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旅夜书怀授课课件ppt
展开本诗作于永泰元年(765),时年杜甫已53岁,本来他偕家人在成都草室生活安定,但给他提供帮助的成都尹严武去世,使杜甫的生活失去了依托,不得已杜甫只能离开成都。年事已高,再加上身集重疫,杜甫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是了,这首诗集中反映了他的这种心情。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却仍然只能像沙鸥在天地间飘零。“名岂文章著”是反语,也许在诗人的内心,自认为还有宏大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
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
后一层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旅 夜 抒 怀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 前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样,诗人以壮景写哀情。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2.直抒胸臆 关键是如何理解诗的颈联。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来,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语意相同。身世飘零,灵魂愁苦,像什么呢?不正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吗?“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对人生孤独命运的烛照,对天万物的洞察,使诗人很快即景自况,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命的对等物。诗人以沙鸥自况,巧妙而神形兼备的传达出诗人此时此刻内心无限的愁怀与苦绪、无限的哀叹与无奈,浸洇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的伤感。
语文选修旅夜书怀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旅夜书怀课堂教学课件ppt,共7页。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长相思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长相思背景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长相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修菩萨蛮(其二)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菩萨蛮(其二)示范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吟咏感知,只是这个意思,想象联想,后人评价,艺术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