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学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1 杠杆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谁的力气大,找出这些杠杆的共同点,找支点-看谁眼力好,杠杆的概念,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
支 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动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 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O 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O 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练一练:1、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一、找点(支点)二、画线(作用线)三、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四、标出力臂
杠杆平衡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时,F1,F2,L1,L2满足什么条件呢?
杠杆两端的可调节的平衡螺母,起什么作用?
A、B两图中的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实验时采用哪幅图更易测力臂?
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大小。此时能否调节平衡螺母?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然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① 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 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
注意:一个钩码重0.5N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 F1l1= F2l2
即:杠杆的平衡取决于力和力臂的乘积。
例1:调节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中D处挂3个钩码,那么在A点挂_____个钩码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方同时再挂上一个钩码,杠杆的_____端将下沉。(填“左”或“右”)
1.掰手腕反败为胜的秘密
三、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1、建立合理模型,明确平衡要素
3、注意单位统一,规范解题过程
2、对应平衡条件,落实公式变形
F2=F1.L1/L2
由F1l1=F2l2 得:
=2.57×104 N
=3×103 kg = 3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