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二3 *囚绿记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固执”本来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却洋溢着作者对常春藤的赞美之情,因为它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它展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向往光明、执着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凭借《千手观音》让世界记住自己的演员邰丽华,用曼妙的舞姿,清纯的微笑,执着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极致。她从小不幸被上帝夺去听力、说话的能力,她成了被上帝咬了一口的那个苹果。但她没有屈服,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舞蹈,选择了执着,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成功地谱写了人生的绚丽篇章。一位聋哑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全国,因为她用自己的拼搏诠释着执着与坚强的内涵。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
1.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张孝祥
2.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苏轼
3.成功的唯一秘诀——坚持最后一分钟。
——柏拉图
4.成功的秘诀是走向目的的坚持。
——狄斯雷利
5.最好的出路永远是朝前走完全程。
——罗伯特·弗罗斯特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一、单音字
陆蠡(lǐ) 猗郁(yī) 婆娑(suō)
茎叶(jīnɡ) 移徙(xǐ) 瞥见(piē)
涸辙(hé) 蕈菌(xùn) 镶嵌(qiàn)
孔隙(xì) 嫩绿(nè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菌eq \b\lc\{(\a\vs4\al\c1(蕈菌(jùn),细菌(jūn)))(2)卷eq \b\lc\{(\a\vs4\al\c1(卷须(juǎn),书卷(juàn)))
(3)系eq \b\lc\{(\a\vs4\al\c1(囚系(xì),系围裙(jì)))(4)禁eq \b\lc\{(\a\vs4\al\c1(幽禁(jìn),情不自禁(jīn)))
(5)累eq \b\lc\{(\a\vs4\al\c1(疲累(lèi),硕果累累(léi),罪恶累累(lěi)))(6)解eq \b\lc\{(\a\vs4\al\c1(了解(jiě),押解(jiè),解数(xiè)))
2.语境辨析法
(7)顺着这条砖铺(pū)的街道一直向前走,就能到达他的店铺(pù)。
(8)王老师常常提(tí)醒我们要提(dī)防坏人。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1)eq \b\lc\{(\a\vs4\al\c1(piē(瞥)见,bié(蹩)脚,作bì(弊),bì(敝)帚自珍,遮bì(蔽)))(2)eq \b\lc\{(\a\vs4\al\c1(攀yuán(缘),大笔如chuán(椽),不容置huì(喙),yuàn(掾)吏))
(3)eq \b\lc\{(\a\vs4\al\c1(dù(渡)越沙漠,欢dù(度)春节))(4)eq \b\lc\{(\a\vs4\al\c1(绿zhōu(洲),九zhōu(州)))
(5)eq \b\lc\{(\a\vs4\al\c1(yà(揠)苗助长,yǎn(偃)旗息鼓,田yàn(堰)))(6)eq \b\lc\{(\a\vs4\al\c1(急不xiá(暇)择,xiá(瑕)疵,xiá(遐)迩))
(7)eq \b\lc\{(\a\vs4\al\c1(yī(猗)郁,涟yī(漪),qǐ(绮)丽))(8)eq \b\lc\{(\a\vs4\al\c1(jiā(娇)弱,jiá/jiǎ(矫)情,jiā(骄)傲))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流连·留恋
两者词义的侧重点和适用对象不一样。“流连”指受吸引而不愿意返回,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色、名胜佳境等可供游乐观赏的处所、环境。“留恋”指心存依恋而不忍离去,对象通常指故乡、母校、亲人等与自己的经历有过密切关系的人和事。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毕业生朗诵《我们毕业了》,以此回顾了大学四年的点滴经历,深情地表达了他们的________(留恋/流连)与不舍。
(2)这些具有浓郁桂北民族风情的建筑,已成为该县亮丽的风景,令人________(留恋/流连)忘返。
2.装饰·妆饰
“装饰”指为使自身或器物更美而加以点缀。这些点缀与实用无关,仅是为了好看。“妆饰”指打扮,包括涂脂抹粉、梳头、戴首饰以及穿着等之类,多用于妇女的打扮。“妆饰”多用于人,而“装饰”多用于物。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本报记者乘坐直达电梯来到广州国际金融会展大厅,看到________(装饰/妆饰)一新的办公区以银、白、黑、灰为主色调。
(2)职场女性可以牢记这几条健康法则,把匆匆前进的脚步放慢,保持午睡半小时,晚上11点前入睡,以天然健康的方式入眠,相信即使不做________(装饰/妆饰),也会天天光彩照人。
3.安顿·安置
“安顿”表示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侧重于有着落,一般用于人的衣食起居。“安置”指人或事物的处置各得其所,有适当的位置,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人,指人的职业或工作有着落,也可用于器物,指摆放。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今年第一场雪后,当地政府便出台了灾民________(安顿/安置)办法,要求尽力把群众生活________(安顿/安置)好。
【答案】 1.(1)留恋 (2)流连 2.(1)装饰 (2)妆饰 3.安置 安顿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当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揠苗助长时,我们能指望他们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在适当的时刻成为栋梁之材吗?( )
理由:
2.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娓娓而谈,信手拈来所涉及的人或事,这种不拘一格、洒脱自由的学风,颇令我们涸辙之鲋般的学术有了一股清新之气。( )
理由:
【答案】 1.√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物弄糟。用词正确。
2.× 涸辙之鲋:在干涸的车辙里的鲋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使用对象不对。
[常识·速览]
eq \a\vs4\al([识作者])
坚贞的爱国者——陆蠡
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原名陆考原,陆蠡是他的笔名。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在此期间,经常与著名作家巴金、丽尼、许天虹等促膝交谈到深夜,使其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尤其可敬的是,陆蠡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7月21日被日本宪兵杀害,年仅34岁。陆蠡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eq \a\vs4\al([探背景])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烽烟四起中的旧都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虑烦恼,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之气。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于是写下了《囚绿记》。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整体·感知]
《囚绿记》通过写作者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的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
[文脉·梳理]
①寻绿 ②放绿
[文本·层析]
一、阅读课文第8~1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8自然段中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答案】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2.第10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案】 因为常春藤“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表现了常春藤向往光明、执着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
3.“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结合语境,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 这句话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色的挚爱。作者的赞美、歌颂之情蕴含其中。
4.第11自然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
【答案】 “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是因为作者为了更好地亲近绿,引绿入室,却伤了绿。作者在常春藤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觉得自己隐隐然做错了。但另一方面作者却仍然存着“魔念”,囚禁着绿,不愿放走它。
二、阅读课文第12~1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与前文的哪一句相照应?
【答案】 和“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相照应。
6.联系上下文,说说“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中“珍重”的深刻含义。
【答案】 “珍重”一词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
7.第1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 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实感人。
[话题·互动]
话题:对于本文主题,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你是怎样理解本文的主题的?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甲:常春藤象征作者不畏强暴、追求自由、追求光明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专制的黑暗的旧社会的不满,对自由光明的新社会的向往;“囚绿”象征中华民族被日本侵略者囚系,借赞美常春藤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寄寓了对祖国山河早日获得解放的殷切期望。
我的观点:
【答案】 本文是作者“率真性情的吐露”“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具体来说,课文描写了情感与理智的三次交锋。第一次在住房的选择上,情感上对绿的喜爱击溃了理智上本应有的对小屋居住环境恶劣的不快,情感与理智第一次错位。第二次是囚绿,意识到囚绿是自私的,这是理智的作用,但是在对绿的病态爱恋之情的驱动下却采取了囚绿的行动,情感与理智第二次错位。第三次是在“放”与“不放”的抉择中,最后理智战胜了心中的“魔念”。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囚绿记》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那被“幽囚”的常春藤的。
因此,他写下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恋,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记述当中。
2.写法指导
运用托物言志手法“三注意”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
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应注意:
(1)依托于物
托物言志,须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充分巧妙地表达出来。所以“物”是材料,是作者寄情托意的载体。写“物”是为了写“志”,描“形”是为了传“神”。写作中既要捕捉住“物”的外在的“形”,更要挖掘出“物”的内在的“神”。文中的“物”,不是作者信手拈来,也非一味刻意搜寻的结果,而是作者的情思感悟与某种外物自身特性的自然契合与沟通。所以,进行描摹事物应从物的特点思考,联系相似点,展开联想,进行刻画。“言志”与“托物”二者在文中应浑然天成,不可牵强附会。当然,所言之“志”必须思想正确、深刻,情趣健康、高雅,能给读者以美好的享受和有益的启示。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2)找准相似点
“物”与“志”要水到渠成,采用托物言志手法,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在选材上,或取不知名、不起眼的花草木石,人格化地表现普通人的精神品质;或取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雨雪雷电,象征性地寄寓某种哲理;或取用品什物、家具器皿,形象化地反映一种思想感情;或取家畜、飞禽、走兽,拟人化地蕴含某种思想。
(3)综合运用多种手法
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语言上,多诗化语言,浓淡相宜,饱含感情,含蓄深刻。描物状形的语言是全文重点,要占多半篇幅,而议论、抒情性的点题语言宜少,适可而止。
3.迁移应用
从松、竹、梅、名川、清风、明月中选择一例,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
【参考例文】
松
苍劲挺拔足以构成一种气势,健美的臂膀擎起绿的精灵,在狂风暴雨中你的身躯依然挺拔如初,依然把那苍翠欲滴的爱意,还诸天地。不管是新生幼林,还是参天古木,一样诉说对生命的追求,一样浪漫云霄。
风雪的思绪如潮,被这不屈的绿意所震撼,风雪无情,青松有情。
“青松恨不高千尺”,你总是虔诚地去追求生命的辉煌,晶莹的绿意不正展示了你对生命的执着的爱吗?走出风雪的迷惘,矫健的身姿便如一把绿色的巨笔直指蔚蓝的天空!
风雪又能对你怎样呢?
[素材·应用]
1.课内素材
永不屈服的陆蠡
陆蠡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42年4月,陆蠡被日本宪兵关押。在南京审讯时,敌宪问:“你赞成南京政府吗?”陆蠡说:“不赞成!”敌人又问:“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国?”回答依然是:“绝不可能!”7月21日临刑时,年仅34岁。陆蠡的行为正像其在《囚绿记》中所写的“绿”一样:虽被囚禁,但永不屈服。
【应用角度】 “爱国”“信念”“坚贞不屈”“追求”“生命的价值”“自由”等。
2.精彩应用
陆蠡是一名烈士,为了自由和民族,遭到日寇的屠杀。一个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当一种东西侮辱了他的精神的时候,他的内心会逼他去抗争,他为精神自由而死,死而无憾,正如那常春藤一般。也许通过陆蠡,我们能思考出为什么那么多文人会投身革命,为自由而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裴多菲、拜伦、柔石、郁达夫……这一串光辉的名字,仿佛在诠释着什么才叫一个真正的作家。一个武夫为革命献身,值得我们尊敬,一个文人献身了,更值得我们尊敬。联想到如今的许多作家,对社会的阴暗面漠不关心,失去了文人的骨气,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佳作·领悟]
光 阴
陆 蠡
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蹑踪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一面走一面自语。“我在看我自己影子的生长,看它愈长愈快,愈快愈长。”我独语。总之,我是在散步罢了。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试想分辨它是什么树叶?梧桐的,枫树的,还是樗栎的?但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张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轻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人。
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家门前的禾场上排列着一行行的谷簟,在阳光下曝晒着田里新收割来的谷粒。芙蓉花盛开着,我坐在它的荫下,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竹箩——我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祖父是爱惜光阴的。他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原来他把光阴用尽了。
还是在不多年以前,父亲写信给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听说你在学校里专爱玩,功课也不用功……”父亲也珍惜起光阴来了。大概他开始忧光阴之穷匮,遂于无意中把忧心吐露给我。在当时我是不能领会的。我仍是嫌光阴过得太慢。“今天是星期一呢!”便要发愁。“什么时候是圣诞节呢?”虽则我并不喜欢这异邦的节日。“怎样还不放假呢?”我在打算怎样过那些佳美的日子。光阴是推移得太慢了,像跛脚的鸭子。于是我用欢笑去噪逐它,把它赶得快些。正如执棰的孩子驱着鸭群,唿哨起快活的声音促紧不善于行的水禽的脚步,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
“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我的思想像“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
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了计算了好久。蓦然有一种感触浮起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我看见了多少次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我有多少次看见阳光从我的窗口探入,复悄悄地退出。我惯用双手交握成各种样式,遮断它的光线,把影子投在粉壁上,做出种种动物的形状,如一头羊,一只螃蟹,一只兔;或则喝一口水,朝阳光喷去,令微细的水滴把光线散成彩虹的颜色。何时起我的心变得沉重,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我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呢?我曾讥笑惜阴人之不智,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
“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幸灾乐祸似的,揶揄我。
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想到光阴速度的相对性,得到这样的结论:感觉上的光阴的速度是年龄的函数。我试在一张白纸上列出如下的方程式:“光阴的速度等于年龄的正切的微分。”当年龄从零岁开始,进入无知的童年,感觉上的光阴速度是极微渺的。等到年龄的角度随岁月转过了半个象限(我暂将不满百岁的人生比作一个象限,半个象限是四十五岁了),正切线的变化便非常迅速。光阴流逝的感觉便有似白驹,似飞矢,瞬息千里了。我想了又想,渐渐陷入了一个不能自拔的思索的阱里。想到我自己在人生的象限上转过了几度呢?犹如作茧自缚,我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这式子里面,我悲哀了。
“你自己衍出方程式而复把自己嵌在里面。”思想嘤然回答,已无尖酸的口吻。
但是我无法改正这方程式,这差不多是正确的。在我的知识范围内不能发现它的错误。啊,悲哀的来源,我想把这公式从我的脑筋中擦去,已是不可能。正如我刚才捡起来的树叶,无法把它装回原来的枝上。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另一天,从另一枝柯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
“秋,……冬”,又是两个没有低昂的平声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正如那西洋妇人携着她的狗,施施归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
1.学构思
作者写对光阴的感悟,巧妙安排了“我”和“我”的思想的对话交流。开头说“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实际是在交代这一构思,全文一直是“我”的思想在提醒“我”,依此展开文章思路,巧妙诙谐。
2.悟联想
把树叶比作日历,由具体升华为抽象,进而论述光阴话题。树叶成长到凋落的过程记载了岁月时光,它和记载岁月的日历有相似之处,所以作者作此联想,可谓巧妙合理。
3.学过渡
“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人”一句过渡到下文写祖父、父亲珍惜光阴。
4.悟反衬
插入祖父、父亲珍惜光阴的事例,意在表明中年人、老年人对光阴的态度,反衬年轻的“我”不懂得珍惜光阴。同时告诉人们,人生短暂,要懂得珍惜光阴,进一步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5.学拟人
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手法。把“阳光”人格化,写它“爬过”“探入”“退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光阴的悄悄流逝。
语文必修五5 滕王阁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五5 滕王阁序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说是如何体现风俗美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4 蜀道难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4 蜀道难学案设计,共11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3 老人与海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3 老人与海学案设计,共12页。