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1)——机械运动
展开A.列车2静止,列车1向东行驶
B.列车1静止,列车2向西行驶
C.两车都向西行驶,列车2行驶得较快
D.两车都向东行驶,列车1行驶得较慢
2.(2020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强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位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
B.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坐在旁边的小红为参照物
C.小强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
D.小强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
3.(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在匀速直线行驶的车内,小芳在座位上,小明在固定位置给小芳先后拍下甲、乙两张照片如图所示,可判断( )
A.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一定是静止的
B.车向西运动,小芳相对车一定是运动的
C.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可能是静止的
D.车向东运动,小芳相对车一定是运动的
4.(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在平直的公路上的A、B两地相距2000m,甲、乙两车都从A点出发,运动到B点,两车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t2时间段,甲车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的平均速度,v甲<v乙
C.行驶途中,甲车领先乙车两次
D.甲车先出发
5.(2020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作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
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合18km/h
C.物体在0﹣2s内和后4﹣6s的平均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2.5m/s
6.(2020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在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7.(2020秋•越秀区校级月考)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3s时乙的速度比甲快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甲、乙相遇时,他们速度相等
8.(2020•广州二模)如图,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至挡板,通过仪器测得物体通过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如表所示,在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相对于物体,挡板沿斜面向上运动
D.物体在t3段的平均速度等于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9.(2020•海珠区一模)在平直公路上的A、B两点相距2000m,甲、乙两车都从A点出发,运动到B点,两车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先出发
B.全程的平均速度,乙车小于甲车
C.行驶途中,甲车领先乙车三次
D.在t1﹣t2时间段,甲车相对乙车静止
10.(2019秋•白云区期末)如图所示,一个足球在草坪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AB段长度为3m,它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0.5s,则该足球从A经B到C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4m/sB.5m/sC.6m/sD.7m/s
11.(2019秋•荔湾区期末)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自西向东行驶时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小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6m/s
C.乙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2.(2019秋•荔湾区期末)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同地从起点出发,并沿同一直线赛跑,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从龟兔赛跑开始到兔子睡醒的s﹣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线OBD、OAC分别是它们的运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3这段时间,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B.兔子的平均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图中线段 OAC 代表乌龟的运动情况
D.乌龟和兔子相遇时,乌龟通过的路程大于兔子通过的路程
13.(2020秋•白云区期末)甲、乙两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C.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5s时,甲、乙两小车的速度相等
14.(2020秋•花都区期末)小明发现鞋盒上有不同的鞋码标注方式。如图所示为鞋码+标准脚长的标注方式。小明翻查资料发现鞋码和脚长(厘米)的计算公式为脚长(厘米)=鞋码+102,那么如图所示的40码对应的脚长长度为( )
A.25mmB.250mmC.20cmD.40cm
15.(2020秋•番禺区期末)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图中的四个图象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6.(2020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B.AB段汽车处于匀速运动状态
C.BC段汽车处于加速运动状态
D.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h
17.(2020秋•海珠区校级月考)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l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cm/s
D.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cm
18.(2020春•番禺区校级月考)如图手机屏幕的尺寸是6.4英寸,1英寸﹣﹣2.54cm。则这型号手机的屏幕对角线长度为( )
A.1.6256dmB.16.256mmC.162.96cmD.16.256m
19.(2020秋•白云区期中)完全相同的两辆汽车,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v甲=v乙
B.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北运动
C.乙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0m/s
D.t=3s,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s甲=s乙
20.(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3s时甲落后于乙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甲、乙相遇时,他们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2020秋•越秀区校级期中)(1)甲、乙、丙三人在平直的公路上,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甲、乙、丙三人的骑行速度大小关系 (选填“v甲>v乙>v丙”、“v甲<v乙<v丙”或“v甲=v乙=v丙”)
(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行进,他们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 同学运动较快,图中的a点表示 。
22.(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①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厘米,物体A长度为 厘米。
②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厘米,物体A长度为 厘米。
③如图中,秒表的示数是 s,时钟的读数是下午 。
④体温计的示数是: 。
23.(2020秋•越秀区期中)如图甲所示,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信息,在这40s 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10s到20s这段时间的速度为 m/s,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从甲图可知,物体在前10秒做 直线运动(选“匀速”“变速”),请在乙图中画出物体在这10秒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
24.(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开始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1)乙车的速度 m/s,若乙车以这个速度持续运动,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 m;
(2)运动速度相同的两辆小车分别是 和 ;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 (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东运动”或“向西运动”)。
25.(2020秋•越秀区期中)
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点同时出发,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位置﹣时间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甲 v乙(填“>”、“=”或“<”),经过 s可以相遇,画出甲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26.(2020•白云区校级一模)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40次/min,可推知这台心电图仪的走纸速度为 m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乙的心率为 次/min。
27.(2019秋•白云区期末)如图1所示,甲、乙两人骑着双人自行车绕白云湖快慢不变地运动一周,白云湖的自行车道如图2所示。在整个过程,自行车 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以甲为参照物,乙是 的。若将两人的运动看作在直线上运动,则能表示他们运动图象的是图3中的 。(选填选项)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8.(2020秋•海珠区校级期中)某实验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照片如图1所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在本实验中,若使用秒表进行计时,在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目的是为了方便测量 ;
(3)依据照片可判断,小球在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依据是: 。
(4)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由图可知,AB的距离sAB= cm,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5)如图2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 ;
(6)小球在AD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tAD中点时的速度为v1,经过路程sAD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 v2(选填“>”、“<”或“=”)。
29.(2020秋•越秀区校级月考)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斜坡的长度一定时,离地高度越高,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 .
(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还有刻度尺,那么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
①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
②测量木块的高度h1,让滑块从顶端由静止滑到底端,记录滑块由静止滑到底端的时间t1;
③保持长木板的 一定,并记录 ,让小车从 由静止滑到 ,记录 ;
④ ,重复②③步的实验;
⑤分析对比证据中的什么可得出“物体由静止滑到底端平均速度与坡度的关系”?
30.(2020秋•花都区期中)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的原理是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2)确定计时的电子秒表后,为了方便测时间并减小误差,在实验中应 斜面倾斜程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秒表指针旋转不足一圈,小车通过全程是路程是s= ,所用时间是t=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则这三个平均速度中最大的是 (选填“v1”、“v2”或“v3”);
(4)小明认为,测出小车t时间内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也可以计算其平均速度,请对小明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作出评估: (选填“A”或“B”)。
A.可行,实验原理相同B.不可行,路程测不准确
四.计算题(共1小题)
31.(2020秋•白云区期末)如图所示,是小丽乘车即将到隧道口时所发观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解释标志牌上两个数字的含义;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该车(车长忽略不计)若匀速通过该隧道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3)若该车实际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为4min,则车的平均速度是km/h?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1)——机械运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解答】解:A、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2号静止,1号向东行驶,则2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1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1号静止,2号向西行驶,则2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1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B不符合题意;
C、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两车都向西行驶,2号行驶得较快,则2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1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故C不符合题意;
D、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若两车都向东行驶,1号行驶得较慢,则2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1号列车正在向西行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解答】解:(1)开始小强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小强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故AB错误;
(2)小强乘坐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如果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小强乘坐的列车是运动的。故C错误;
(3)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做的列车没动。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乙与图甲相比,广州塔相对于车的位置向右(东)发生了移动,因此,相对于地面,车是向西运动的;
以车为参照物,小芳相对于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小芳是静止的。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4.【解答】解:A、根据s﹣t图象可知,在t1﹣t2时间段,甲车运动的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乙车运动时间大于甲车,运动路程相同,由速度公式v=st可知,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即v甲>v乙,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两车的起点相同,甲车有两次行驶的路程超过乙车,所以有两次领先乙车,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乙车出发时间早于甲车,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0﹣2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s﹣t图像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故B错误;
C、物体在前0﹣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4﹣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st可知,则物体在0﹣2s内和4﹣6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st=15m6s=2.5m/s,故D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A正确;
B、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测量不当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故B错误;
C、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运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A。
7.【解答】解:由图象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2~4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第3s时,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甲的速度快,故B错误;
C、0~4s,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4s,平均速度为v=st=4m2s=2m/s,故C正确;
D、4s时甲乙相遇,甲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乙是静止状态,甲的速度快,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
A、由题意和表格数据可知,物体通过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快,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在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中,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
C、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至挡板,它们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则以物体为参照物,挡板沿斜面向上运动,故C正确;
D、物体在t3段通过的路程s3=9cm=0.09m,
物体在t3段的平均速度v3=s3t3=≈0.27m/s,
物体全过程通过的路程s=5×9cm=45cm=0.45m,所用的总时间t=1.00s+0.41s+0.33s+0.27s+0.24s=2.25s,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st=,
由计算可知,物体在t3段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9.【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乙车出发时间早于甲车,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乙车运动时间大于甲车,运动路程相同,由速度公式v=st可知,乙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起点相同,甲车有两次行驶的路程超过乙车,所以有两次领先乙车,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在t1﹣t2时间,甲车速度为0,相对地面保持静止;乙车继续行驶,甲车相对乙车,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甲车相对乙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10.【解答】解:由题意知:AB=BC=3m,
足球由A运动到C,速度越来越慢,
tBC=0.5s,所以tAB<tBC,tAB<0.5s,
tAC=tBC+tAB=0.5s+tAB<0.5s+0.5s=1s,
s=AB+BC=3m+3m=6m,
从A到C的平均速度v=stAC=6mtAC>6m1s=6m/s,
因此足球的速度可能为7m/s,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A、由图知,前2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
B、由图知,甲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甲车在1s内通过的距离小于16m,所以甲车的速度小于16m/s,故B错误;
C、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甲、乙两车在4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根据v=st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因为乌龟始终运动,中间没有停留,所以线段OD 代表乌龟的运动情况,兔子开始速度较快,后来由于睡觉,时间增加但路程不变,所以OAC代表兔子的运动情况,故C错误;
在0﹣t3的时间内,s乌龟>s兔子,它们的运动时间t相等,由平均速度公式v=st知v乌龟>v兔子,故A正确;
在0﹣t1的时间内,若它们的运动时间t相等,s乌龟<s兔子,由平均速度公式v=st知v乌龟<v兔子,但总的平均速度是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乌龟和兔子相遇时,乌龟通过的路程等于兔子通过的路程,故D错误。
故选:A。
13.【解答】解:
AB、由s﹣t图可知,0~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5s,乙的平均速度v乙=s乙t=15m5s=3m/s,故A错误,B正确;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甲=s甲t=15m5s=3m/s,4s时,甲运动的距离s甲1=v甲t1=3m/s×4s=12m,
4s时,乙运动的距离s乙=15m,4s时,乙在甲前方:△s=s乙﹣s甲1=15m﹣12m=3m,故C错误;
D、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40码的鞋子,鞋长=鞋码+102(公式中鞋码单位为码,鞋长单位为cm),故鞋长为25cm=250mm。
故选:B。
15.【解答】解:①的图象是s﹣t图象,说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②的图象是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的图象是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以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②③。
故选:C。
16.【解答】解:A、由图得知:BC段汽车通过的路程s1=90km﹣45km=45km,运动时间t1=3h﹣2h=1h,速度大小为v1=s1t1=45km1h=45km/h;故A错误;
B、AB段平行于t轴,表示汽车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BC段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前3个小时,汽车通过的路程为s=90km,运动时间t=3h,运动速度为v=st=90km3h=30km/h;故D正确。
故选:D。
17.【解答】解:
A、照相机每隔0.ls拍摄一次,图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5×0.1s=0.5s,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小球在AB段用的时间tAB=3×0.1s=0.3s,路程sAB=2.70cm=0.027m,
所以vAB=sABtAB=,
小球在BC段用的时间为tBC=2×0.1s=0.2s,路程sBC=5.50cm﹣2.70cm=2.80cm=0.028m;
所以vBC=sBCtBC=,
比较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B正确;
C、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
则整个运动过程小球的平均速度为:v=st==11cm/s,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故D错误。
故选:B。
18.【解答】解:手机屏幕的尺寸是6.4英寸=6.4×2.54cm=16.256cm=1.6256dm,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9.【解答】解:
AD、由图象知,t=3s时,甲通过的路程s甲=90m﹣0m=90m;乙通过的路程s乙=90m﹣60m=30m,
则两车的速度分别为v甲=s甲t=90m3s=30m/s,v乙=s乙t=30m3s=10m/s,所以v甲>v乙,故AD错误;
B、因为v甲>v乙,在相同的路面上沿同一方向向南做直线运动,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在向北运动,故B正确;
C、乙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乙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乙=s乙t=30m3s=10m/s,故C错误。
故选:B。
20.【解答】解:由图象知,甲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即甲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前2s,乙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乙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处于静止状态,即乙是先匀速直线运动后静止。
A、2~4s 内,乙的路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乙是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v=st=8m4s=2 m/s,3s时,乙运动的路程是8m,甲运动的路程是s=vt=2m/s×3s=6m,所以第3s时甲落后于乙,故B正确;
C、0~4s 乙运动的路程是8m,时间是 4s,平均速度为v=st=8m4s=2 m/s,故C正确;
D、4s 时甲、乙相遇,此时甲乙的路程和时间都相等,根据v=st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1.【解答】解:
(1)因为甲、乙、丙三个都是向北匀速骑自行车,甲感觉顺风,说明甲的速度比风速小;乙感觉无风,说明乙的速度等于风速;丙感觉逆风,说明丙的速度比风速大,刮的是南风;由此可知,三者的速度:v甲<v乙<v丙。
(2)由图象可以看出,在时间为5s时,甲同学运动25m,乙车运动25m﹣10m=15m;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学运动得快;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由图象可知开始运动时,甲同学从0m出发,乙同学距离甲出发点前10m,两人相距的距离为10m;由图象可知,图中的a点表示两人路程相等,即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故答案为:(1)v甲<v乙<v丙;(2)甲;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
22.【解答】解:①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起始端从零开始,物体长度为2.4cm;
②图b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物体长度为2.40cm。
③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5”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4min=24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6.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6.5s,即秒表的读数为240s+36.5s=276.5s;时钟的读数是下午3:08;
④在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所以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37.2℃.
故答案为:①1;2.4;②0.1;2.40;③276.5;3:08;④37.2。
23.【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40s内该物体运动的路程s=200m,
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v=st=200m40s=5m/s;
由图象可知,10s到20s这段时间内物体静止不动,所以这段时间的速度为0;
由图象可知,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
中间10s物体静止不动,
后20s通过的路程s′=200m﹣100m=100m,其速度v′=s't'=100m20m/s=5m/s,
由v=st可得,第20s﹣30s内通过的路程s″=v′t″=5m/s×10s=50m,
前30s通过的总路程s=100m+0m+50m=150m。
在s﹣t图象中,物体在前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前10秒内的速度v1=s1t1=100m10s=10m/s。
乙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已知物体在前10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在这10秒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下图所示:
故答案为:5;0;150;匀速;见上图。
24.【解答】解:(1)甲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甲=4m/s;
乙图象是s﹣t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乙知,当t乙=2s时,s乙=8m,则v乙=s乙t乙=8m2s=4m/s,
由图丙知,当t丙=4s时,s丙=4m,则v丙=s丙t丙=4m4s=1m/s,
由v=st可得,t=10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s=v乙t=4m/s×10s=40m;
可见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同;
(3)因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速度相同的是甲和乙,大于丙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西运动;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
25.【解答】解:
(1)由甲和乙的运动s﹣t图象可知: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甲和乙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甲在12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6m,则速度v甲=s甲t甲=6m12s=0.5m/s,乙在6s的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是12m,速度为v乙=s乙t乙=12m6s=2m/s,所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v甲<v乙;
(2)由题意可知:经过t秒钟甲乙的运动路程s=10m,此时甲乙相遇,
s=v甲t+v乙t,t=sv甲+v乙=10m0.5m/s+2m/s=4s,
甲车的速度﹣时间图象:
;
故答案为:<;4;如上图。
26.【解答】解:(1)已知甲的心率为40次/min,则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t=1.5s;
通过甲图可知,每隔1.5s,走纸距离是25mm,
所以根据速度公式v=st=25mm1.5s=16.67mm/s;
(2)已经求出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503毫米每秒,
由乙图可知,相邻两波峰的间距为20mm,
故由v=st可得,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t=sv=20mm503mm/s=1.2s;
故乙的心率n=60s1.2s=50(次/min)。
故答案为:16.67;50。
27.【解答】解:自行车绕白云湖快慢不变地运动一周,在整个过程中,自行车运动路线的方向始终改变,所以一定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人骑着双人自行车绕白云湖快慢不变地运动一周,以甲为参照物,乙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二人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符合题意的只有C图。
故答案为:一定不;静止;C。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8.【解答】解:(1)实验中根据v=st求出平均速度,所以实验原理是:v=st;
(2)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
(3)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4)如果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并测得sAB=7.0cm,sAC=17.0 cm,
AB段所用的时间:tAB=0.1s,
则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vAB=sABtAB==0.7m/s;
AC段所用的时间:
tAC=2×0.1s=0.2s,
则小球在AC段的平均速度:
vAC=sACtAC==0.85m/s;
(5)由(3)知图中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A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减小,不符合题意;
B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题意;
D中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不符合题意。
故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象是C;
(6)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即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则时间tAD中点未到达路程sAD中点,则v1<v2。
故答案为:(1)v=st;(2)小;时间;(3)加速;在相同时间,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4)7.0;0.7;0.85;(5)C;(6)<。
29.【解答】解:(1)实验公式为:v=st;
(2)实验器材:测量长度需要刻度尺,测量时间需要停表;
(3)为探究“斜坡的长度一定时,离地高度越高,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应用控制变量法,控制长木板的长度相同,滑块在长木板的顶端下滑,改变长木板的倾角,多次实验;
(4)如图所示,把木块固定在A点,用刻度尺测出滑块到木板低端的距离s;
让滑块从长木板顶端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滑块从释放点到长木板底部用的时间t;
把木块移动到B点,让滑块从长木板顶端静止释放,重复以上步骤;
把木块移动到C点,重复以上实验;
要注意每次滑块下滑的距离总是从长木板的顶端到底端,这样滑块每次的距离s是一样的。
(5)由于每次滑块下滑的距离总是从长木板的顶端到底端,这样滑块每次的距离s是一样的,根据公式v=st,只需比较每次的时间t即可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t越小的平均速度越大。
故答案为:(1)v=st;(2)停表;(3)③长度;滑块从长木板顶端滑到底端的距离s;长木板顶端;底端;时间;④改变斜面倾斜度,保持滑块起始点总是在长木板的顶端,让木块从顶端静止释放;⑤时间。
30.【解答】解:(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实验原理是v=st,所以实验中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路程;
(2)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
(3)小车全程运动距离s=0.5m+0.5m=1m,t=5s,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st=1m5s=0.2m/s;
上半程平均速度:v1=s1t1=0.5m3s≈0.17m/s,
下半程平均速度:v2=s2t2=0.5m2s=0.25m/s,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3=v=0.2m/s,
所以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即v2最大;
(4)如果确定时间t,然后测量小车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由于小车通过的路程不容易测量,导致平均速度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故B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v=st;刻度尺;(2)减小;(3)1m;5s;0.2m/s;v2;(4)B。
四.计算题(共1小题)
31.【解答】解:(1)“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3600m”,是指该隧道的长度为3600m;
(2)s=3600m=3.6m,v=60km/h;
故时间t=sv=3.6km60km/h=0.06h。
(3)t′=4min=115h,s=3.6km,
故平均速度为v平均=st'=3.6km115h=54km/h。
故答案为:(1)“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3600m”,是指该隧道的长度为3600m;
(2)0.06h;
(3)54km/h;
时间段
t1
t2
t3
t4
t5
时间(s)
1.00
0.41
0.33
0.27
0.24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13)——欧姆定律: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13)——欧姆定律,共27页。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8)——浮力: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8)——浮力,共27页。
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4)——物态变化: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中考物理复习专练(广州专版)(4)——物态变化,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