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01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02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第3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8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8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及答案,共14页。

    本课话题 ——保护环境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些主张体现了孟子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这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愈益显示出其现实意义。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1.物种迅速灭绝
    由于人们乱伐森林、滥垦草原,以及环境污染,造成了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或生长地的丧失和生活环境的恶化,使世界上许多种野生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每24小时就有150~200种生物物种永远告别地球。
    2.《吕氏春秋》中的环保思想
    《吕氏春秋·义赏》提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反对“竭泽而渔”,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
    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粟米( ) 弃甲曳兵( ) 数罟( )( )
    洿池( ) 鱼鳖( ) 鸡豚( )
    狗彘( ) 庠序( ) 孝悌( )
    饿莩( )
    【答案】 sù yè cù ɡǔ wū biē tún zhì xiánɡ tì piǎ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通“毋”)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之eq \b\lc\{(\a\vs4\al\c1(邻国之民不加少(助词,的),填然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树之以桑(代词,它,指五亩之宅),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他们,指百姓),未之有也(代词,这样的事)))
    (2)以eq \b\lc\{(\a\vs4\al\c1(请以战喻(介词,用),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3)数eq \b\lc\{(\a\vs4\al\c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词,几,若干),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副词,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形容词,密)))
    (4)发eq \b\lc\{(\a\vs4\al\c1(百发百中(动词,发射),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动词,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动词,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兴起,起于)))
    (5)直eq \b\lc\{(\a\vs4\al\c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形容词,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副词,只是、不过),系向牛头充炭直(名词,价值)))
    (6)胜eq \b\lc\{(\a\vs4\al\c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副词,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动词,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动词,超过)))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填然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2)然而不王者(名词用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3)树之以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用作动词)穿
    (5)王无罪岁(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
    (6)养生丧死无憾(名词作动词)为……办丧事
    (7)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8)谨庠序之教(形容词用作动词)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靠)。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义:这样(做了)却……。
    今义:转折连词,然而。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判断句、省略句)
    译文:(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译文:(做到)这样却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君王,不曾有过。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状语后置句)
    译文: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4)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
    译文: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常识·速览]
    eq \a\vs4\al([识作者])
    “亚圣”——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孟子受业于孔子之门人子思(孔子孙,名伋),得孔子嫡传。通儒学经典,在百家学术中独尊孔子。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儒学大家。他对儒家理论的新贡献是“性善论”。以此为理论基础,他在政治上倡导“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孟子还特别重视“民”的作用,他强调人民在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
    eq \a\vs4\al([探背景])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的后果,因此,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前334),“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包括孟子在内的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都大梁。在多次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就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整体·感知]
    本文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文脉·梳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②王道之始,王道之成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1~4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能表现梁惠王对国家治理“尽心焉耳矣”的具体做法的一句是( )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C.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解析】 A项,梁惠王对自己的评价;C项,梁惠王和邻国相比;D项,梁惠王和邻国相比后的疑惑。B项,“移民移粟”是具体做法。
    【答案】 B
    2.对本部分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时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众归附自己,自己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不理想,所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大力宣传了“仁政”思想。
    B.梁惠王拿自己的国家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却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这样说比直接指责他的过失含蓄,使对方容易接受。
    C.孟子用“弃甲曳兵而走”“以五十步笑百步”等情况对比,让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D.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数量上不同而已。这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
    【解析】 A项,“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大力宣传了‘仁政’思想”错,本部分只是引出下文的“仁政”思想。
    【答案】 A
    二、阅读课文第5~7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之意,又有无上的权力和高处不胜寒之感,所以自称“寡人”。
    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陕西西南部。黄河流经陕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陕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D.庠、序,古代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来“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解析】 B项,“陕西”应为“山西”。
    【答案】 B
    4.下面句子属于孟子认为要使“民加多”需要“教民”的一句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 A项,是教民的结果;B项,是养民的措施;D项,是王道成功。
    【答案】 C
    5.对本部分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5自然段孟子提出要发展生产需要按农时耕种、不滥捕鱼鳖、不滥伐山林,这样就会粮食有余、鱼鳖有余、材木有余。
    B.第6自然段中孟子提出养民的三种措施——鼓励种桑、鼓励饲养、按时耕种,采取这些措施后就会有衣穿、有肉吃、有饭吃。这三种措施与第5自然段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C.“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说明统治者并没有“尽心”。
    D.孟子认为统治者把老百姓饿死归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军队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解析】 D项,“杀了人归罪于军队一样”错,“非我也,兵也”中的“兵”是兵器。
    【答案】 D
    [话题·互动]
    话题:学习了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你是怎样认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请从现代社会的角度谈一下你的观点。
    学生甲:孟子所说的“王道之始”首先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合理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其次是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们的精神修养。他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重视经济发展和教育的关系。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我的观点:







    【答案】 孟子在论述“王道之始”时说:“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这其实和现代人关心的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一样的。只不过古人主要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存资源;而现代的环保意识,则是鉴于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状况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不只在于合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eq \f(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 内 凶,,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算是)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
    eq \f( 则 移其 民 于 河东, 移 其粟 于河内;河 东,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
    eq \f( 凶 亦 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当权者,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eq \f(邻国 之民 不加少,寡人之 民 不 加多, 何也?”,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
    eq \b\lc\[(\a\vs4\al\c1(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yīnɡ)。魏国都,城在大梁(在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于:对于。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其:代指河内。其:代指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然:这样。察:考察。政:当权者。无如:没有像……。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民:百姓。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eq \b\lc\ \rc\](\a\vs4\al\c1(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为好事。何也: 为什么呢?))
    eq \f(孟子对 曰:“王 好 战, 请 以 战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
    eq \f(喻。 填 然 鼓 之, 兵 刃 既 ,比喻吧。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斗开)
    eq \f(接, 弃 甲 曳 兵 而 走。 或 百 步 而 ,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士兵跑一百)
    eq \f(后 止, 或 五 十 步而后 止。以 五 十步 笑,步停下来,有的跑五十步停下来。拿逃跑五十步的行为取)
    eq \f( 百 步,则 何 如?”,笑逃跑一百步的行为,那么怎样呢?”)eq \b\lc\[(\a\vs4\al\c1(好(hà)战:喜欢打,仗。请:请允许我。))
    以:用。喻:打比方,做说明。填然:咚咚地。填,拟声词,模拟鼓声。然,形容词词尾。鼓:名词用作动词。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兵:兵器、武器。刃:锋刃。既:已经。接:接触、交锋。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
    eq \b\lc\ \rc\](\a\vs4\al\c1(以:用,凭,拿。则:连,词,那么。何如:怎么样。))
    eq \f(曰: “不可, 直 不 百 步 耳,,(梁惠王)说:“不行,(那些人)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eq \f(是 亦 走 也。”,但这也是逃跑呀。”)
    eq \f(曰:“王 如 知 此, 则无 望 民,(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您)eq \f(之多于邻 国也。,的百姓比邻国多了。)eq \b\lc\[\rc\](\a\vs4\al\c1(如:如果。则:连词,就。无:通,“毋”,不要。望:希望。于:比。))
    eq \f(“不违 农 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吃不完;细网不进池)
    eq \f(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 入 山林,材木不可胜,塘,鱼鳖就吃不完;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用不)
    eq \f(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 养,完。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可使百姓对生养死)
    eq \f(生 丧 死 无 憾 也。养生 丧 死 无 憾,,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就)eq \f(王 道之始也。,是王道的开端。)eq \b\lc\[(\a\vs4\al\c1(违:违背、违反,这里指耽误。时:季节。,谷:粮食的统称。胜:尽。数(cù):密。,))
    罟(ɡǔ):网。洿(wū):深。斤:锛子。以时:按一定的季节。养生:供(ɡōnɡ)养活着的人。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
    eq \b\lc\ \rc\](\a\vs4\al\c1(事。憾:遗憾、不,满意。始:开端。))
    eq \f(“五亩 之 宅, 树 之 以 桑, 五十 者,“五亩住宅的场地,把桑树种植在上面,那么五十岁的人)
    eq \f( 可 以衣 帛 矣; 鸡 豚 狗 彘之 畜,无,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一类的家畜,不)eq \f( 失 其 时,七 十 者 可 以食 肉矣; 百 亩,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每户百亩)
    eq \f( 之 田,勿 夺 其 时, 数 口 之 家可 以,大的土地,不错过农业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
    eq \f(无 饥矣; 谨 庠 序之教,申 之 以 孝 悌,不饿肚子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
    eq \f( 之 义,颁 白 者 不 负 戴 于 道 路,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
    eq \f(矣。七十者 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然 而 ,了。七十岁的人穿绸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eq \f(不 王 者,未之有也。,样却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君王,不曾有过。)eq \b\lc\[(\a\vs4\al\c1(树:动词,种,植。衣(yì):))
    动词,穿。帛(bó):丝织品。豚(tún): 小猪。彘(zhì):猪。畜(xù):畜养。无:通“毋”。夺:错过。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xiánɡ)、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tì):古代尊敬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背着东西。戴:顶着东西。黎民:百姓。食:动词,吃。
    eq \b\lc\ \rc\](\a\vs4\al\c1(然而:这样(如此),却。王(wànɡ):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eq \f(“狗 彘 食 人 食 而 不 知 检, 涂,“(诸侯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不知制止,路上)
    eq \f(有 饿 莩 而不 知 发, 人 死, 则曰:‘非 我 ,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
    eq \f( 也, 岁 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 之 曰‘非,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
    eq \f( 我 也, 兵 也’? 王 无 罪,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只要)王不要归)eq \f( 岁, 斯 天 下 之 民 至焉。”,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eq \b\lc\[(\a\vs4\al\c1(食:动,词,吃。))
    食:名词,指食物。检:制止、约束。涂:通“途”,道路。饿莩(piǎ):饿死的人。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成。
    eq \b\lc\ \rc\](\a\vs4\al\c1(兵:兵器。罪:归咎、归罪。斯:,则、那么。至:到,这里指归顺。))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生动形象的比喻
    定义:用跟甲事物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作用:(1)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3)使深刻、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例如,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揭穿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的说法,说他同别的国君一样,只是程度不同,并无本质区别。在文章的最后也是运用比喻,而且所用比喻都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范围内,言辞犀利,前后呼应。
    2.写法指导
    运用比喻“三要”
    (1)要贴切。一方面是指客体与主体之间确有共同点——或者某方面的外部特征、形态类似,或者某一内部特征相仿;另一方面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味、色彩必须协调。
    (2)要注意创新。那些招之即来的比喻,往往也是最缺乏光彩的。只有那些生动贴切、想象新奇,发人所未发、给人以联想的比喻,才是成功的、有表现力的。
    (3)要通俗、形象。一般来说,是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事物,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
    3.迁移应用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中华文明的灿烂画卷,承载了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汉字不仅形体优美,而且内涵丰富。请写一段文字以表现汉字之美。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参考示例】 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甲骨文行笔如画,恰似远古的梵音回荡在历史的天空;篆体古朴精致,犹如一道佳肴令人回味悠长;隶书端庄敦厚,楷书隽秀大方,行书玉树临风,草书笔走龙蛇。汉字之美,美在灵性如诗,横竖点撇捺钩,每一个符号都是性格的精灵,所组成的每一个字都是一片神奇的天空。美哉,汉字!你是一幅巨大无边的历史画卷,你是一曲震撼宇宙的交响乐曲,你是一首意味无穷的美妙华章。你更是一根无形的绳,连着历史与未来,连着浓浓的华夏血脉亲情;你是东方沃土上永不移动的河床,承载着炎黄百姓的生活情感和人间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深厚灿烂的民族文化。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遵循自然规律
    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告诫梁惠王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惜民力,与民休息,让物类繁殖,从而达到丰衣足食的目的。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孟子就已经认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并且看到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孟子这种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身体力行。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应用角度】 “自然规律”“和谐与发展”“环保”等。
    2.精彩应用
    遵循自然的规律,它会给科学引领正确的方向,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个“常”就是自然规律。当门捷列夫用扑克牌排成最早的元素周期表时,在场的科学家鲜有认同。但当门捷列夫预测的元素一一被发现且性质相近时,面对人们的惊奇,门捷列夫却只微微一笑:“这不过是自然的规律。”是啊,门捷列夫不过是发现了简单的自然规律,可正是遵循着这些自然规律,人们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元素。
    孟子曾给梁惠王提出“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等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其实也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做法。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反之,若不遵循自然规律,则必然会酿成失败的苦果。工业化时期,贪婪的人们不断地生产,全然不顾工业废气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于是,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酸雨等灾难接踵而至。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罪”,开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生产,减少对自然的危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佳作·领悟]
    孟子,我们的文化宝藏
    ①带着一颗朝拜的心,我又一次走近经典,聆听孟子。书香扑面的时候,心被虔诚塞得满满。在字里行间中寻访,在故事寓言里感叹,在会意共鸣中缅怀,在体味博大时礼赞——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
    ②这是一个秉持忧患、心怀天下的孟子——生于乱世,勇于济世;游于列国,长途跋涉;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他奔走在游说的路上,执着而坚定,焦灼而真诚。20多年的游说生涯,他辗转奔走,他不辞劳苦,留下了悠长的足迹,留下了经典的语句,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激情的孟子。那份知识分子的良知,给后人留下经久的感动。
    ③这是一个满怀智慧、为民呼号的孟子——民生的艰辛与百姓的困苦触动着他的心灵。他重视民心的向背,深谙人民与天下的载舟覆舟关系;他向往理想社会图景,规劝统治者安定人民,善待民生。听:“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的话精髓而深情。锲而不舍宣扬民本思想,持之以恒做百姓代言人,他那份深刻,他那份执着,他那份大爱,让千年后的我们读到了岁月的回声。
    ④这是一个气节超然、卓然出众的孟子——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养心莫善于寡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样的语言烙在心灵深处,指导着我们的做人,影响着我们的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坐标,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塑造,尤其是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想到孟子,常常想到这样四个字:浩然正气。他在文字中说到了,他在生活中做到了。
    ⑤这是一个才学渊博、文采飞扬的孟子——《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的言辞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并耐人寻味。那些精彩的比喻,那些巧妙的构思,那些练达的语句,构成了孟子作品特别的气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五十步笑百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的作品乃中国文坛之瑰宝。
    ⑥这是一个提倡社会和谐的孟子,他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睿智理性的孟子,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是一个自信的孟子,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一个笑傲困难的孟子,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⑦作为思想家的孟子,作为教育家的孟子,作为政治家的孟子,作为文学家的孟子,是一座解读不尽的文化宝藏。忽然想起有本书上这样说过:阅读孟子,让经典进入民间,让传统回归现实,让历史告诉未来。
    1.学拟题
    文章运用比喻手法拟题,形象生动地概括出孟子其人的丰富文化内涵。
    2.学总领
    开头段总领全文。“折服我的,是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襟怀、他的文采”从四个方面概括出孟子这座“文化宝藏”的内涵,总领全文。
    3.学引用
    第③段及全文都大量引用孟子的经典名句,好处有三:第一,引用名句增添文章文采,使整篇文章的语言文采飞扬;第二,丰富文章内容,所引名句多是千百年来《孟子》的浓缩和精华,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第三,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权威性。
    4.学整句
    全文大量使用整句,如第④段的“呼唤高尚人格,是《孟子》不变的主题;追求气节超然,是孟子永恒的追求;注重人格修养,是孟子真挚的宣言”,句式整齐,声韵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文章流光溢彩,活力四射,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
    5.学结构
    文章主体部分运用了排比式结构,五个“这是一个……的孟子”分别作为五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放在段首,内容明晰,层次井然,结构优美。
    6.学总结
    第⑦段的四个“作为……”照应了开头提到的四个方面,总结有力,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相关学案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8 咬文嚼字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五8 咬文嚼字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怀疑不能见真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10 过秦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10 过秦论学案及答案,共18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3 老人与海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3 老人与海学案设计,共1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