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2 苏武传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与旃毛并咽之
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C.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D.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解析:A项,“旃”同“毡”;B项,“去”同“弆”;C项,“亡”同“无”。
答案:D[来源:学。科。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传曰:“刑不上大夫。”(《报任安书》)
A.欲因此降武 B.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C.羝乳乃得归 D.单于壮其节
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上,施加;乳,生子。A项,使用动法,使……投降。B项,名词作状语,向上。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答案:C
3.下列各句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B.虽欲报恩将安归
C.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
D.陵尚复何顾乎
解析:C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eq \b\lc\{\rc\ (\a\vs4\al\c1(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eq \b\lc\{\rc\ (\a\vs4\al\c1(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eq \b\lc\{\rc\ (\a\vs4\al\c1(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②宜皆降之))
D.eq \b\lc\{\rc\ (\a\vs4\al\c1(①虽生,何面目以归汉,②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解析:D项,均为连词,即使。A项,第一个“以”,介词,意为“因为”,第二个“以”,介词,意为“把”;B项,第一个“乃”,连词,意为“于是”,第二个“乃”,副词,意为“才”;C项,第一个“之”为音节助词,无实义,第二个“之”,代词,“他们”。
答案:D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解析:C项,“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错,原文中说“胜请降”。
答案:C
二、阅读鉴赏(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书,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道),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从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欲传之曰:“威震主者不蓄。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汉书·霍光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霍氏秉权日久 秉:执掌
B.害之者多矣 害:陷害
C.客有过主人者 过:拜访
D.威震主者不畜 畜:容纳
解析:B项,害:痛恨,忌妒。
答案:B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称代内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B.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
C.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
D.唯陛下察之
解析:D项,代词,代指这件事;A、B、C三项均为代词,代指霍氏。
答案:D
8.下列句子全都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①霍氏奢侈
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③霍氏秉权日久
④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
⑥福独不蒙其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解析:④⑥与霍氏被诛无关,所以排除A、B、D三项。
答案:C
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不应该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叛乱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解析:B项,徐福是在霍氏被诛之前上书皇上抑制霍氏的。
答案:B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0分)
(1)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玷辱皇上也就是背叛天道。
(2)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
参考译文:
当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会死亡。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玷辱皇上也就是背叛天道。他的地位比别人高,大家一定忌妒他。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天下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不灭亡,更待何时!”于是上书皇上说:“霍氏宽裕昌盛,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上书三次,才听到。
后来,霍氏被杀,而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官。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一个探望主人的客人,看见主人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客人对主人说:‘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主人没理他。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有幸使火熄灭。于是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身上烧伤者在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说改烟囱为弯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假使当初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杀牛备酒,最终也不会有火患。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为弯曲的、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于是醒悟而邀请他。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变化,应当防止杜绝他。假如按徐福所说的做,那么国家不用分制土地出卖官爵,大臣死、叛乱等事都不会发生。往事既然已经发生,唯独徐福一人没有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徙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皇上于是赏徐福帛十匹,之后任他为郎官。
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里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十分安全。等到霍光死去,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
三、表达交流(15分)
11.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1)《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2)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3)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4)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汉书”应用书名号;(2)“它记述了……不辱使命”,缺少宾语,可以在后面加上“的事迹”;(3)应去掉引号中“不能屈”前的逗号;(4)语序不当,“经常”应放到“运用的”前面。
12.请你给“北海牧羊”的苏武写两副对联,赞颂他的爱国精神。(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一)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示例二)握杖挥鞭塞外雪,饮雪吞旃中原心。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表数据所反映的主要信息。(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008年至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最后两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城乡差别仍然很大。
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Z*xx*k.Cm]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收入(元)
实际增长率(%)
收入(元)
实际增长率(%)
2008
15 780.8
8.4
4 760.6
8.0
2009
17 174.7
9.8
5 153.2
8.5
2010
19 109.4
7.8
5 919.0
10.9
2011
21 809.8
8.4
6 977
11.4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2 苏武传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12 苏武传课堂检测,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四单元12 苏武传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语文第四单元12 苏武传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2 苏武传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12 苏武传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