“召开”改为“开展”;②删去“精彩纷呈、”;③“圆”改为“园”④综合性学习活动,”改为“。”;⑤“而且”改为“又”;⑥“提高”改为“增长
6.示例: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二、1.(1)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树欲静而风不止(3)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4)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互相帮助
2.(1)√(2)√(3)√(4)×
三、示例:1.美丽中国行,欣赏美景,留下文明。
2.小明,乱写乱画是缺乏道德的行为,会破坏名胜,还会影响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我们要做文明的游客。
四、(一)1.青山的破岩之中 洗视池头
2.(1)示例:坚韧不拔 坚贞自守(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3.(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1.知识因传播而美丽
- (1)×(2)√
- 提示:写出你想了解的内容即可,注意语句通顺。
(三)1.从很多人家讨来粮食煮的饭 除灾驱邪。
- “我”爬树快爬到树顶,脚下一闪,倒挂在半空中,几个大人把“我”救了下来;“我”跟小伙伴们追着玩儿,一不小心冲进了一个未加盖的粪坑。
- 搭起大锅台淘洗讨来的粮食加上配料煮百家饭吃百家饭
- 好不容易才盼到饭熟,大锅盖一开……引得人直流口水。
- D
6.示例:我认为像“百家饭”这样的传统习俗应该加以保护。因为这样的习俗体现了浓浓的乡土之情,融治了乡亲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应该传承下去。
五、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期末测评卷1(含答案):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期末测评卷1(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 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他的作文再一次被老师表扬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部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词语,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按查字典要求填空,按要求写句子,原文填空,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冲刺题(含答案)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冲刺题(含答案)部编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生字词读写积累与填空,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习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