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师版)
展开1.完成下列实验,所用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
【答案】C
【解析】配制 0.10 ml/L NaOH溶液时,NaOH固体要在烧杯中溶解,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A错误;NH3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要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要将集气瓶倒立,且导管插入集气瓶底部,B错误;采用过滤法除去粗盐水中的不溶物,C正确;中和滴定时,眼睛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不能注视滴定管中液面,D错误。
2.已知①+HNO3eq \(――→,\s\up7(浓硫酸),\s\d5(50~60 ℃))+H2OΔH<0;②硝基苯沸点210.9 ℃,蒸馏时选用空气冷凝管,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硝基苯的密度大于水的低密度,且不溶于水,分层后水在上层,硝基苯在下层,可采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A正确;浓硝酸中还含大量水,配制混酸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注入密度小的浓硝酸中,便于充分混合,B错误;水浴加热制备硝基苯,温度计要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要加入稍多量水,试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C错误;蒸馏提纯粗硝基苯时,温度计的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锥形瓶不能用塞子密封,D错误。
1.常用仪器的识别
(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2)用于分离、提纯和计量仪器
2.物质分离及提纯常用装置及仪器
(1)“六套”常考装置
(2)“五类”常见冷凝或冷却装置
3.常考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注意] ①为捂热法,②~⑥为压强差法。
3.(2018·课标全国Ⅲ,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答案】B
【解析】加几滴CuSO4溶液后,Zn与CuSO4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加快了生成H2的速率,A项不符合题意;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eq \\al(2-,4)或SOeq \\al(2-,3)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答案】B
【解析】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B、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B正确;C、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还可能含Ag+,故C错误;D、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故选B。
化学实验基础判断
5.[2020·新高考全国卷Ⅰ(山东),8]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已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 ℃)中生成缔合物Et2O·H+·[FeCl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
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
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
【答案】A
【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项错误;分液时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B项正确;水相为无色说明黄色配离子基本被萃取出来,C项正确;直形冷凝管有利于液体流出,D项正确。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B.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在蒸馏操作中,应先通入冷凝水后加热蒸馏烧瓶
D.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不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答案】C
【解析】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水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顺序不能颠倒,故A错误;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则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B错误;蒸馏时,应充分冷凝,则先通冷凝水后加热蒸馏烧瓶,防止馏分来不及冷却,故C正确;引流时玻璃棒下端在刻度线以下,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错误。
(1)物质分离、提纯是通过恰当的方法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得到纯净的物质,各组分都保留下来,且与原来状态相同,具体解题模型如下:
(2)解答物质的检验类题,要抓住特征反应及现象,按照先物理方法(观察颜色、闻气味、加水溶解等),后化学方法(加酸碱指示剂、酸或碱,加热分解等),通过观察产生的特征现象,得出相应实验结论。
1.(2021·湖南岳阳市·高三二模)下列图示的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A.分离甲苯和水,采用蒸馏的方法,但温度计应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A项错误;B.容量瓶不能用来直接稀释硫酸,B项错误; C.除去CO中的CO2,可采用NaOH溶液洗气的方法,C项正确;D.萃取振荡时倒转漏斗,漏斗颈斜向上,D项错误;答案选C。
2.(2021·安徽安庆市·高三一模)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D
【解析】A.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都可以通过滤纸,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溶液应该用渗析,故A错误;B.应通过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来比较非金属强弱,HCl不是最高价的含氧酸,故B错误;C.CuI受热易被氧化,所以不能在空气中加热蒸发,故C错误;D.符合中和热实验的测定装置,故D正确;故选D。
3.(2021·广东肇庆市·高三二模)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过程中,不涉及的装置是( )
A.B.C.D.
【答案】B
【解析】A为溶解操作,B为蒸发,C为蒸馏,D为分液,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过程,需要涉及焙烧溶解、萃取、分液、蒸馏,没有蒸发操作,故选B。
4.(2021·山东高三其他模拟)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配制0.1 ml·L-1NaCl(aq)B.收集SO2并吸收尾气
C.制取C2H4D.蒸干MnC12溶液制MnC12·4H2O
【答案】B
【解析】A.固体药品的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故A项错误;B.SO2密度比空气大,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过量的二氧化硫用NaOH溶液吸收,同时可以防倒吸,故B项正确;C.温度计应伸入到液面以下,故C项错误;D.蒸发过程中锰离子会发生水解,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B。
5.(2021·山东滨州市·高三一模)实验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银氨溶液应现用现配,不能留存
B.剩余的废液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应倒入废液缸或教师指定的容器中
C.易燃、易爆药品应与强氧化性的物质分开放置
D.若碱溶液粘到皮肤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溶液
【答案】D
【解析】A.银氨溶液不能长期存放,生成易爆的叠氮化银(AgN3)、氮化银(Ag3N)、亚氨基化银(Ag2NH)等物质,A正确;B.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B正确; C.易燃、易爆药品与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易发生反应而发生燃烧或爆炸,要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C正确;D.若碱溶液粘到皮肤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中和残余的碱溶液,D错误;故答案为:D。
6.(2021·广东湛江市·高三一模)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被还原生成的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该操作不能检验二氧化碳,A错误;B.氯化铜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为抑制其水解,可以将CuCl2·2H2O固体先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用适量水稀释,B正确;C.停止通CO后继续加热,生成的Fe单质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C错误;D.为避免相互污染,下口放出水层,有机层应从上口倒出,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B。
A
B
C
D
配制250 mL 0.10 ml/L NaOH溶液
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除去粗盐水中的不溶物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盐酸
过滤
蒸发
蒸馏(分馏)
萃取与分液
洗气
减压过滤
举例
判断正误
解释或说明
基本仪
器使用
与安全
(1)试管、蒸发皿既能用于给固体加热也能用于给溶液加热
×
蒸发皿不能用来加热固体
(2)分液漏斗既能用于某些混合物的分离也能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
分液漏斗可用于分液以及气体的制备,如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分液漏斗加入浓盐酸
(3)称取 2.0 g NaOH 固体的实验操作是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
×
NaOH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滤纸上
(4)取液体时,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用手指捏紧滴管的胶头再放开手指
×
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再将胶头滴管伸入液体中吸入液体
(5)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
×
容量瓶在使用之前不需烘干
(6)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否则测定结果偏大
(7)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用该溶液润洗
√
确保滴定管中溶液的浓度与标准液的浓度相同,装液前要用所盛标准液润洗
(8)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钠能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生成的Na2O2也能与水或CO2反应
药品的
保存
(9)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 NaOH 溶液
×
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
(10)氢氟酸或浓硝酸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试剂瓶中
×
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所以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应该保存在塑料瓶中
(11)保存液溴时向其中加入少量酒精,减少挥发
×
溴易溶于酒精,但酒精是易挥发性的物质,导致加速溴的挥发,保存液溴时常加少量水液封
pH试
纸使用
(12)用湿润的pH 试纸测稀碱液的pH,测定值偏小
√
湿润的pH试纸可以稀释碱液
(13)可用pH试纸测氯水的pH
×
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试纸
(14)测定未知液的pH时,应该用干燥的pH试纸,否则一定会产生误差
×
若测中性溶液的pH,则不产生误差
(15)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
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
(16)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
广泛pH试纸只能精确到整数
溶液的
稀释和
配制
(17)把水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密度小,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沸腾而造成液滴飞溅
(18)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
(19)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
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20)将称得的碳酸钠小心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
×
要先在烧杯中溶解,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21)将量好的浓硫酸直接转移到容量瓶中
×
浓硫酸要先在烧杯中稀释,待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22)将 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应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
要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否则溶液的体积偏小,浓度偏大
(23)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
定容时还要加蒸馏水,所以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的溶液无影响
分离与
提纯
(24)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
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振荡前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避免液体流出,然后再进行振荡
(25)测量酒精沸点的实验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被加热的酒精中
×
测量酒精沸点实际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
(26)萃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
×
萃取过程中放出液体时,需要打开玻璃塞,保证与外界连通,确保液体顺利流出
(27)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
热的液体立即加入沸石会引起暴沸,应冷却后再加入
(28)用分液漏斗、烧杯分离 Br2和CCl4的混合物
×
Br2和CCl4互溶,不能用分液法
(29)用分液法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
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A
B
C
D
分离甲苯和水
浓硫酸的稀释
除去CO中的CO2
萃取振荡时放气
A
B
C
D
实验
装置
实验
目的
除去Fe(OH)3胶体中混有的NaCl溶液
比较Cl、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
制备干燥的CuI(受热易被氧化)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选项
实验
操作
A
检验蔗糖与浓硫酸作用时有CO2产生
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B
配制CuCl2溶液
将CuCl2·2H2O固体先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用适量水稀释
C
CO还原氧化铁
先停止通CO,然后熄灭酒精灯
D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下口放出有机层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版)专题17典型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版)专题17典型实验装置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师版),共27页。
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八化学常用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综合检测含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八化学常用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题综合检测含解析,共13页。
2021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专题十八 化学常用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试题部分): 这是一份2021高考化学专题讲解 专题十八 化学常用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试题部分),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