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过关测试(三)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习题 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习题 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习题 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习题 含答案 试卷 1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精练
展开知识点一 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期,政局混乱。占据河南一带的________把________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并招揽各种人才。在经济上,曹操采用________的措施,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________,实力强大。双方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2.官渡之战
知识点二 赤壁之战
1.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________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备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________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2.赤壁之战
知识点三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
2.经济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________。孙吴开发江东,__________发达,发展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________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________地区的开发。
1.春秋时期的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优势。东汉的曹操采取的哪一项措施也达到了相似的目的( )
A.把汉献帝接到许 B.招揽人才
C.发动官渡之战 D.实行屯田
2.“袁绍的10万大军败于曹操的4万兵马,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是对哪次战役的描述(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以下两个典故,与这两个典故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4.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其中,政权“魏”的建立者是(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曹丕
5.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采用屯田的措施,势力不断增强
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的支持
D.官渡之战,打败强敌袁绍
6.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
A.统一全国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7.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8.屈文峰在其著作《曹操与刘备密谋天下——三国大秘密》一书中提出了“曹操和刘备根本不是敌人,三分天下是他们密谋的领土、治权分赃”的观点,这完全颠覆了大众对三国的印象与认知。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
A.魏、吴、蜀 B.魏、蜀、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可说是一计敌万人 。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材料二 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其他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在曹操兵败 ……
(1)材料一中内容是后人对哪次战役的评述?这次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前的情景?“奉天子以令不臣”中的“天子”指的是谁?此战役对当时的社会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曹操为什么在材料一反映的战役中以少胜多,而在材料二反映的战役中却以多败少呢?
我来告诉你
屯田制,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早在秦汉时期,屯田就已经出现。,到了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曹操利用这些耕牛、农具和劳动力,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田。屯田实行的第一年,就得榖百万斛,曹操于是下令郡国都置田官,招募流亡百姓屯田。后来又接受枣祗的建议,下令军队屯田,屯田制得到广泛推行。
教师详答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1.曹操 汉献帝 屯田 袁绍
2.200 袁绍 曹操 北方
知识点二、1.南方 周瑜
2.208 曹操
知识点三、1.曹丕 221 建业
2.水利 造船业 卫温 台湾 西南
【课上基础演练】
1.A
2.C [解析] 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军队以少胜多,战胜袁绍的军队,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D
4.D [解析]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课后巩固提升】
5.A
6.A [解析] 207年是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当时曹操的愿望是挥师南下,统一全国。
7.D [解析] 建立魏国的是曹操的儿子曹丕。
8.A [解析] 曹操一生没有称帝,他的大儿子曹丕在220年称帝。
9.B [解析] 此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处于北方的是魏,处于四川等地区的是蜀,处于长江以南地区的是吴。
10.(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
(2)赤壁之战。“天子”是指汉献帝。这次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战术得当,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采用各种措施增强了实力,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胜利;而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却骄傲轻敌,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取得战争的胜利。
时间
交战
双方
战术
结果
特点
意义
____年
曹操和
______
曹操采取
声东击西、
各个击破
的战术
______胜利
以少
胜多
为统一______打下基础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意义
____年
______对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胜利
火攻;以少胜多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精品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D2,答案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